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際出發,加強中學生理想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美好事物的想象和追求,是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的,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人們對未來的不懈追求是形成理想的動力和源泉。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懵懂青澀,如何使他們的理想變得有價值,如何去幫助他們實現理想?
一、理想的基本含義和本質特征
理想是人一生奮斗的目標,是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和追求。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的想象,但并不是所有的想象都是理想。首先,理想具有客觀必然性。理想作為一種想象,要能夠客觀地反映現實,正確地反映出實際和未來的關系,理想要合乎事物的發展規律,是人們經過長期的努力可以實現的。其次,理想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它具有非常鮮明的社會性。理想不是獨立的個人隨想,會受到社會的制約和影響。最后,理想還具有階級性。在階級社會生活中,不同階級的社會地位,經濟利益不同,所追求的目標也就會出現差異,人們的理想也不相同,這就導致理想存在著階級性。人們的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決定了他們的理想。理想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產生變化,在不同的時代和歷史背景下,都會有與之相適應的理想,超越時代和歷史條件的理想是不存在的。
二、加強中學生理想教育的意義
(一)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對中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是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以及心理素質。對中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只有加強中學生的理想教育,才能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教育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關系到學生未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
(二)引導中學生健康成長
理想教育在中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理想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是中學生未來努力的方向。與小學時期相比,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加強中學生的理想教育,可以讓他們有執著的追求,形成堅定的立場,找到自己健康成長的正確方向,在未來,能夠把持得住人生中的大是大非。加強對中學生的理想教育,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引導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努力后成為優秀人才,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做貢獻。
(三)增強中學生內在精神力量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物質文明方面取得了許多成就,精神文明也有了歷史性的進步。但是我們必須知道,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蓬勃發展的時候,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腐朽思想仍然對人們有著影響,一些丑惡的現象在影響著中學生,學生沒有努力的方向,精神空虛,喪失信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加強對中學生的理想教育,增進其對不良思想的免疫力,降低丑惡現象對他們的影響。
三、影響中學生人生理想的因素
?。ㄒ唬W校不重視理想教育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認識世界,塑造人格都是從學校開始的,學校對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會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在進行應試教育,學校想要更好發展,就必須有學生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因此,學校關注的重點更多放在了學生的考試分數上面,這就導致在教育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偏差,忽視對學生的德育,這樣的教育模式存在著許多弊端。學生努力學習,只是為了取得高分,他們給自己制定的理想也都是以分數為中心的。學校應改變這種現象,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ǘ┙處煂硐虢逃牟徽_認知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也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我們經??梢栽趯W生的身上找到教師的影子,教育也是在用教師的優秀品格影響學生的人格,這就要求教師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用言傳身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都不重視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他們認為理想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微乎其微,只有分數才會影響學生的發展。還有一些教師雖然對學生進行了理想教育,但并沒有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只是用一些簡單化的方法教育學生。
?。ㄈ┲袑W生對世界認識不全面
中學生學到的知識還比較少,生活經歷有限,只能從表面認識世界,很難探索到事物的本質。許多學生學習只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甚至不知道學習有什么用處。由于缺乏理想教育,他們沒有為理想而努力的意識。由于一直處于應試教育中,一直學習的都是課本上的知識,接觸到的課外知識極為有限,這就導致許多學生的眼界狹隘,很難樹立起遠大的理想。
?。ㄋ模┥鐣L氣和社會現象
人們的理想經常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生轉變。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社會活力感不斷增強,生活節奏感不斷加快,隨之改變的是人們的不安定和失落感不斷上升。生活中的種種變化,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都會影響到學生的人生價值目標,他們的理想可能會注重功利,偏向實際。
四、從實際出發,加強中學生理想教育
?。ㄒ唬┙ㄔO有理想的教師隊伍
一支具有崇高理想的教育者隊伍是加強中學生理想教育的基礎。學校能否培養出有遠大理想的人才,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是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確的思想觀念,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能夠分析解決問題,樹立起自己的遠大理想。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時,要結合自己學科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言傳身教,用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感染學生。教師在工作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要富有職業精神,用自己的專業能力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理想教育。
?。ǘ┘訌娝枷胝握n的教育作用
學??梢岳盟枷胝握n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起遠大的理想。思想政治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到可以樹立什么樣的理想。還可以用創設情景、啟發誘導等方法引導學生,與學生展開互動,確保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地意識到理想的重要性。
(三)重視校園文化對中學生的影響
學??梢岳脙炐愕男@文化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因此,學校要重視建設校園文化,豐富中學生的校園生活,加強對他們的理想教育。以優秀的校園文化作為基礎,對學生開展理想教育,可以利用環境影響學生的發展,要營造好校園里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環境。可以通過板報文化長廊等渲染學校積極向上的氣氛,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樹立起自己的理想。
?。ㄋ模┐龠M家校聯合,加強理想教育
學生的成長不僅僅受到學校的影響,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影響也十分重要。學校必須重視起與家庭的聯合教育,以學校教育作為基礎,充分利用起家庭教育資源,加強家校聯合,共同育人。中學生有很長時間在學校里面學習,因此,學校教育在學生的理想教育中起著主要作用。家庭是學生主要的成長環境,父母等長輩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家庭的理想教育不像學校那樣正式,而是在日常的言談舉止中流露出來。因此,家庭教育也是中學生理想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利用社會實踐進行理想教育
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也是提高中學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方法。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幫助中學生認識世界,讓學生了解書本以外的知識。因此,學校除了傳授學生文化知識外,還要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學??梢越M織學生到革命圣地進行考察學習,通過參觀烈士紀念館、偉人故居、歷史博物館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了解歷史,感受革命先輩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增強學生在未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信念。
?。ㄘ熑尉庉?袁 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