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史內容的教學方式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以初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史內容的教學方式分析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教學需求為主要依據,從典故法、比較法、歷史追溯法、思維揭示法這幾方面進行簡要探討和分析,目的在于加強數學史在初中數學教材中的運作效率,旨意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史;追溯歷史;典故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143-02
數學史在整個數學教學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是多少位數學專家深入研究和分析后將其整合到數學教材中。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數學史,使其可以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價值和優勢,為學生構建良好地課堂氛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借助數學史開發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不斷提升數學教學實效性。
1 典故法
因為初中數學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應用性,使得很多初中生認為數學教學學習難度較大,對數學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在數學課堂上積極性不高,導致整個教學質量和效率下降。學生是數學教學主體,學生的實際表現能夠直接決定教學實效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一些著名數學家的事件引入到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更加自覺的加入到數學學習中。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要善于借助數學家趙爽的故事進行教學,將其小故事引入到教學中,引發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內容的理解,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實際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真實情況等提供視頻內容。學生可以在視頻中觀看到一些內容,教師也可以問學生:據墓志銘,丟番圖在實際中生活了多少年?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再將故事情節和一元一次方程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自覺加入到實際教學中,拓寬學生眼界,活躍課堂氛圍,在此基礎上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1]。
2 比較法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的形式豐富多彩,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教學目標不在是單純的灌輸數學知識,而是在自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不斷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綜合能力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將教學內容局限在課本上,要善于將著名的數學史內容引入到實際教學之中,可以被一些解決問題的數學史羅列出來,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對比等,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和理解,還能夠起到延伸數學知識的效果,給予學生更多自由分析數學問題、思考數學知識的時間,使得學生思維得以提升,強化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夠在遇到問題中靈活解決問題,更加合理的應用數學知識,在反復研究和學習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愉悅[2]。如在學習人教版《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借助多媒體搜索相關勾股定理的數學史知識,勾股定理證明形式大概可以分為四百多種。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面積證明、比例證明等不同方法引入到教學中,將一些帶有歷史性的證明方法引入到實際教學之中,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趙爽的證明方法引入到教學中,使得學生思維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思考不同方式進行證明,大腦時刻處在思考和分析階段,真正體會到學習證明數學知識的樂趣。
3 歷史追溯法
所有數學知識都經歷了一個發現、挖掘、探究和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通過追溯數學概念發展史進行學習,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幫助學生掌握不同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發展,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明確自身學習方向,提升創新意識和能力。就像函數是法國笛卡爾首先提出,后在德國和瑞士等十多位著名數學家的研究和完善中形成了現在的狀態。追溯數學歷史起源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掌握數學知識出現的真實原因,條件以及完善過程等[3]。第二,學生在學習中對數學史進行思考、體會和感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會得到發展,想象力得以提升,思維意識得以創新,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增強學生認知能力和水平,進而可以感受未來數學發展方向。
4 思維揭示法
數學思維的培養和訓練要在實際教學中有所滲透和體現,數學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善于和數學史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和作用,使得學生具備清晰的解題思路和方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點撥學生,學生通過反復思考和引導后思維會被激活,通過反復訓練和學習形成自我的思維形式,促進數學能力的提高[4]。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史對數學教學具有一定價值,教師要對其深入分析和研究,加強對數學史的探究,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將其引入到課堂上。經過教師有效引導,會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保紅,陳夢瑤.初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史內容的比較研究——以北師大版和華師大版為例[J].教學與管理,
2018(15).
[2]蔡群.基于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史專題的教學探索[J].中學數學,2017(18).
[3]陳靜安,古尼沙·艾海提,許曉菁.HPM視域下初中數學教科書數學史內容呈現方式與分布特征研究[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7(02).
[4]陳慶福.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育的研究[J].好家長,2017(30).
[5]彭淵.數學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考試周刊,2017(61).
[6]黃雨偲.信息技術支持的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