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卓越課堂 培養小學生數學想象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實現卓越課堂,就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采取必要的措施激發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教師在教授數學課程時,可以利用圖形與符號的轉變,把數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帶入課堂,同時讓學生積極實踐,增加他們的實踐能力。整合課堂內容,創新使用教材的方法,制定最優教學方案,體現以生為本,打造卓越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想象力;思維能力;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252-02
創造性思維在小學教育中至關重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培養,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豐富教學內容,營造輕松但不清閑的課堂氛圍,把小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培養起來,這樣數學的抽象思維能力自然而然有所提升。
1 豐富想象力對數學的作用
1.1 提高學生思維創新
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力,對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要產生思維,就要多看、多干、多實踐。實踐才能出真知,也是在實踐中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在不斷的摸索創造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強度,減短思維長度,拓寬思維寬度。當然,這是個自然而漫長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違背自然地思維發展規律,一定適得其反,反而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1.2 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和興趣
現如今大多數小學生認為數學科目較難,對數學學習興趣不大。教師應該思考并改變自己的授課方法及規律,教師可以編一些有趣的故事,增加學生的代入感和對數學的好奇心理,也讓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這也是數學應用題出現的部分原因。讓學生飽含挑戰力的進行課堂學習,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把小學生的想象力培養起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1]。
1.3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個好的課堂氣氛是數學課程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通過想象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對數學知識能夠充滿好奇心,并渴望探求結果,減少學生對課堂的厭倦感。改變填鴨式教學。要讓教師和學生明白,教學不只是知識傳授的過程,更是師生間交流情感的過程。教師也應該盡快進入講課角色,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師的教學第一環節往往是讓學生對引入課堂教學的東西進行猜想,采用詢問學生的方式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融入課堂,這樣才能更好的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2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問題
2.1 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高
由于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根據學習成績,數學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得不到學校和教師的認可。因此,導致這些學生把對學習的不自信轉化為對其他事情都沒有信心。家長對很多事情包辦代替,讓他們面對困難無所適從,認為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2]。這對孩子的自信心和興趣都有嚴重影響,因此,教師要加以引導,對學生進行鼓勵式教學而不是放棄,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2.2 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差
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并沒有完全養成,不能一概而論。很多孩子并不是思維能力差,而是大腦尚未發育完善,急于求成反而適得其反。而且使學生從小養成自卑心理,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做事拖沓,造成了他們思維的遲鈍,因此,被認為數學能力差。不同層次的學生思維水平也不同,男女生之間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有所不同。優等生處于較高的發展水平,中等生處于中等發展水平,而部分處于較低發展水平。透過現象看本質,雖說發展程度不同,但都是在發展中的,只要教師給予積極引導,因材施教,就會有很大改善。
3 培養小學生的想象能力
3.1 利用圖片打造趣味數學
培養小學生想象力,首先要考慮開發小學生右腦靈活性,利用圖片等形象工具鍛煉學生想象力,最后引用到數學課程上。如在一年級上冊第六課《認識圖形(一)》中講到了課題《有趣的拼搭》以及一年級下冊第二課《認識圖形(二)》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從網絡上為學生找一系列的圖形以及拼圖,讓學生了解圖形的多樣性和多變性。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想象繪制圖形然后自我講解,相互評比,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擴展延伸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提高學生圖形思維能力并鍛煉學生想象力,用圖片打造趣味數學,豐富課堂內容。
3.2 利用故事和情境提高學生興趣
因為數學教學內容大多數是數字和符號構成,基礎概念也不易讀懂,所以較多一部分小學生對數學興趣不高,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改變這種情況從而建立學生對數學課程的熱愛。在一年級下冊第五課《元、角、分》中講到的課題《小小商店》,教師可以用以元、角、分為視角構造幾個故事,如《商店歷游記》《元、角、分的自述》等,培養學生好奇心,促使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增加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教室里模擬商店購物,把每件商品的價格都明確到分角,讓學生分組進行活動對商品互相采購,指導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3.3 開展想象辯論賽活動調動學生能動力
在學生對數學進行想象學習之前,應該多思考所想象出來的模型能否和數學知識吻合,不能胡思亂想更不能生搬硬套,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討論學生靠思維能力想象出的模型是否對應當前所學的知識內容。如在二年級上冊第二課《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中講到的課題《有趣的七巧板》中,教師可以先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想象利用平行四邊形等七巧板圖形構造一些新奇的圖形,再進行課堂辯論賽探討每個學生創造的圖形是否符合數學知識,是否利用了平行四邊形。這樣不僅加深強化了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了解還能調動學生創新創建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打造卓越課堂。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教師在授課時應該利用文字概念與圖形故事的轉換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利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擴展和延伸,幫助學生對數學整體內容的學習和探索。切勿只進行數字和概念的單一講解,囫圇吞棗并不適合數學學習過程,所以教師要充分開發學生想象力并運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中,增加課堂氣氛,打造卓越課堂。
【參考文獻】
[1]黃小榮.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江西教育,2019(03).
[2]沙海華.培植“想象力”:數學教學的應有向度[J].名師在線,2017(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