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前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筆者已經在住宿制初級中學連續擔任了15年班主任,但由于每天面對的都是一個個有著豐富個性、獨特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的鮮活的生命個體組成的群體,所以感覺班級管理方法總是滯后于學生發展的實際。因此,在做班主任工作時,只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與時俱進、求實創新的精神和方法。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只有走出去,多聽、多看,多學,才能見識先進的、貼合時代要求的管理模式,提升我們的班級管理水平。
關鍵詞:愛就是教育 用心引領學生 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8-0025-01
記得剛擔任班主任工作時,激情足,經驗少,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班級管理工作的目的性指向強,處處爭強好勝,只關注一時之得失,忘記了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要求,但往往事與愿違,不僅想要的結果沒有,還經常引起學生不滿,其他班主任誤解,更是引起參入班級管理的領導們對我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懷疑。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滑鐵盧”之后,我不僅注重向老班主任們學習,還自己出資訂閱了一部分關于班主任工作類的教育雜志,透過閱讀學習,積累豐富的經驗和方法。
1.用“愛”呵護班級,“愛就是教育”
整天面對著一群無論心理還是身體都在蓬勃發展的學生,班主任必須有樂觀的人性觀,善意的看待和評價學生的天性和行為,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必須充滿信心。無論任何時候都這樣想,“他們還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能忍受,學生也一樣,可以原諒”,對他們最重要的就是“愛”和“寬容”,以前我把“嚴”當“愛”,現在我堅持剛柔并濟。
在我干班主任這15年里,也發生過學生打鬧造成衣服角傷眼角膜和體育課打球手臂骨折這樣的“大事”,我都很好的把事情處理好,無論家長和孩子都和好如初。我們不能總以成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去約束學生。
2.用“心”引領學生,心有多寬,人就行多遠
處處留心,處處關心,處處用心,是我總結出的班級管理的“三心”。我處處留心多學習其他班主任的管理方法,通過實踐驗證有效,就會及時借鑒過來,如初一學生,大多十二三歲,剛住校難免有思家之苦,相當于又一次“家庭斷奶”。分宿舍時,我就學習了我校魏老師的做法,讓學生自己選舍友,選臨鋪,這樣在晚休時,找個以前班級熟悉的同學在旁邊,能減輕部分焦慮,后果可能會造成宿舍紀律比其他班級差一點,班級量化分少一點,但畢竟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值得的。這就需要一點“寬容之心”,不要計較一時之得失。處處關心學生,從細處留心他們,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特別是留守兒童和特殊家庭兒童,更需要我們的特殊關愛,記得我帶的2012級2班有一女生,在初一入校不久,父親就因病去世,媽媽還智障,并且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弟弟,一家人全靠七十多歲的奶奶支撐,我除了給她爭取各種學校和社會扶持資金外,為了不傷她的自尊心,還私下以她伯伯的名義給她送食物和衣物,讓她不僅順利的完成了初中學業,而且在中考時以全班第二的成績,順利升入高中學習。
3.“勤”能補“拙”
腿勤,鄉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吃、喝、拉、撒全在學校,處處需要呵護,要多跑教室、餐廳、學生公寓,這些孩子遠離父母,我們既是他們的老師,也要當他們的父母,生活中、學習中的矛盾都需要班主任及時出現來解決。
嘴勤,經常和孩子們講同學相處之道、為生之禮,及時化解同學矛盾、師生矛盾。家長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一環,除了定期開主題家長會,我和學生家長聯系比較勤,有了家長們的支持,學生更容易“親其師,信其道”。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通過家長能及時了解孩子心理變化的原因和找出孩子養成不良行為習慣的源頭。我相信勤能補拙,所以在班級工作中,我勤跑、勤說、勤想、勤學、勤探索……
4.“小組合作,全班共享”的教學方法
全班分成六個組,每組6人,讓每個組都同時備同一節課,每一個人講一個環節,通過評比選一個備課最好的組來展示他們的學習效果;這樣每個組為了備好課一定會好好研究教材,做好練習,備課就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再通過聽其他組講解相當于又學習了一次。當然,并不是每節課都適合學生自學,比如比較抽象的內容知識,就要老師自己及時指點或者親自講授,像有規律的章節知識就可以放手給學生,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而學生講解時,下面的學生不僅聽的津津有味,而且對講課者的要求更達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所以老師講的優勢在于技巧,而學生講的優勢在于能提高學習興趣。
5.用“法”管理班級
我采用“學習小組和行政小組一體化”的班級管理方法,把班化整為零,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紀律、衛生一體化管理,有效促進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培養團結互助精神?!皩W習小組和行政小組一體化”管理模式運用的好壞,關鍵是挑選得力的組長,小組長不一定是組內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卻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強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善于發現具備這些能力的學生,而且應該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小組長應具備以下條件:①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很強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②很強的口頭表達能力;③學習成績良好以上;④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⑤服務同學的意識。但“法”無定“法”,每一學期都及時調整小組的評價制度和方法,以適應學生的年齡和心智的增長需求。
“教育工作,永遠是一門有缺陷的藝術”。對于班級教育工作“這門有缺陷的藝術”,我將永遠不停止的學習、探索、并自我完善下去。
參考文獻
[1]熊佳.淺談如何當好班主任[J].新西部(理論版),2013(06)
[2]王曉東. 淺論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才智,2017(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