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環境及污染物的治理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礦山工程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與此同時貴金屬礦山工程的后期污染物治理問題也日益突出。目前,雖然有多級泵站等治理技術,及在高山地區的廣泛推廣應用,但污染物的輸送方式面臨著許多技術難題。貴金屬礦業項目它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違背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初衷。貴金屬礦業項目的環境問題亟待解決。本文以貴金屬礦業項目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了環境保護設施的技術問題及今后的污染控制。
關鍵詞:貴重金屬;開采項目;污染物治理
0 前言
金屬開采活動往往給礦山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而貴金屬開采也是如此。目前,中國主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然而,貴金屬礦業項目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并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解決,因此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原因是貴金屬礦床的位置非常獨特。同時,中后期的采礦活動也會帶來大量的污染物。即使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許多環境問題,使得環境保護的壓力巨大,但是貴金屬礦床的開采活動仍在繼續。所以我們需要做到及時控制污染源,減少環境污染。我國頒布的《礦產資源法》明確指出,在采礦活動中,要重視環境保護,保持高度的環境意識,盡量減少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礦山建設項目開工前,應綜合評價礦山活動后期的環境影響,解決貴金屬礦山建設項目的環境問題。從染料處理入手,對貴金屬開采中的環保技術進行了研究。本文從環保處理技術和污染物處理出發,研究了在貴重金屬選礦中的環保技術問題。
1 貴重金屬開采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由于工業活動涉及到許多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它們常常帶來各種污染問題。其中,貴金屬礦業項目對當地植被沉陷、土壤成分、地表土壤質量、地質穩定性等有長期影響。采礦活動結束后,當地環境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環境脆弱性和破壞性要求在采礦活動中采取適當的環境保護措施,以降低環境損害的程度。
首先,貴金屬開采嚴重影響了礦區地形地貌。采礦活動需要通過建立作業平臺、采礦、掩埋管理等多個項目來完成,這些過程會對地表和地下環境產生影響,如破壞植被、地下水、地質結構等。此外,采礦活動產生的各種污染物需要集中處理,大規模積累土地,占用土地資源,改變原有的地形地貌條件。以金礦為例,年平均產量47萬噸,1:2.5剝采比產生的廢石約15.7萬噸,污染物排放量約14.7萬噸,這些污染物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時,采礦活動也會破壞巖體結構的完整性。隨著開挖工程的發展,在重力作用下,不平衡巖體在空掘方向會發生一定程度的位移,破壞巖體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經過一段時間后,采空區也會發生塌陷,造成裂隙、斷層和巖體沉降。斷裂巖體使整個地形不均勻,以礦區為中心的大規模地形地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金礦石開采通常采取坑采的形式,廢石庫和污染物庫的形成將極大地改變自然地形地貌。大量的地質資料表明,這種規模的鐵礦開采可以改變100多畝礦區的地形。
2 貴重金屬的礦藏開采影響了地表各類動植物的生存情況
在大興土木工程開采活動中,地表和地下原有的地質形態發生了變化,原有的土壤特征發生了變化,從而影響了地表植被的生存。巖體坍塌破壞了巖體的自然屬性結構,改變了原地質地層的含水量和曝氣帶的水勢,降低了表土的含水量。土壤水分對地表作物和植物的生長至關重要。一旦遭到破壞,植物的生長能力將大大降低。同時,各種廢石水庫和污染物水庫的產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嚴重阻礙了植被的生長。此外,隨著植被減少以致于地表裸露,首先會發生風蝕作用,風蝕是荒漠化的主要過程。
3 貴重金屬的礦藏開采影響了地下的水質狀況
地表水是地下水補給的主要來源。地表水一旦被破壞,必然影響地下水的質量。地下水主要在各種地下空隙中流動,其速度很慢,因此地下水中溶解的污染物擴散緩慢。同時,由于地下水檢測不完善,地下水水質變化不能及時檢測,污染物的存在也不能盡快檢測到,產生的后果往往非常嚴重。地下水的可控性很弱,一旦污染發生,就很難控制。開采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砂將被雨水帶走,進入地下水系統,破壞水環境。采礦施工的隧道會使整個水環境中的污水具有多種地下水屬性,這提醒我們在開采貴金屬時,必須科學、合理、及時、有效地處理所有的廢渣和廢水,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統的破壞。破壞和浪費防水資源。
綜上所述,對礦山工程環保進行研究顯得十分有必要。礦山工程污染是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大量的污染不利于國家的長遠發展,因此設計人員開始重視對減少礦山工程污染的研究。污染治理比能源開發更為重要,而礦山工程環保更加是重中之重。在礦山工程環保方面更加應當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做指導,不斷創新礦山工程環保措施,提高礦山工程環保的效率,有效地促進礦山工程的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采礦過程中污染物的必然性和環保技術的滯后,導致采礦過程中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因此及時控制污染源,減少環境污染,發展新的環境治理技術都是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李藝.有色多金屬礦山砷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其治理分析[J].地球與環境,2008,36(3):256-260.
[2]吳廣蘭,賀躍光,廖超.某多金屬礦山開采對地表民房及水源影響研究[J].中國鎢業,2013(2):18-21.
[3]陳拓其.基于充填礦產的保水開采理論與實踐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2016(9):28-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