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注細節,打造精彩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能否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捕捉課堂教學中的微小細節,并能善加利用,成為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要能敏銳發現、做出迅速反應并很好地應用有價值的細節,抓住教育時機,深入挖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那么英語課堂將會變得更精彩,更具魅力。
  【關鍵詞】課堂 細節 智慧
  細者,小也;節者,環節或者情節也。所謂細節,就是細小的環節或情節;教學細節,顧名思義,就是教學中一些不易察覺的細末之處、關鍵之點。教育是由細節組成的,課堂是由教學細節構成的。教學細節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涵智慧,教學細節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著思想。細節雖小,但在教學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進學生個性成長中的價值和意義,卻舉足輕重。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應該用心捕捉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個細節,使它們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使每節課都成為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觀摩特級、名優教師的課堂就是學習如何以強烈的細節意識,在課堂上精彩地展現教學內容,并不斷反思和借鑒,嘗試在自己的課堂上也能出現一些精彩的瞬間。
  一、營造輕松氛圍,走進兒童世界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的教育家贊科夫也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夠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辦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弊鳛榻處?,應該努力使英語課堂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學生只有在愉快的氛圍中才能快樂地來接受你,喜歡英語。
  【課堂實例】
  林麗老師執教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6 Holi-days第一課時Part A的內容時,在考慮了借班上課的因素之后,使用了下面的一個chant進行了新老師的自我介紹。
  My name is May.
  l'm your teacher today.
  My favourite food is cake.
  My favourite drink is milk.
  My favourite colour is grey.
  My favourite day is New Year's Day.
  這樣的開場白很快讓學生認識了自己,消除了師生之間的陌生感,更能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拉近與學生之間距離的同時,也很自然地引入到本節課話題的討論重點Holiday上,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關注情感細節,用心尊重學生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最高藝術,但往往尊重學生比熱愛學生更為重要。因為只有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和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厭學。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
  沈峰老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的寬容態度幾乎達到了對學生心靈呵護的程度。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地去教育每一個學生。
  【課堂實例】
  有一次在沈老師的英語課上,她問學生 Whatare you doing?該生回答:l'm talk to you.原本轉身準備走回講臺的沈峰老師立即回身,抱歉道:I'msorry,you are talking to me.這時沈峰老師并沒有直截了當地批評他說錯了,而是笑瞇瞇地走到他的面前,再次重復:Are you talking to me?這時,這個學生才恍然大悟,立即將自己的口誤改了過來。
  在課堂中,我們的學生總是會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許多老師都是直接生硬地指出學生錯在哪,而在沈峰老師的課堂上,她很少直截了當地給學生糾錯,她總是把尊重學生放在首位,并以自己的寬容、賞識、機智和幽默引導學生自己糾錯。
  在美國工作的一年,讓筆者有機會耳濡日染那里的小學教育,筆者發現,美國老師經常會在學生給出不完整或者不正確答案的時候,用“Veryclose”來進行反饋和互動,學生在老師“非常接近答案”的評價下,既不擔心“沒面子”,也會知道自己的答案并不那么“完美”,會更加愿意傾聽更準確的回答。于是,在筆者自己的課堂上,也進行了嘗試……
  【課堂實例】
  筆者的班上有個特別喜歡展示自己搞笑才華的學生,經常在筆者講課的時候,冒出一句地道的東北話“啥?”,惹得全班哄堂大笑。筆者理解他不懂就問的想法,可老是在英語課上冒出方言,總也不是回事兒啊。于是,在他又問筆者“啥?”的時候,筆者停了下來,笑著對大家說:“咱們這么高大上的英語課,能沒有方言么?”全班都在笑.可是這學生玩性不改,又來了句“納尼?”,他們笑得更厲害了,我定了一下,繼續:“如果你實在是想表達什么的意思,能不能說What?或者Pardon?”不少學生在點頭,這位“啥”同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總結:“Only English in our English class,please.”從此,再無方言。
  三、專注細節處理,彰顯課堂魅力
  教育是一堆看似平常的細節組成的,細節的設計源于對教材、對學生、對環境等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組合與利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次錯誤,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都可能成為教學中巧妙的切人點。
  【課堂實例】
  在某次全國小學英語教學觀摩會上,龔海平老師執教的觀摩課有一個細節讓很多在座聽課的老師印象很深。當龔老師讀到“Madam”一詞時提到“married woman”,便問學生懂不懂“married”的意思,學生眾口一詞地回答說“Yes.”接著龔老師又反問學生“Really?”“問了兩遍之后明顯有些學生不像剛才那么肯定了。然后,龔老師又隨便點了幾個同學起來問“Are you married?”學生有些疑惑地說“No.”。這時龔老師聽出學生回答時的不確定,然后緊接著問“Is Peter's father married?”這次學生齊刷刷的回答“No.”。聽課老師都笑了,這時龔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married已婚的”,并說“Peter's father has a son,so he's married.”突然有一個學生小聲嘀咕著:“那可不一定,”龔老師聽到了,他立刻說“Yes.you are right. Maybe he's divorced.”接著又用自己舉例,問學生“I have a daughter. Am I married?”學生回答說“No!”。臺下老師再一次笑了,龔老師又解釋道“My wifeand I are not divorced.so I'm married. We are in afamily.”   龔老師對這一細節的處理真的非常精彩,彰顯了他自身獨有的教學魅力。也許在我們平時上課時問到學生“understand?”學習回答Yes!”之后,我們都會緊接著講下面的知識,并不會繼續追問下去.可是龔老師沒有被學生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讓學生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從這一細節,讓我們看到了龔老師教學的睿智與老練。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有了更多自己自由的表達空間。此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真實的、自然的、快樂的,也真正體現了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的根本目的。
  四、及時抓住“意外”,瞬間生成精彩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教師過于偏重知識傳授,學生只能被迫接受學習,機械地模仿學習。教師的教學過程只是執行教案的過程,講臺變成了教師表演藝術的舞臺。實際上,學生不是一張白紙,真實的課堂隨時都有可以發生“意外”,這也要求我們教師要仔細聆聽學生發言,把握生成性資源的細節。教學中的動態生成,主要表現為老師的教,要靈活地順著學生的思路發展,尤其當學生的回答或愿望與老師的預設不一致時,教學中就需要教師的智慧和魄力了。
  【課堂實例】
  筆者在學校舉辦的兩校三地教學觀摩課上,教學Unit 5 On the farm 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來幫助學生復習過去式的運用。
  T: What did I do on National Day holiday.can you guess?
  S: You went shopping on National Day.
  You had a party with your friend.
  You visited the museum.
  學生有問題的指引下,自然地使用過去式來猜測我做過的事情。他們各抒己見,氣氛活躍,這時,有個學生猜到:You stayed at home andwatched TV with your husband.
  筆者大笑:Sorry,I don't have a husband.
  這個學生的英語也很好,繼續著:You are notmarried?
  T:1 wish l Was. but sorry, I'm not married.
  S: Well.I think yuu should be quick.
  筆者已經笑到不行。
  為了讓其他學生了解我們的對話,我繼續問道:Do you know husband?有的學生已經把中文說了出來,我點點頭,示意他是正確的,然后繼續Your father is your mother's husband. They aremarried.
  一個課堂中的“意外”,讓本來有些尷尬的情景用幾句話巧妙地轉化成了一個更加智慧的對話,筆者為這些學生感到驕傲。
  五、拓展英語技能,生成回昧無窮
  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相關知識,還要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如果只是單純地教學課本上的內容,不但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會限制了學生能力和興趣的發展,將課堂進行適當的拓展,使英語學習延伸到課后,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課堂實例】
  新學期,接到新的班級,筆者會這樣介紹自己:
  T: Hello. 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MissShi.
  同時板書自己的姓:SHl。然后我會告訴學生們我的課堂常規要求:
  T: I want you to be sharing. happy andinterested in my class.
  有黑板上筆者的姓氏拼音后面,寫下Sharing、Happy、Inlerested.并且圈畫出SHI,學生立即明白了這是“專屬”于我的三個英文單詞。然后問他們是不是也想用自己的姓名來聯想屬于自己的英文單詞,學生們都很樂意。
  任務布置之后,筆者沒有立即讓學生直接去寫,而是介紹了思維方法:有的人的姓名拼音不是很易于聯想單詞,比如,如果你姓“趙”,那以字母“Z”開頭的英文單詞就不是很容易想得到,不妨用英文名試一試;如果英文名太長,建議用中文名中的某一個字的拼音或者名字首字母來思考。考慮到一個人的思維有限,筆者還鼓勵學生們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在完成這項任務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做自由選擇,并合作分享。不僅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很好地體現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強調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和教學民主的原則。在反饋中,筆者得到了不少回味無窮的驚喜:一個英文名為Jenny的學生想到的單詞有:Joy、Excellent、Nice、Neat和Young; -個姓“高Gao”的學生,想到的單詞有GIad、Amazing和Outstanding;-個叫“王吉豪WJH”的男生寫下了:Wonderful、Joy和Honesty這三個單詞。看到這些,筆者很欣慰,更為他們感到自豪。
  六、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是由無數個細節所組成的,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精彩的細節。細節是一種日積月累的積淀,它往往蘊含著敏銳靈動的智慧和素養。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生成一次精彩,教師要敏銳發現、善于捕捉有價值的細節,抓住教育時機,深入發掘,無形中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于英語教學來說,如果能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向每個細節要質量,那么英語課堂將更精致,更和諧,更具魅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45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