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挖掘每個學習的數學潛能,有利于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參與的需要、成功的需要,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從創設問題情景,改變學習方式、激發興趣等五方面來談。
  關鍵詞: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興趣;能力
  當今,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如何掌握知識才是至關重要的。人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基礎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已成為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在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稊祵W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與合作者?!睆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實行一刀切,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一、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愿學
  情境的創設關鍵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問題可由教師在情境中提出,也可由學生提出,但是問題的提出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可提高單位時間里的學習效率。兒童天生愛看動畫,喜歡邊看邊動腦思考一些問題,教師可抓住這一特點,利用情境巧妙的引入問題,這樣學生學習熱情被激發起來,學習興趣就會高漲。比如,在講一年級連加解決問題時,利用講故事的方法設疑,激起學習的興趣;今天老師上街買了3包糖,每包有10顆,老師一共買了多少顆糖?要求小組討論,列式計算并說出理由。這樣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喚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推進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
  二、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改變學習方式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從傳統學習方式轉向現代學習方式。但是現代學習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體的方式或幾種方式總和,從本質上講現代學習方式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由許多具體方式構成的多維度,具有不同層次結構的開放系統。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學生的實踐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外部活動轉化為內部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數學聯系生活,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感性材料,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進行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作為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例如:在教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提供直尺、水、細沙、大小不一的圓柱、圓錐容器等研究材料,讓學生自由選擇所需材料,分組實驗、討論。這樣,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實驗過程和結論有序地口述出來,就可發現了圓錐體積與圓柱體積的關系,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教學活動已不是僅僅為了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靶〗M合作學習”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間、生生間情感的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積極探究者、參與者。開展合作學習不僅在課堂中能營造一種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氛圍,而且能活躍學生思維,增大思維的強度,學生可從那些與自已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中得到啟發,對問題的理解會更全面更具體,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力的挑戰了教師過去的“一言堂”的專制,使教師從“權威”角色向“同伴”角色的轉化,從“講師”角色向“導師”角色的轉化,從而使學生能夠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并進行積極的思考和發表意見,這樣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還可使各小組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競爭,互相促進,某一方面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這一方面學習差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已,可以從若干個橫向、縱向的比較中,讓生生、組組意識到相互之間的差距,從而達到每位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例如,一年級數學中的《找規律》,課結束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想想生活中有規律的東西。學生就會積極思考,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最終達成共識。在合作學習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相互啟發和訓練,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及團結協作的能力。
  三、激發興趣,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它是學生獲取知識,開闊眼界、豐富心理、發展和提高能力的重要動力。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沒有興趣,那就不可能有積極高效的思維活動,也就不可能深刻的認識事物,從而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吸引力,根據內容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比如:可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音、像、動畫集于一體,啟發學生把生活中的現象與問題變為數學的對象,把生活的實際問題和數學緊密聯系起來,從數學的角度,并運用數學知識對其思考,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對其產生興趣,學生才會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有了這樣的意識,學生在學習中才會自主地學,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進一步得到提高,才能充分體現了學中樂、樂中學,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讓學生敢想、會說
  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敢想。要想就得在課堂上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想問題。教師不能滿堂灌,俗話說:“師過勤,生必惰?!苯處熢谡n堂上講深講透了,學生不用動腦就聽明白了,這實際上是降低了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的價值,久而久之造成學生的惰性。要體現學生的自主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放手讓他們多想,并給予足夠的時間去想。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要用過激的語言傷害他們。比如:“你真笨,這樣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等等。如果學生聽到這樣的話,再讓他們思考問題,本來自己已有了解題的想法,又擔心回答不正確會挨教師的批評,那么他們還敢說嗎?能發展他們的個性嗎?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要多給予鼓勵,少進行批評。學生說錯時,不要及時的否定,可以說:“再動動腦,你一定能說對的?!边@樣學生的發言積極性就會大大的提高,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起來,就會改變以往教師的一言堂為多言堂。   其次,要讓學生會說。語言是一門藝術,同一句話,說時語氣不同,表達出的效果也就大有不同。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語言表達能力是不相同的,有的問題往往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來,有時繞了一大圈也不能明確的表達出它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中教師要耐心聽完學生所敘述的話,不要話沒說完就從中打斷,而且要時常鼓勵他們敢說,怎樣想就怎樣說,說錯了再重說,培養學生慢慢的學會說話。課堂中抓住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自己能解決的盡量自己解決。使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從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過河,到讓學生自己趟著過河。例如:在三年級教學“混合運算”時,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試做例題,結果可能多種多樣,方法不一,教師可進行適當的引導學生,最終讓他們理解解題的基本方法,同時在試做的過程中,學生的靈活性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五、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就如鏈子一樣,一環扣一環,環環相連。教師在教學中應抓知識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分析中,找出新舊知識的生長點和結合點,讓生主動地發現規律,掌握規律。探索后得到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更深刻。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可放手讓學生動手剪、拼一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平行四邊形沿著高剪后把它拼成學過的長方形)剪拼后讓學生觀察所拼成的圖形與原圖形之間的聯系。通過實驗可看出,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有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經過觀察、交流、討論、概括就能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舊知識的“生長”和新知識的“結合”,可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的是一個引導的作用,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使他們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養成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讓數學課堂改革落到實處。
  2019年5月
 ?。ㄗ髡邌挝唬涸颇吓R滄市耿馬縣五華民族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3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