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寫作訓練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寫作水平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寫作的起步階段,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小學低年級的寫作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呵護寫作熱情,挖掘例子,注重寫作方法,重視有序表達和寫作思維,注重有效評價,開拓上升空間,走進生活,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樂寫,會寫,能寫好。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寫作訓練;激發興趣;教學策略
寫作水平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寫作的起步階段,成功邁開寫作第一步,對于學生今后的寫作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小學低年級的寫作教學,降低要求、關注興趣、貼近生活、科學指導,讓學生樂寫,會寫,能寫好。
一、激發興趣,呵護寫作熱情
小學低年級的寫作教學,首先要關注的是什么?是興趣。學生的寫作興趣來自內心表達的需要,更來自外界的多種刺激,如寬松、和諧的寫作氛圍,得心應手的寫作方法,激情洋溢的贊賞之詞等。
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個性,表現在寫作上也是如此。如果在寫作的起步階段就固定寫作內容,采用“命題寫作”,會讓學生失去寫作的興趣。因此,在寫作指導中,創設輕松的寫作環境,讓學生放飛童心和展開想象十分重要。
例如,教學第二冊百花園六的《看誰想得妙》,筆者精心設計,創設一些學生喜歡的寫作內容:“在圓圈上添幾筆,涂上顏色,畫出自己喜歡的畫,再根據這幅畫編一個有趣的故事。”于是,五花八門的精彩內容就顯現出來了:“我在圓上添上了幾筆,就成了一個鬧鐘,每天丁丁冬冬響不停,真像一個音樂家?!薄拔以趫A上加幾筆變成一根棒棒糖,五顏六色真誘人,饞得我口水直流?!薄拔以趫A上添幾筆,變成一副老花鏡,我把它送給爺爺,他就可以清楚地看報了。”“我在圓上添幾筆,變成了一個紅紅的太陽,金色的陽光灑在草坪上,小草更綠了;照在花園里,花兒更美了;照在我身上,我覺得暖暖的。”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展開想象,輕輕松松地完成了寫作任務。一段段精彩的話語、一個個奇特的想象,連筆者也望塵莫及。
二、挖掘例子,注重寫作方法
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能指望學生從一開始就能寫出什么“出色”的文章、有什么好詞佳句。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應該從模仿開始,掌握寫作方法,如句子常用的幾種表達方式、簡單的段的結構,如“總分結構”“分總結構”,這些都可以通過仿寫練習,熟練運用后領會寫作的方法。
朱熹曾說過:“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备鶕滩奶攸c,挖掘寫作資源,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是范文,通過簡單模仿課文語言,舉一反三,進行運用性的說話練習,或模仿文章的結構、開頭、結尾等,或單項模仿,如模仿寫景、模仿對話、模仿外貌描寫等。
如第四冊課文《假如》,每一小節的結構相似,都是先寫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給誰畫些什么,達到愿望后會有什么變化。這樣的表達順序就可以讓學生學習借鑒。所以筆者讓學生仿寫,學生依葫蘆畫瓢,連平時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寫得繪聲繪色,充滿想象力。
三、有序表達,重視寫作思維
葉圣陶說:“語言和思維密切相關,語言說得好在于思路的正確?!?
那么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有序的思維呢?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筆者,必須重視課堂教學中的說話訓練,讓說話成為寫作的階梯。
剛進入一年級,有的學生連說一句完整的話都有困難,因此,教師要特別重視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說話的強化訓練,首先學習說一句完整的話,讓別人一聽就懂是怎么回事。其次,在說完整的同時,培養學生有序的表達。
低年級的教材中有許多簡單的句子形式,如:誰干什么,誰在哪里干什么;什么時間,誰在哪里干什么,干得怎么樣等。因此,教師可以進行結構句式的訓練,讓學生學習說規范話。當然,除了顯性的說話訓練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隱性的課堂提問、課余交談等,糾正學生說話的隨意性,為有效、有序的表達夯實基礎。
在教學第三冊《賀年片》一文時,課后要求背誦全文,在教學中,筆者梳理出每一節詩的描寫順序(它們的結構相同)。 色的賀年片,是 送給我的。那是 。
祝愿我,
。有了這根思維線,有了對文本的理解鋪墊,有了板書關鍵詞的提示,“背誦全文”這一目標,就在課堂中得以有效落實,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有序思維。
四、有效評價,開拓上升空間
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本質的屬性是想得到別人的贊賞。”教師要不斷發現學生的寫作亮點,關注其細微進步,真誠地激勵他們,喚醒他們的寫作潛能。
每次批改完學生的寫作本,筆者都會在上面畫幾顆五角星或貼上一張印有笑臉的貼紙,有時還寫上幾句簡單的話語,這些鼓勵性的評價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除了鼓勵,教師還要重視評價的準確性、針對性、有效性,便于學生通過評價不斷得以提升。一直以來,筆者特別重視寫作的講評,除了在課堂上的交流、互評之外,筆者結合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愛看同伴文章、容易受群體影響等特點,充分發揮班級微信群的優勢,讓學生把自己的“大作”上傳到班群,這樣,讀者面擴大了,有同學,也有家長。教師針對每個學生的習作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見,家長和學生就能及時地改進習作中的一些問題,而那些優秀的文章,則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習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五、走進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低年級學生一般不會主動地感悟生活,觀察周圍,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地引導他們走進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春天來了,筆者會布置學生周末和家長一起在春光里走走,去尋找春天的足跡,拍一張春天的照,畫一幅春天的畫,用美麗的樹葉拼成“葉子貼畫”,再在照片或畫上配上一段文字或一首小詩。平時,還可以讓學生多參與家務勞動,把勞動過程寫下來;到社區做環保小調查,把調查情況寫一寫。類似這樣的開放性作業,學生非常有興趣,寫作起來,就會有內容可寫,不覺得困難。
再比如,結合大隊部的德育活動——“學會感恩”,指導學生寫一寫《我出生的那一天》的故事。事先,筆者讓學生根據自己制定的一張表格,當小記者,向家長了解自己出生的時間、出生的地點,出生時的體重、身高、模樣以及難忘的事件。這下學生可來勁了,紛紛主動詢問家長,做好細致的調查工作。第二天,筆者組織學生在班內交流、介紹。最后,筆者讓學生將這些采訪的內容寫成一段文字,告訴他們先寫自己的出生時間、地點、體重等,再寫出生時發生的難忘的事情,最后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這樣的寫作活動,使學生深深地體會到父母的愛,懂得要對父母心存感恩。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的寫作起步階段,教師應細心呵護學生的寫作興趣,重視寫作方法的指導,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指導學生“用我手寫我心”,筑起一方童趣的“樂寫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