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做好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訓練的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如今各方面都在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對于教育領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初中學生的學習中,聽說部分被視為對學生的基礎訓練,因此,老師應抓緊對學生的聽說訓練,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進一步探究做好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訓練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聽說訓練;教學措施
  聽說能力對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極其重要。在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學會的第一個字就是因為聽到,所以自己才能說出來。對于初中語文來說,這是一樣的道理,要想輕松的與他人溝通,就要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慢慢積累下來,語文成績也會逐漸提高。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引,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的種種難題。
  1、初中語文教學中聽說訓練的現狀
  1.1教學缺乏針對性
  在目前的形勢來看,許多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只是在按照課本在講解,認為學生只要會讀會寫就表明他們已經掌握所學的知識,但事實并不是這樣。許多學生只是根據拼音和課后的抄寫去記憶這些文字,而教師從剛開始的教學中就已經忽視對學生在聽說方面的訓練,只是盲目的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去教導學生,而沒有針對性的對聽說進行訓練,進而導致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的底子薄弱。
  1.2地域影響學生的水平
  在很多地區,因為從小受環境的影響,學生在說普通話的時候會出現“N、L”不分的情況,或者因前后鼻音無法辨別而導致學生的發音錯誤。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就會受到越來越高等的教育。在學習中學生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但在克服的過程中可謂是即漫長又艱難。因為地方教育是學生從小一來一直所受到的教育,因此,導致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普遍較低。
  1.3學生學習態度消極
  現在的學生壓力日趨加重,很多老師對于學生也比較理解,因此對他們的要求也減少許多。日復一日,學生們就會因為老師抓的不嚴而認為這個科目不重要,而喪失對此科目的積極性。在科目的課后練習中學生也會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而沒有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導致學生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忽視其科目對自己以后的重要性。
  2、在初中開展語文聽說訓練的意義
  2.1學生輕松學習的前提
  對于初中生來說,普通話是與他人交流的基礎。因此教師對學生教導的過程中,首先進行聽說訓練可以為學生以后的良好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且聽說作為學生輕松學習的基礎,讓學生在掌握聽說技巧后可以展現自己的優點,在多方面發展自己,充實自己的時間。
  2.2打破傳統教學模式
  許多學校在教學方面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不以學生自身情況考慮,僅僅按照課本上的流程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并且讓學生的學習范圍僅限于課本,長時間下來,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但得不到提升而且還有可能會喪失。因此教師針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學著創新,制作適宜學生的教學模式。
  2.3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許多人都說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才可以產生對學習動力,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因此,教師進行聽說訓練時,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自己發散思維能力去想象自己所聽到的,而且在無意間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也比較深刻,不容易被遺忘。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3、初中語文教學中聽說訓練的措施
  3.1結合學生自身采取措施
  教師在教導不同年紀的學生時,應采取不同的措施。因為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沒有適應。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讓他們可以集中注意力,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并且提問學生時,采取獎勵的方式去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對于初二學生的教學中,老師在課前讓學生聽網上的朗讀,讓學生可以根據他人的語氣語調來提升自己的閱讀方式;對于初三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組織演講比賽,讓學生們自己互相進步。
  3.2合理利用時間教學
  課堂時間對于老師的教學來說時間太短暫,學生有可能不能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需要課后的加強練習來鞏固對知識的記憶。面對這個問題,教師應在課前安排好上課時間,課后給學生們布置一個關于誦讀的練習。比如在進入主題之前,讓學生可以找自己認為優美的片段,在課前進行兩分鐘的誦讀,老師與其他學生進行點評,這樣學生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進行改正。
  3.3在課本的基礎上展開訓練
  教師在對學生的聽說訓練中,應充分結合語文課本展開教學,因為初中語文課本的編導也是結合所有初中生的水平來進行編輯,對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好處。所以教師可以在每次的聽寫的時候可以利用教材進行訓練,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熟知課本知識。比如,在學習《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文章的基礎上談論自己想象中的春,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4 鼓勵學生朗讀課文
  進行朗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錄音,使學生學會欣賞他人的朗讀,比較并找到自己朗讀時的不足,并且在其欣賞的過程中可以慢慢的身臨其境,將自己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在朗讀前聆聽欣賞他人的閱讀屬于正式朗讀之前的預熱環節,可以將學生的內心狀態調整到朗讀的最佳狀態,口到心到,教師選擇錄音時要盡量選擇具有豐富情感的,方便達到效果。
  在傳統朗讀教學中,存在著在朗讀后就直接對課文分析講解的弊病,這樣的過渡不僅對于學生比較生硬,也會使學生不能及時從朗讀的狀態走出,跟不上后續教學。如果是這樣的教學,朗讀是不具意義的。朗讀是多次且反復的,第一次閱讀時,可以布置給學生一些簡單的思考題,類似于概括課文所講內容,或者可以怎樣分段落等,帶著問題學生會不知不覺地了解文章內容,將閱讀與其結合起來。在后續的深入閱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一些深入的問題進行閱讀,經過前幾輪的朗讀,學生對文章已經有了基本了解,對文章情感把握會更好。
  4、結語
  初中可以說是學生真正學習過程中的起點,因此教師應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多加重視,尤其是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一定要實行訓練,才能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輕松的掌握對知識的汲取。
  參考文獻
  [1]杜振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訓練思路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36.
  [2]張卓.初中語文教學的聽說訓練思路構建探析[J].才智,2017(35):24.
  [3]郭月霞.初中語文教學的聽說訓練思路構建初探[J].華夏教師,2017(07):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4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