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看圖寫作訓練策略探微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看圖作文是要求習作者根據所提供的畫面,用文字把畫面的圖意和意義敘述清楚、闡述明白的一種作文訓練形式,是小學生作文訓練的重要內容,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想象的能力。文章結合筆者自身的實踐經驗,提出了“細致觀察,弄清圖意”“合理想象,豐富內容”“抓住中心,敘述圖意”三個看圖寫作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看圖寫作;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當前看圖作文教學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指導過繁。教師總是把自己事先設計好的一切告訴學生,甚至連結果也直接告訴學生,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其學習主動性沒有體現,導致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二是指導不到位。教師只是用三言兩語將圖解釋一下,學生對圖理解不深,思維難以展開,只能就圖寫個大體輪廓,很難寫得具體生動。這就需要教師有目的地、有方法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的作文能夠“言之有物”,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看圖寫作是教師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測驗。這是小學階段作文起步訓練的重要途徑,為中、高年級的命題作文打基礎。看圖寫作教學對于整個小學階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只有在這個時候打好了基礎,以后的作文才會有保障,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如何進行看圖寫作訓練?筆者就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細致觀察,弄清圖意
看圖作文的觀察,是指對于畫面圖像的觀察。怎樣才能做到觀察仔細,準確理解圖意呢?在觀察畫面時,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可根據圖的具體內容,按照整體到部分,或由遠而近,或從左到右,或從大到小,或先觀察人后觀察物等順序仔細觀察畫面,即使是幾片落葉、幾根小草也不能漏掉,因為它往往與事件息息相關??磮D寫記敘文,觀察畫面時,一般來說,要注意時間、地點、人物的表情,正在進行的活動……只有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把握畫面的特點、主題,才能根據畫面的主題、目的確定觀察的重點和觀察的方向。例如:看圖回答問題,再寫下來。首先,自由觀察,整體感知畫面。出示圖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圖上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再指名學生說一說。然后,細致觀察,展開想象。讓學生給圖中的小朋友取名字,引導學生按題目里的問題順序,觀察思考,展開想象,活現畫面。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板書重點詞語:
“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
——“放學以后”。(板書)
“你怎么知道?”
“圖上有哪些人?”
——“明明、紅紅、冬冬”。(板書)
“他們在干什么?”
——“做值日”。(板書)
“明明在干什么?”
“紅紅在干什么?”
“冬冬在干什么?”
最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剛才是按什么順序看圖的,重點看什么?
二、合理想象,豐富內容
圖面畢竟是一種平面,不包含事物的時間和空間等內容。這就必須依靠豐富的想象進行合理的聯想,教學時引導學生根握圖畫上的內容,把與自己經歷、了解的生活中有關的人或事,補充到畫面中去,填補畫面中因時間和空間局限而未表現出來的內容。使一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富、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使圖意更加完善,使文章變得更真實可信。這些內容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緊扣畫面分析來的。所以,進行聯想的依據就是畫面本身。此外,教師在引導學生發揮聯想時要善于由此及彼,化靜為動,由形繪聲,由表及里,前后引申。合理聯想是看圖作文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決不是憑空的遐想,想象既要緊扣畫面,又要合情合理,既不能脫離畫面,又不能離奇古怪。
在仔細觀察畫面上的人、景、物后,就要進一步設想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畫面上人與人、人與物正在進行什么活動,再進而想象一下,這一活動是怎樣開始的,怎樣進行的,又會有怎樣的發展、變化以及怎樣的結局。當然還可以從無聲的畫面想象各種聲響,包括從人物的外貌表情想象人物的內心世界……凡此種種,都可以在畫面主題的要求下去展開必要而又合理的想象。例如,引導學生看圖寫作時,先讓學生看板書,引導他們把問題的答案連成一句話,再幫助學生認識這幾項內容在句子里的排列順序。板書:(時間)放學后,(誰)明明、紅紅和冬冬(在什么地方)在教室里(干什么)做值日。想象一下,這一活動是怎樣開始的,是怎樣進行的,又會有怎樣的發展、怎樣的結局……最后,鼓勵學生變換前三項內容的排列說句子,把句子說得更具體。
三、抓住中心,敘述圖意
觀察后引導學生敘述圖意。然后,再依據畫面引導學生聯想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等,使一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磮D作文,要求根據所提供的畫面,將畫面上的人物、景物生動細致地反映出來,通過畫面表現中心,并努力顯示畫面的特色。這就要求學生進行看圖作文時,要認真分析,抓住中心。首先要弄清圖面的內容,認真領會作者為什么要畫這幅圖,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對大家有什么教育和幫助,明確中心思想。如果是規定題目的看圖作文,題目本身就提揭示或提示中心,可參照題目細細地觀察畫面。畫面上是有人物的,還可根據畫面的情景,分析人物做什么、說什么、想什么。分析中心人物與其他人物的關系。畫面上以景物為主的。要找出主景,分析主景與其他景物的聯系,傳達出畫面的精神。然后,再根據畫面的中心思想,弄清畫面中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對最能體現中心思想的主要內容要重點寫、詳細寫,盡可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畫面的特色。
看圖,就是觀察。觀察要有順序,要準確、細致、抓重點,還要合理想象,以便準確地理解圖的主要內容和中心。作文就是表達,它要求學生將觀察所得,圍繞圖意,有條理、有重點、具體地寫出來。一般可以這樣安排訓練步驟:看圖,觀察思考,掌握圖意內容;想象,擴展補充,開拓意境;說圖,編擬提綱,口述交流;寫圖,指導表達,修改提高等。這種訓練程序把訓練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和想象,再抓住口述交流這個中間環節,根據反饋的信息,針對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有了這樣的訓練基礎,教師就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獨立看圖作文。
總之,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看圖寫作過程中通過不同方式來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和熱情,不斷探索和實踐,總結出更多看圖寫作訓練的有效途徑,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周一貫.別對教學寫作說“不會”[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0(12).
[2]孫蕓.如何更新小學作文的教學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1(05).
[3]劉紅娟.挖掘文本資源,開辟練筆天地[J].小學教學參考,2011(31).
[4]嚴和根.嘗試在課堂上“讓子彈飛一會兒”[J].小學教學(語文版), 2011(05).
[5]徐福穩.如何指導學生樂寫作文[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1(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