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學數學實踐活動課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標在關于解決問題的具體目標中要求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些具體目標需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活動課就是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思考,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預測和決策的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關鍵詞】中學數學;實踐活動;合作交流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52-01
  數學教學是師生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主體性與主導性的關系,即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知識的應用和創新思維能力。
  1 數學實踐課應著眼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數學實踐課不同于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測驗課等其他課程,它具有靈活、新穎、趣味性強等特點。數學實踐課這一課型,是通過創設情境—實踐活動—講解—小結這一教學結構,在學生已有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等活動,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發現新知識,在師生共同參與,學生之間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 數學實踐課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動手實踐
  2.1 創設情境,提供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
  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構建學生活動的平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際,耐心幫助,細心指導,對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幫助其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在教材中,對有代表性的、富有爭論性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動手實踐、探索,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自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實踐課的課堂效率。
  如在七年級數學上冊中,教學有趣的七巧板這一節時,課前讓學生用硬紙制作一副七巧板,課堂上四人一組用它拼成不同的圖案。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用自制的七巧板拼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并在班內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出來,教師及時給予肯定,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
  能力。
  2.2 小組協作,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當今科學科技的迅速發展,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是具有較強專業技術的人才,還要有合作精神的人才。數學實踐活動課就是注重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因此,在此類課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構建合作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如在教學七年級數學下冊“生活中的數據”這一章的第三節時,通過教師對形象統計圖的教學后,要求學生自由組合,3~4人一組,用形象統計圖完成中國、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四個國家1996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學生經過共同的努力,利用集體的智慧,發揮各自的才能,共同完成此作業。在這一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有了參與意識,有了自我展示的平臺,提高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 體會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即生活這句話,是從杜威先生那里來的,我們過去是常常用它,但是,從來沒有問過這里邊有什么用意?,F在,我把它翻個筋斗,改為‘生活即教育’?!苯逃c生活是緊密相連的,生活中包含許多有趣的數學知識。因此,我們的教育必須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把數學知識與生活融為一體,領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4 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課堂教學增添了生機,提供了有力的輔助手段,通過多媒體的聲、像、形、色彩等表現手段,為課堂教學創設了多維、形象、逼真的教學環境和學習環境,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多媒體輔助教學,便于展示學生動手實踐成果,也為教師展示教具提供了的表現方式,優化了課堂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2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