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化學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適應教育改革的形勢?,F代教學理論認為:知識技能的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要提高學習成效,不僅需要學生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還需要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運作。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我們在重視學生智力因素培養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協調發展。這是當代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化學 中學生 智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 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8-0105-01
1.使學生認識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
同一個班級學生的智力有差異但是不大,學習成績差距卻很大,這主要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所以在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課初期,就告訴學生學習化學的過程中自己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通過介紹往屆學生其他學科成績不好,但是學習化學有興趣,肯努力,化學成績較好,讓學生明白“勤能補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道理,一開始就樹立起學好化學的信心。
2.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睂W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決定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內部因素,學習興趣則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的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渴望獲得知識的直接動力。實踐證明:學生學習的動機越明確,學習的興趣就越濃,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從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動機和興趣。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努力研究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及其與實際的聯系,使學生感受到學習不再枯燥無味而是生動有趣,知識在生活中是實用的。例如在學習“空氣污染與防治”時結合教材向學生介紹我國能源狀況以燃煤為主,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物質是粉塵和二氧化硫氣體,此外還有工廠排放的廢氣等,二氧化硫含量會導致“酸雨”,二氧化碳含量高會產生“溫室效應”等嚴重問題。環境問題成為當代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必須具有豐富的化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進行學習化學的動機,逐步使學生把自己的學習與祖國的未來和人類的幸福生活結合起來,從而形成持久的學習化學的動機。其次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要刻苦鉆研教學業務,進行教學研究,精心設計懸念、運用實驗探究、精彩的化學故事誘思等,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和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講緒言課時,設計一些顏色變化明快的趣味實驗,同時提出:水為什么能滅火?鐵為什么能生銹?煤氣為什么能使人窒息?等等來自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很想探究答案,教師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新奇中自發產生探索化學世界奧秘的興趣,學生更加愛學、樂學。學習碳酸鈉的性質時向學生介紹我國近代化學家侯德榜在制堿方面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習碳酸鈣時介紹大自然中化學的杰作——鐘乳石、石筍等形成而構成的壯麗景觀,培養學生的美感等。抓住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以及對化學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生活的贊美等感情脈搏,不斷強化學生的激情,使學生帶著滿腔的激情投入到化學學習中去。
3.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情感
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边@句話,充分地說明了情感在人對真理追求中的作用。情感是學生對學習態度的體驗,它反映著學生學習和需要的關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情感變化,積極創造健康的情感境界。根據青少年的年齡、心理特征,當通過學習或者努力仍未學會則會感到沮喪,教師注意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課上學生出錯時都要尊重學生,表現出親切熱情的情感,想方設法讓學生能穩定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加熱愛化學這門學科。情感教學很重要的一點還在課堂外,教師要多接觸學生,了解學生,也讓學生了解教師。教師只有向學生傾注愛心,才能喚起學生對老師的愛,從而擴展對學習、對集體、對祖國的愛,以愉快的情感投入到學習中去。
4.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搞好學習的保證。智力因素差的學生往往學不得法,他們不善于把知識系統化總結,學到的知識總是無章無序。教師應該在學習方法上對他們有更多的指導,經常幫助他們學會總結知識網絡,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運用,同時指導他們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既能感受到做題成功的喜悅,又能對知識加深理解并運用,充分彌補了智力因素的差距。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學習效率。
有人說:“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同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能促使學生集中精力,積極主動地不斷探索、進取,加快達到學習目標的速度?!币虼嗽诨瘜W教學中,教師要切實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用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只有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才能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成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