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每一位小學生,構建效率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我們鄉鎮的小學學校,每次考試過后,在辦公室里經常能聽到老師們這樣的抱怨“為什么評講過的題還會做錯?”“為什么課上舉手發言的總是那幾個同學?”“為什么…”歸根結底,也就是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太低了,不知師所云,那從何談起正確地完成作業?又從何談起積極思考?更從何談起舉手發言?其實這樣的現象到了中高年級就越發普遍。因此,如何在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小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40分鐘的學習與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課堂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渠道,課堂秩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本學科的教學效果。要確保一節課的課堂紀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障。為此,讓學生上課做到“專心”顯得最為重要,那么,如何做到讓學生能夠專心聽課,向40分鐘的課堂要效率呢?我認為要做到如下的幾點:
一、老師應用眼神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
老師是學生心目中最尊敬的人,特別在校的小學生,是掌握著學生在校命運的人,是學生崇拜的人物,老師對學生的關注無疑會為學生注入學習的動力。特別是對于后進生,一個期待、鼓勵的眼神,可以讓他戰勝自我,勇敢面對自己,舉起他那只沉重的手,當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應該面帶微笑注視他,認真聽完他說的每一句話,并投以贊許的目光,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為他的勇氣喝彩,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二、課余要充分做足功課,讓學生喜歡老師,從而關注老師
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喜歡自己,喜愛自己課。課堂教學活動是雙邊的,離不開教師的教,同時離不開學生學習的活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往往決定了一節課的教學質量的好壞。學生的喜歡支配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如果他喜歡你,就喜歡聽你的課,否則課堂紀律差,課堂效果糟糕。所以我特別注意與學生搞好關系,在他們心中樹立好的形象。 課余時間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真誠對待學生。真誠地對待別人,別人也才能真誠地對待自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老師之于學生,也同樣如此。只有老師真誠地對待學生,學生也才會真誠地對待老師,向老師敞開自己的胸懷。
三、善于賞識學生
人人都有被肯定、被賞識的需要,特別是正在成長中的小學生們。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我可以憑著一句表揚生活一個月。”可見賞識力量的巨大。當然,不能僅僅為了賞識而賞識。賞識應當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虛假的表揚、嘴皮子上的賞識,不僅會失去其應有的力量,甚至會適得其反,引得學生厭煩。要善于賞識學生,首先應當善于觀察學生,善于進行調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看到學生任何方面的成功或者進步。其次,要善于讓學生理解你的賞識。老師不僅應該是觀察者,同時還是教育者,這就要求我們善于表達自己的賞識:一句贊美的話,一個會心的點頭或微笑,一次真誠的評語;或者正面傳達,或者側面告知……總之,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讓學生知道你在為他的成功或者進步而高興,學生知道你在關注他(她),自然也會在課堂上關注老師,他們的專心程度就高了,學習質量也會跟著提高。
四、鼓勵小學生合作學習
學生自己把有關知識點通過討論,動手操作總結出來了,就節省了講解的時間,同時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老師就有時間對一些中差生進行關注,進行輔導。 中國有句俗話: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我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同桌討論或四人小組內共同操作。在比如書上的思考題,我先讓學生同桌討論,教師巡視,先傾聽他們的討論,然后抽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進行引導。
五、課堂上盡量精講多練,克服無效教學
這是我最感頭痛的事情,也是當務之急,由于班主任工作瑣事多,耗時多,所以,對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的也不多,這也是我的一塊心病,因此,后段時間的重點是主抓自己的業務水平,考慮如何提高教學,讓更多的學生接受和喜歡我的課。而在這個問題上,如何更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的結構,如何用更平實易懂的語言把問題講清楚,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是近期思考的一個重點問題。我主要抓認真備課,抓住紀要,精講多練.有些老師在上課是,惟恐知識點沒有講到,擔心學生不會,總是想面面俱到,用心良苦,結果適得其反.滿堂自己在上面喋喋不休,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效果可想而知.例如我在評講試卷時,每次都先在課前統計每道題的正確率,針對錯的較多,有共性的問題,在班里進行講解,而其它題就讓學生自己解決.這樣的課堂,效率能提高很多。
六、上課不讓學生隨意說話
針對上課喜歡講閑話的同學,要注意處理方法。因為如果一味禁止的話,可能會打消其他同學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那么,針對這種情況,要多引導學生說話的內容,盡量使他們從講閑話到講“正話”。要求課堂上活潑但更不可缺乏嚴肅。課堂上教師作為課堂的管理者和組織者,具有絕對的權威。不善于管理班級的老師,即使教學水平很高,學生上課散漫,也會是無效教學。在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同時,嚴格約束學生,讓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其他同學造成了影響,給其施加壓力。教師要經常地走下講臺。一方面便于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另一方面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也可以在較近的距離上用敲敲課桌、碰碰肩膀、低聲叫出名字的辦法進行提醒。如果教師“蛛守”講臺,不但會失去許多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而且還有可能喪失對遠離講臺的一部分學生的控制。這對維持課堂的紀律是不利的。
七、愛心呵護,關注后進生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對那些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多加關注。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應該有充分的了解,哪些學生在課堂上容易開小差,老師應該清楚。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予高度關注,一旦發現他們有開小差的現象,應及時加以巧妙提醒,切忌傷害學生自尊心,通過藝術引導,讓他們自覺參與活動,學習知識。然后注意象蘇霍姆林斯基一樣,去激發和打造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附以直觀性、實踐性教學方法與原則,相信事半功倍,得益于此,提升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