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談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許多人在小學教學中只把數學與思維培養聯系起來,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在小學數學的實踐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猶其是數學閱讀能力,通過提高數學閱讀能力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本文先論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閱讀問題,其次論述提高閱讀能力對小學生的作用,再來談談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最后談談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數學閱讀能力   培養
  我們許多師生并沒有很好地利用課本,教師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只注意算式的演算步驟,而忽視對數學課本的閱讀;教師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講解,講完之后就讓學生做練習或板演,然后進行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學生往往缺乏閱讀數學課本的能力和習慣,似乎閱讀數學課本是老師的事,自己只要聽懂課,會解題就行了。數學課本通常僅當習題集用,正文是從來不看的,偶爾老師布置了“看書”的作業,學生以為是“軟作業”,不需要檢查,于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草草了事,讀不準要點,讀不出字里行間所蘊藏的數學思想,更讀不出問題和自己的獨到體會。因此,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生存在的數學閱讀問題
  在批改作業時,常常發現學生把平時不應該做錯的題做錯了,當問到原因時,學生都會說還沒把題讀清楚,弄明白,在讀題時或者添字、或者漏字、或者題沒讀完、或者關鍵字詞沒看到,因此導致了題做錯了。
  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和數學語言的形成。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數學語言,達到一定的數學素養。
  “數學閱讀”是讀者通過數學評議符號獲得意義的一種心理過程。因此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實質是數學語言教學的過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細述和強化,而且也要強化數學閱讀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理解、解讀數學問題的精準性,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的能力。
  二、閱讀數學課本的重要性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部份,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數學閱讀有較強的教育功能,其作用在于:
  1、學生可以通過數學閱讀,達到與書本上數學語言交流的目的,從而規范自己的數學語言,提高數學語言的表達力和理解力。
  2、數學教科書是結合了學生學科特點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編 制而成的具有的閱讀價值。因此,學生形成閱讀數學的習慣后即可逐漸養成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進而提高數學成績。
  3、重視數學閱讀,培養能力,符合“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思想,閱讀是自學的主要形式,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能力。因此,教會學生學習的關鍵就是教會學生閱讀,培養其閱讀能力。
  4、培養數學閱讀能力,可以使每個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達到自己可能達到的水平,實現專長教育的目標。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1、激發學生閱讀數學的興趣
  在閱讀初期,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復習與問題有關的知識,創設最佳情境,形成閱讀預期。問題情境對于學生來說,是引發認知沖突的條件,對于教師來說,是引發學生認知沖突的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如意外的情境,不對應情境,選擇的情境,沖突的情境,反駁的情境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的理智和情緒處于啟動狀態。
  2、培養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內容的方法
  小學數學課本內容不外乎概念、公式以及例題、圖表等。
 ?。?)、概念的閱讀,要正確理解數學概念中的字、詞、句,能正確進行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互譯;就是說既能區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適用范圍。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面積和表面積的概念,“除”和“除以”,“增長了30”和“增長到30”等等的區分。學生只讀這句話是不夠的。要讓學生應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直觀認識,使學生在反思中不斷提升對概念的理解。
 ?。?)、例題的閱讀,例題是所學內容的應用舉例。課本例題一般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關聯性,它們或是滲透著某些數學方法,或是體現了某種數學思想,或提供某種重要結論。它既有內容的應用意識,也有鞏固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用。看例題要求學生先自己做,然后對比,從中可以知道自己思維的嚴密性與邏輯推理能力,也能看出自己書寫的規范性,找出差距,從而提高解題能力。
  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要求,應該逐步提高。
  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由通俗、淺顯、直觀的內容逐步過渡到結構、思路復雜、抽象難懂的內容。二要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由低到高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在教師講解之后指導學生閱讀,逐步過渡到教師講難的部分,學生讀容易的部分。最后讓學生通讀教材,教師進行評講指導。
  2、要求學生手腦并用,讀寫結合,認真細致。
  數學閱讀時由于數學課本編寫的邏輯嚴謹性,要求對每個句子、每個數學術語、每個圖表都應細致地閱讀分析,領會其內容、含義。在數學閱讀過程中,對重要的數學概念、公式要求記憶,閱讀時如果從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較大,常需紙筆演算推理來“打通關節”,以便順利閱讀;還有在數學閱讀時要對一些重要數據、解題格式、數學思想、知識結構等,要求學生以注腳的形式寫在頁邊上,以便以后復習鞏固。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注重利用數學課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使學生作業優秀率增加,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得到提高。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成為會學習的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4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