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現代教學觀念認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真正調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而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善學的培養,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
一、愿學是確保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根本
我們知道: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只能是外因,而學生的主體作用才是內因,要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學習的動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學生的求知欲像我們的食欲一樣:如果人沒有食欲,勉強地吃下食物,其結果只能引起反胃,至少是消化不良,影響健康。反之,如果是在饑餓感的驅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他就會樂于接受,并且可以很好地消化它。因此,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地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如:為學生講著名數學家的故事,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式學習等,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身心發展的特點,幫助他們認識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和責任感,激發學生的愿學欲望,使之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樂學是確保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動力
在學生愿學的基礎上,如何才能使學生樂學呢?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和勝利的欣慰,便會激起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特別是小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師要用積極的方法對待學生,努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條件和表現機會。尤其是后進生,教師更應多些給他們表演的機會,課堂上給他們提問一些基礎的問題,他們往往在一次正確的出乎意料的回答中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鼓掌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成功的喜悅,使他們轉變學習態度,視學習為樂趣。同時,教師還應努力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改變過去陳舊的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把課上得生動活潑,以教師的積極性調動全體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堂上善于設問、設疑、激疑、解疑,吸引學生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逐步變“厭學”為“樂學”。
三、會學是確保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學生愿意學,樂意學,不等于會學。學生學習不好,成績不理想,常常不是因為他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不會學習,不會觀察、思考、推理、判斷,只是教師講什么,他們就被動地聽什么,死記硬背。結果造成負擔過重,使他們對學習產生畏難、厭煩情緒,這樣的學習是不會有效果的,只會造成學習成績下降,以致形成惡性循環?!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這句古人的話引用在教學上,很值得我們教師借鑒。教師要既管教,又管學,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把教落腳于學上,重點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凡是學生自己通過觀察、分析、概括可以找到的規律和解題方法,就盡量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去找,教師決不包辦代替。例如:在教“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時,先讓學生復習“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題目。如:黑兔和白兔共有120只,黑兔占,黑兔有多少只?學生會根據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列出算式:(只)。接著改變問題:白兔有多少只?多數學生會列式為:(只),個別學生雖然列式為:,但講不出算理。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作線段圖分析,并提出下列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⑴白兔占總數的幾分之幾?⑵要求白兔有多少只,就是求什么?⑶如何列式?然后讓學生總結。最后才出示例題:人心臟跳動的次數隨年齡而變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鐘約75次,嬰兒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比青少年多。嬰兒每分鐘心跳多少次?引導學生采用圖示分析法,理解求“嬰兒每分鐘心跳多少次?”可以先求嬰兒每分鐘心跳次數是青少年的幾分之幾。隨后開展活動教學,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展開討論、合作探究。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掌握了“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計算方法,克服了教師單一的“注入式”和學生個人學習的缺陷,變“一言堂”為“群言堂”,收效很大。
四、善學是確保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關鍵
善學是會學的發展和提高,它是指導學生具有善于觀察、分析、推理、判斷、質疑、解疑的能力和技巧。學生善學不是一蹴而就,朝夕可成的,它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開拓清晰的思路,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形成。只有善學,才能使學生靈活地駕馭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敢想、敢創。在這方面應首先從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格做起,課堂上設法讓學生發表見解,講對了給予肯定、表揚,講錯了也給予鼓勵,使他們始終保持著一種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勇于進取的最佳狀態。不管是教師講的,還是書本上寫的,只要認為有疑點,就敢于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善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經過長期的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一些有創見的解題方法,甚至是老師都沒有想到的。如這樣一道題:某工廠計劃要制造3600個零件,開始3天制造了540個,照這樣計算,剩下的還要幾天才能完成任務?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溝通了知識間的網絡,從不同的起點,不同的角度多側面的尋求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有些學生竟想出了十多種的解法。
實踐證明,數學教學必須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愿學,然后進入快樂學習,最終達到會學、善學的目的,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