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班主任的批評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肩負著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引導職責。因此,對有不良習慣的學生要進行必要的引導,對犯錯誤的學生要進行及時的批評教育。但如果引導、批評不當,師生間就會產生隔閡甚至對立情緒,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時還會造成不良后果。批評學生一定要講究藝術,把握好尺度。教師應該思考一下批評的方法是否得當,尤其在面對獨生子女的今天,批評更要講究藝術。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批評的藝術呢?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做了探索,總結了幾點看法,和同仁們共同探討。
一、批評的目的要明確
批評是班主任對學生的不恰當思想言行給以否定的評價。通過批評換取學生的警覺,從而努力改正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其根本目的是引起思想的變化,使學生真正提高認識,提高覺悟,提高思想素質,變得更有道德素養,從而少犯錯誤。換句話說,批評實際是為了不批評。一般情況下,學生都喜歡表揚,因此班主任要巧用批評。批評要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作為出發點和歸宿,沒有明確的教育目的,批評是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如果教師只是把學生當作出氣筒,一番數落之后,繼而讓學寫檢查、反省,甚至不許回家吃飯等等,很可能導致口服心不服,造成師生感情上的對立,甚至還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不是為批評而批評,為懲罰而懲罰。
二、批評要以“愛”為前提
教師對學生的愛,尤其是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嚴重影響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如果平時熱愛學生,會使師生關系融洽,在師生之間就架起了一座信任、友誼的橋梁,學生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一旦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的批評就容易從這座橋梁輸送到學生的心坎上,被學生樂意接受,從而使批評產生較好效果。人們常說,平時教師熱愛學生,師生關系融洽,老師批評學生,學生認為這是愛護。如果師生關系緊張,批評在學生看來就是整人。班主任若要在批評學生時得到學生積極配合,取得良好的批評效果,就必須做到在任何時候熱愛學生,處理好師生關系,加強情感溝通。在批評學生的過程中,熱愛學生的一個重要表現或者說是要求,就是要尊重學生。每位班主任應明白自己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批評學生采取諷刺挖苦、辱罵訓斥、體罰學生等每辱人格的做法必須避免。每個作班主任的都應記住這一點,在批評學生時應尊重學生,保護學生那顆追求進步的自尊心,這樣就不會使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從而使學生產生改正錯誤、追求上進的強烈愿望。
三、批評的方法要得當
?。ㄒ唬┯藐P愛之情開啟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學生。”可見,關心和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和核心。這種關心和熱愛,可以開啟學生的心靈,消除學生的對立情緒,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工作中,班主任要始終做到以關愛之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每當學生犯錯誤時,一定要先冷靜地分析學生為什么會犯這種錯誤,然后找準他們犯錯誤的原因,最后有針對性地用情感教育娓娓引導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主任發自內心的關愛,讓他們懂得老師的批評正是對他們的“愛”,“愛之深”才“責之切”。所以在批評時盡量用和風細雨的方式、親切溫和的語言,讓學生走近班主任,班主任再走近學生,從而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改正缺點。
?。ǘ┯脗€性批評接通心橋
班主任在批評教育學生時,一定要選準時機,找準方法,才能獲得春風化雨的教育效果。一是要把握好批評時間。批評學生必須講求時效性,一般在三個時間節點即每周一、每天早晨和每節課的開始都不宜批評學生。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新的起點都是新的憧憬,不論是任何人,都希望有一個好心情,對于教師和學生這樣一對特殊工作體尤其重要,良好的心情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教學效率高。所以在這三個時間節點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學科老師,學生犯錯后,為了不影響師生一周、一天、每節課的心情,都盡量不要選擇這三個時間節點批評學生。二是要選擇好批評環境。切合批評氛圍的環境對批評教育質量是成正比的。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盡量選擇適合的環境。為達到師生真誠交流,可選擇學生思想壓力小、思想負擔輕、心情比較放松的環境開展批評教育活動。一般可選擇在課外活動時的操場上、校園的花園或放學路上等場所,在這樣易于交流的環境,學生樂于說心里話,也會誠懇接受班主任的批評。切忌在在公共場合、辦公室當眾批評學生。所以,不同的學生,犯不同的錯誤或相同的錯誤后,只有個性化的批評方式,才會達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ㄈ┯锰鹂诹妓幚欣?
班主任在批評教育學生時一定要講究批評語言的藝術。一是要多肯定,少否定?!皵瞪^,不如贊生一長”。學生都喜歡聽表揚話,不愿聽批評話,甚至一聽批評就心理逆反。在批評其不足之前,班主任應真誠地肯定或贊揚他的進步,或者巧妙地用贊揚其進步代替批評其不足,多用肯定、啟發、開導的語言和語氣,最好不用或少用“不準”“不行”“不能”等否定性語言。
?。ㄋ模┯没卦L教育提振信心
批評即使是最溫和的批評,也是對學生否定性的評價。由于學生自尊體驗的極端性,批評之后,感情上也很可能會產生自卑,消沉,低落等消極反應。每次批評學生之后,班主任都應細心觀察受批評學的細微變化,認真做好回訪教育,對其批評后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這樣一來不至于使學生因自尊體驗的極端性而走向教師意愿的反面,同時也會提高增強學生積極向上的信心。如果每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能講究批評的藝術,那么批評就會成為幫助學生克服和杜絕不良行為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來喚起學生的醒悟之心、改過之心。藝術性的批評教育就會如春風化雨,滋潤學生的心田,催生顆顆希望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
總之,批評時要注意目的明確,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選擇好一定的時間、地點、場合、措辭及方式,恰如其分,才能收到理想的批評效果。批評是善意的,是藏在嚴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熾熱的愛!它更是一門語言藝術,應該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