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注結課,讓語用別樣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201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這句話準指明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學習的重點在于語言文字運用。教師需要有一雙慧眼,關注結課環節,找準語言訓練點,讓語用別樣精彩,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仿寫;表達;語用
  “結課”顧名思義就是課堂尾聲的教學環節,可以梳理整堂課的思路,及時歸納、總結、拓展、提升,是一堂完整的課不可或缺的環節。然而,縱觀當下小學語文課堂,不少教師在課堂非常重視課的導入、展開、評價等環節,絞盡腦汁讓導入新穎有趣,教學過程精彩紛呈,可到了課的結尾卻草草收場,更有甚者,由于課堂時間有限,直接省略結課環節。種種“虎頭蛇尾”的做法讓觀課者不禁感到遺憾。殊不知這不起眼的結課環節,其實蘊含著豐富的語用資源。201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關注結課環節對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一、典范仿寫,凸顯語用
 ?。ㄒ唬┨貏e段式的仿寫
  段式訓練是寫作的基礎。段式仿寫一般圍繞一個中心展開,如何把段寫得具體生動,往往是學生困惑的。不妨嘗試結課時,結合文章中富有寫作特點的段式進行仿寫。例如《燕子專列》中,人們如何救助凍僵的燕子的畫面感極強,那么這是如何表達出來的呢?先來看看群眾救助燕子的畫面:“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嚴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边@是“面”的描寫。再來聚焦“點”--小女孩貝蒂?!八哪槂龅猛t,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毙∝惖偈蔷茸o燕子人群中的一個縮影,正因為瑞士有千千萬萬的“貝蒂”,燕子們才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所以出現了課文開頭和結尾那令人難忘的一幕。作者就是采用“點面結合”的方式,把人們如何全力救助燕子的畫面寫得形象生動。結課時,教師可以出示校運動會的照片,回顧校運會的場景,讓學生運用“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寫一段運動會的場面。可以指導學生先寫運動會整個熱鬧的場面,進行“面”的總體描寫,再聚焦到某個運動項目或某個人的特寫鏡頭,進行“點”的豐富。這樣有“點”有“面”,點面結合,校運動會的場面描寫自然活靈活現,生動具體。
 ?。ǘ┲\篇布局的仿寫
  教材中的課文各具特色,就謀篇布局來說,有總分式結構、總分總式結構等等?!睹利惖男∨d安嶺》就是“總-分-總”的寫法,條理清楚,敘述具體,學習本文除了指導學生感受小興安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麗,更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總-分-總”式的篇章結構。因此結課時,布置學生觀察周圍的景物,如:我們校園的景色、家附近的公園等,啟發學生:“我們的校園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是怎樣的呢?或者說一年四季都有怎樣的景色?同學們經過觀察,一定有很多發現吧!”接著,小組討論,并請小組代表在班級匯報,學生基本上都能仿照本文“總-分-總”的寫法,學生有“本”可依,有“章”可循。
  二、文本創生,拓展語用
 ?。ㄒ唬┯诹舭滋帯把a白”
  文章與繪畫藝術相似,作者的高明之處往往會在恰當的時機留下一些“空白”,結課時,教師應該抓住這些“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空白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補白”,進而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窮人》一課的結尾:“桑娜拉開了帳子。”之后會是怎樣呢?他們一家九口以后的命運會如何?結課時可以抓住此處的“空白點”進行“補白”,就能延伸情節,開拓想象空間,放飛學生的思維。這樣的“補白”訓練,既讓本文的情感教學力透紙背,更是讓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于拓展處創新
  結課的時候可以進行別具一格的拓展訓練,幫助學生把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轉化為對自己的個性化語言,不失為一種創新的語用方式。例如課文《鯨》結課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的寫話拓展訓練:一天,海洋王國要舉行魚類音樂會,鯨滿懷信心地想去參加,沒想到卻被門衛大鯊魚拒之門外,理由是鯨不是魚類,沒有資格參加魚類音樂會。鯨垂頭喪氣地回家了,到了家里越想越氣,就寫了一張狀紙把大鯊魚告上海洋法庭。請你替法官寫一張判決書,讓鯨心服口服。如何寫這判決書,其實答案都在文中。但學生必須在理解、掌握了課文內容后才能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準確表達。在結課的時候進行這樣富有創新的拓展訓練,既是一種理解性練習,也是一種語用練習。兒童化的個性表達,學生興趣盎然,一舉多得。當然拓展訓練要注意“立足課內,著眼課外”,不能為了拓展而拓展。
  “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币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結課環節,能使課堂教學再起波瀾,能將語用落到實處,讓語用教學別樣精彩,從而給本堂課畫上完美的句號。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要有一雙挖掘語用資源的慧眼,不放過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容易被忽略的結課環節,結課的時候不忘尋找易被忽略的語用訓練點,巧妙地把“讀”和“寫”緊密結合起來,以讀帶寫,以寫促讀,以達到“曲雖終而意未盡”的境界。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5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