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科學色彩打造精彩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古人對教師的定義簡潔而有富有哲理,時過境遷,變化的是萬千世界,不變的是教師的職業本質??茖W教師是眾多教師中的一員,肩負著同樣重要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感。教育好學生是每個教師的追求,如何追而求得,作為一個科學人,不僅應具備扎實的職業技能,更多的是從了解學生入手,正所謂知己知彼,方有把握。
一、引導表現型的紅色學生,讓科學課堂更有活力
科學課堂上經常有這么一些學生:課前早早地來到實驗室,主動問老師有沒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若是沒有給他們做點事,他們還會顯得有點小郁悶;課堂上表現得特別活躍,每次老師提問,他們都第一時間把手舉得老高,甚至從座位上站起來,邊跳邊發出“我!我!”的聲音,目的是吸引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更有甚者沒有輪到他們,就自己站起來大聲回答了,完畢還沾沾自喜……
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愿意積極參與互動、表現自己本事件好事,可任何事情都有個度——過猶不及。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老師其實內心是相當矛盾的,視而不見或簡單批評吧,怕挫傷那些學生的積極性;不約束點吧,怕蝴蝶效應,班級氛圍無法掌控……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愛表現是他們的一個顯著特點,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括愛和歸屬感)、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學生們的愛表現正是自我實現需要的表現,在追尋自我實現需要滿足的過程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理想抱負若能得到實現,就會獲得極大的滿足和成就感,這是表現型學生樂意并勇于抓住一切機會表現自己的原因所在。然而,他們的勇氣固然可嘉,他們樂于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值得肯定。但過于喜歡表現自己,為引起老師的關注和其他人的羨慕而過度張揚,易滋生優越感和虛榮心,導致他們不懂得尊重他人。例如小組做實驗時,往往會被同桌反感,以致被孤立,一向活躍的學生,瞬間默默無聞地坐在一邊,無形地被分開了。
二、護導思考型的藍色學生,讓科學課堂充滿求知
科學課堂除了擁有一點紅以外,還有一部分冷靜愛思考的藍色學生。如果說表現型的學生熱情似火,那么他們就如沉靜湛藍的海洋,低調、神秘地存在。實驗時,他們很受組員歡迎,因為他們善于思考,遵守規則;下課時,他們總喜歡圍著你不停地問“為什么”,例如,到底有沒有外星人,人為什么會夢游……他們不僅感到好奇,還特想搞清楚里面隱藏的奧秘。
愛提問是他們的特點,因為他們都是喜歡探索的科學愛好者。一開始,我們也許會認真回答他們的每一個問題,可到后來,被問多了、問煩了以后(其實是自己也不知道),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存心搗蛋的。這時,我們不僅失去的是耐心,更失去了風度,去斥責他們。自己是解了尷尬了,突出了包圍圈,可有沒有想過,這么做會嚴重打擊學生樂于思考、勇于科學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性。不耐煩地回避或粗暴地打斷將會遏制他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科學興趣。相反,我們應該為他們而感到高興,是他們讓你知道了知識的漏洞,是他們促成了你不斷學習的勇氣,更應該鼓勵他們多思考、多提問。不能因為自己怕被問倒而尷尬,不能因為他們打破砂鍋問到底式的轟炸而逃避,也不能對學生的提問敷衍塞責、胡亂回答,而是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回答。即便被問倒,也不要覺得難為情,可以通過查閱資料或和學生一起尋找答案來解決,讓學生參與其中,既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又保護了他們的求知欲。把握好了,將對他們科學探究大有好處,又為科學課堂的精彩刷了屏。
三、善解指導型的黃色學生,讓科學課堂更為和諧
每次實驗時間,我們會發現,總有那么幾個小組會出現一些狀況:小組內沒人做實驗,都互相尷尬著。真是他們不會或不愿意做嗎,不是,而是先前經歷了一些故事:組內的一個指導型的學生主導著實驗,其他人都要聽他的指揮,不聽,就不要做實驗,大家都忍不了,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誰都不要做。問題來了,需要調解,科學老師該出馬了。顯而易見,作為課堂的組織者,不希望出現這種不和諧的現象,也不能因為個人原因導致實驗停止。
這個組內的導火索是那個喜歡發號施令的學生,他希望每個人都能聽他的安排,他要主導一切,所以,他通常是規則的制定者;但他對于自己制定的規則有優先解釋權,隨心所欲地改動規則,視規則為兒戲。這在像科學實驗中的小型集體活動中很難得到大家的信服,造成了他在組內甚至是班級的人際關系緊張。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學生入手,首先讓他們從內心認可并接受實驗規則,最好是讓他們參與到實驗或課堂規則的制定、修改中,但要申明: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在解決小組危機時,一定要講究方法和策略,千萬不要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壓制、平息,而要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當這部分學生接受科學老師的合理化建議后,他們做實驗或上課時,就會更加投入。
四、鼓勵親切型的綠色學生,科學課堂有你而精彩
除了以上的色彩鮮明的學生,其實還存在著很多上課默默無聞,不善言辭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表現始終很穩定。有的低調得甚至讓我們懷疑他們的存在,一個學期也很難見到他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有的一本書、一塊橡皮、一個簡單的東西可以玩一節課,他們沉浸在自己圈子里,不喜歡熱熱鬧鬧,甚至不喜歡熱鬧的科學實驗。他們太有特點了,是不是有孤獨癥?答案當然不是。怎樣去調動他們的上課積極性,參與到課堂中去,讓科學更精彩呢。也許我們目前能做的只能是擁有足夠的耐心,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發現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給他們鼓勵,讓他們建立自信,讓他們發現課堂的精彩。
每個學生都是一本彩色的科學書,我們只有走近他們,去了解他們,讓他們釋放自我,激發真色彩,才能真正意義上用各種方法去創造條件,合理引導,使科學課堂成為他們的陣地。
【作者單位:蘇州市城西中心小學校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