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不斷給學生傳授各種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推理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190-01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它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可以通過設置數學情境,啟發學生自主推理,引領學生合理猜想,開拓他們頭腦中的數學空間,以此來促使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提高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
  素養。
  1 在問題情境中,促進推理猜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理猜想是激活學生思維的催化劑。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應該根據數學課本設置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而且應該鼓勵學生敢于大膽質疑,敢于闡述自己的數學觀點。學生在質疑問題、闡述觀點的過程中,還可以理清思路,提高數學認知,培養推理和分析能力,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不斷挖掘數學潛能,主動建構數學知識,充分發揮自身的數學優勢,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說:“請大家畫出一個長方體,并且任意標注長、寬、高,老師可以根據你們標注的數字,算出長方體的面積和體積?!痹捯魟偮洌瑢W生就開始畫了起來,并且標注好數字,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給出任意長方體的長、寬、高,教師算出他們的面積和體積,一位學生見狀,立馬問道:“老師,你是不是根據什么公式算出來的?。俊边€有的學生說:“長方體前后,左右,上下面兩兩相等,只需算出三個面,就可以知道整個長方體的面積?!蓖ㄟ^上述問題情境,不僅有效引發了學生的推理猜想,而且還調節了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 在感性經驗中,進行合情推理
  推理是一種數學方法,是建立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教師如何合理運用好這一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在教學“分數乘法”的第一課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回顧整數乘法運算,然后出示課件1:×2=?×3=?×4=?學生把整數2、3、4、的分母看作1,然后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積為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積為分母;教師出示課件2:
  ×2=?×3=?×4=?學生看了之后,很快計算出答案,最后教師問學生:“通過這兩組乘法算式,你們看出了他們之間有什么異同點?乘積有什么不同?并從中可以得到怎樣的分數乘法規律?”學生通過比較這些分數乘法算式,一一解決了前兩個問題,并且得出規律:①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然后分子和分母約分,要是能約分,就要先約分,然后再相乘。②當得出的乘積為假分數時,需要轉化為帶分數或者整數。在本節課中,學生通過自主計算,思考和探究,不僅找出了分數乘以整數的規律,而且還鍛煉了推理能力,學生的解題經驗更加豐富。
  3 在已有知識中,增強推理深度
  原有知識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基石?!苯處熞せ顚W生的原有認知,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遷移和學習數學新知識。因此,需要教師督促學生主動復習舊知識,并且把新知識連接起來,系統全面地掌握知識;通過學生日積月累的實踐,不斷增進對數學問題的推理深度,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間接地推動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為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地基礎。如在學習“分數四則運算”這一課時,學生之前就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分數四則運算是將加減乘除法混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數字運算。教師先帶領學生回顧原有的分數加減乘除的運用原則,然后讓學生去推導分數四則運算的計算思路和法則,學生通過溫習舊有的知識,進行合理推導,很快得出了“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學生借助原有認識來學習新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而且還能優化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利用邏輯推理來引導學生猜想新知;借助原有認知來吸收、消化新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合情推理來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全面
  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0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