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小學教師職稱是當前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大部分中小學教師認為,目前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改革完善。本文指出了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存在的五個問題。
  關鍵詞:教師職稱;探析
  最近幾年來,中小學教師職稱問題成了社會與網絡上的熱門話題,關于職稱制度存在的問題和職稱改革的報道與討論非常多,要求職稱制度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呢?
  一、各級職稱的職數比例太低。
  我國現行的教師職稱制度對各級職稱的職數比例都有限定,如山東省初級中學教師中高級職稱的職數比例情況是:(1)省級、市級規范化學校教師高級職務控制在教師編制總數的15%一20%,中級職務控制在35%一45%。(2)縣級規范化學校、市屬一般學校教師高級職務控制在教師編制總數的10%一17%,中級職務控制在3O%一40%。(3)一般學校教師高級職務控制在教師編制總數的5%一12%,中級控制在30%一40%。中高級職稱職數比例最高的是65%,最低的是35%。[1]像鄉鎮初級中學這一層級的學校中高級職稱職數比例一般都在35%左右,那么就有約65%的教師在相當長時間內不能評上中級職稱,比例確實太高。
  職稱職數比例的限制,導致一些教師長期評不上中高級職稱,即使優秀也不能評上,嚴重打擊了這些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筆者在某鄉村初級中學做過調查,該校教師43人,中級職稱14人,無高級職稱,有3個教齡20多年的教師還是初級職稱。
  二、評審條件的設置與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職能不夠吻合。
  第一,教師職稱評定的條件和標準中,有一些跟教書育人關系不密切,甚至無關系。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條件和標準包括論文、課題、職稱英語、各種榮譽、比賽獲獎、學歷、升學率、統考成績等。[3]論文、課題、職稱英語作為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依據,跟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不太吻合,不利于教育發展。中小學教師的基本職能是教書育人,寫論文、科研消耗了教師的精力,不利于教育教學。英語在中小學非英語教學中基本上派不上用場,對教學沒多大意義。以升學率、學生統考成績作為評職稱評審條件,違背了素質教育原則。第二,跟教書育人關系很密切的一些因素沒有列入職稱評審的條件,如教學課時量、教齡、學生與家長的評價、對學生的關愛等。把跟教書育人關系很密切的因素列入職稱評審的依據,對教書育人起著正面的引導作用,提高專注于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有利于教育質量提升。
  三、職稱跟工資掛鉤太多。
  對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影響最大的因素是職稱,學歷、教齡等因素的影響微乎其微。職稱差距大,工資收入差距就會大,目前高級職稱最低檔的工資是初級職稱最低檔工資的2倍左右。主要由職稱來決定工資高低是不合理的,也不科學。第一,職稱長期低導致收入長期低,以致貧富差距大,分配不公,打擊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第二,部分教師評上高級職稱后覺得功成名就了,于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開始懈怠。一些高職稱的教師不努力工作,工作量少卻能獲得較高收入,對那些工作刻苦職稱偏低的教師來說很不公平,對教育事業不利。第三,中青年教師往往負擔較重,開支較大,但由于職稱較低而收入低,不利于他們的成長與進步。第四,從勞動價值論角度來說,教師的工資收入應主要由工作量與工作質量等來決定,職稱不宜成為影響工資的最重要因素。職稱決定工資高低跟勞動價值論相違背,會導致廣大教師不愿多干事,不愿多奉獻。
  四、存在主觀上的不公平因素。
  教師職稱對教師工資收入影響很大,于是職稱評定成了博弈,在職稱評審中產生了諸多不公平因素。第一,學校領導在職稱評定中占了明顯優勢。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中有許多評價具有明顯的主觀意識,比如師德評價、工作能力評價、教學評價等,這些些項目的評價大多是由領導執行,因此領導或跟領導利益相關的人在職稱評審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第二、領導享有資源分配權,給予某些人更多更好的資源。學生成績、升學率、學生比賽獲獎是職稱評審中的主要加分項,某些校領導“重感情”,把跟自己關系近的教師安排教重點班、實驗班,以致學生成績和升學率占優勢。此外,有些學校領導甚至擅自做主直接把晉升職稱的機會給予某些教師,把其他教師排除在外。
  五、職稱職數分配不公。
  中高級職稱名額在各學校的分配上有差距,這顯然不公平,要么按比例平均分配名額,要么不把名額分配到各校,每個教師公平競爭,按分數確定評審結果,這樣才公平合理。目前的情況是把名額分配到各校,在中高級職稱職數比例上城區學校的比鄉村學校高,示范性學校比非示范性學校高,城市的比縣城高。其實,鄉村學校在職稱名額的分配上還需要照顧,因為鄉村學校教師的待遇不如城區教師的待遇。
  參考文獻:
  [1]https://www.taodocs.com/p-19177012.html.
  [2]鄭是勇.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改革的問題與出路.赤峰學院學報,201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0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