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外輸原油含水的分析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大港油田采油四廠主要從事工作為:集輸脫水、原油外輸、污水處理、原油交接等,是一個集中性的輸泵站。在外宿原油處理中,因油田三采技術的應用,原油物性較為復雜,原油脫水越發困難。而集輸脫水作為首要工作指標,應對脫水環節精確控制,采用一系列對策,降低外輸原油的含水量,保障外輸原油的含水率達到標準。
關鍵詞:外輸原油含水;原油處理;控制對策
1 油田采出水的特性
在油田開采過程中,采油污水包含其中,影響了原油質量。采油污水主要包含固體雜質、溶解氣體、液體雜質、溶解鹽類等,體系較為復雜,其中的細小雜質主要為:懸浮固體、分散油、膠體、乳化油、溶解物質等。而在懸浮固體中,又包含了泥沙、硫酸鹽的還原菌、腐蝕產物、污垢、重質油等;膠體主要是由泥沙、細菌有機物、腐蝕結垢等構成。通常來講,在油田采出水中,原油含量為1-5g/L,分散油與浮上油的含量約90%。溶解鹽類大多在1*10-3
μm,如:Ca2+、Cl-、Mg2+,溶解氣體所以在3*10-4-5*10-4
μm,如,硫化氫、溶解氧。不同油田地質條件不同,導致原油特性不同,集輸與分離條件存在差異,各地油田的采出水也不盡相同,但是,無論是何種油田,其采出水都具有以下共性:含油量較高、水中成分復雜、水溫較高、礦化度較高、具有放射性。
2 外輸原油含水超標的主要環節
2.1 加藥
在原油脫水過程中,加藥作為脫水的第一步,加藥量的多少,藥劑配型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原油的脫水破乳,油罐沉降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2.2 分離器分離
分離器分離的指標包含有:出油含水指標、出水含油指標、出氣帶液指標,分離器的分離效果直接關系著出油含水量,若分離效果較差,將直接影響含水量,脫水效果難以保障。
2.3 油罐沉降
油罐沉降主要沉降內容有:對卸油臺來油沉降,對分離器出水帶油沉降,對電脫回摻帶油沉降。油罐沉降的效果,直接關系著二次沉降罐原油中的含水量,并最終影響電脫水環節,導致原油含水超出規定標準。
2.4 電脫水
電脫水作為外輸原油脫水的核心,電脫出口的位置關系著外輸原油的含水率,而電脫出口是否含水,主要是由電脫進口是否含水、電脫出口控制、電脫水位等影響。對此,嚴格控制上述因素,并保障電脫水位的合理性,對原油脫水具有重要作用。
2.5 化驗監督
在原油的集輸脫水中,化驗監督直接關系著外輸原油含水率是否合理,對此,廠內應重視該環節,對電脫出口、來油含水、外輸含水、大港全面監督,提高原有脫水的效率。
3 降低外輸原油含水的對策
3.1 對加藥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
在集輸脫水中,應對加藥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把好藥劑的質量關卡,保障每批次藥劑都能達到標準,方可進行將藥劑運輸至脫水現場。同時,在加藥過程中,應依照一定比例投加藥劑,并每兩小時檢查加藥泵下藥狀況,依照加藥速度調節加藥泵,或者安裝相關儀表,對加藥量進行準確計量,最大化發揮藥劑投加的效果。另外,應對藥劑進行全面監控,由干部現場負責,并利用網絡全面監督加藥過程,提高加藥環節的科學性,為外輸原油含水率的控制奠定基礎。
3.2 油罐沉降的有效管控
在外輸含水控制過程中,油罐沉降作為關鍵環節,常因沉降效果不足導致溢油含有量高問題,影響后續電脫水效果。對此,為提高油罐沉降效果,應對一次沉降罐的水位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水位過低或過高帶來過水水質不佳、溢油含水量高;實時測量沉降罐水位,掌握沉降效果,并適當調整,提高沉降質量;為避免酸化油進入油罐,應在酸化油中加入堿,綜合后卸入污油池中,集中處理,降低對沉降效果的沖擊;最后,對外輸油罐底水進行定期放,每次放10-20cm最佳。
3.3 加強電脫水
電脫水作為原油脫水的核心,電脫出口含水直接關系著外輸原油的含水率。對此,在電脫水環節,電脫工人與化驗工人相互協調,掌握所有電脫進出口含水與外輸含水的每個點,及時調整脫水器,保障出口含水在規范值內。
3.4 加強化驗監督
對于外輸原油含水問題,應加強監督,如:利用自動取樣器,每小時取樣一次,化驗含水率是否達標。同時,在油管線上裝設在線含水分析儀,一旦分析儀報警,化驗工人應及時取水化驗,全面控制外輸含水率,保障外輸原油質量達標。
4 總結
總而言之,面對外輸原油含水率超標問題,油廠應加以重視,在加藥、油罐沉降、電脫水、化驗監督等環節加強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外輸原油的含水率,為本廠原油的處理與外輸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猛.降低外輸原油含水的分析及對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4(15):293-293.
[2]吳紅柳.外輸原油質量提升分析[J].內江科技,2015,36 (11):34-34.
[3]熊新強,底國彬,王靜.華北油田外輸穩定原油乳狀液含水率界限研究[J].云南化工,2018,45(05):127-128.
作者簡介:
王樹芳(1971- ),男,漢族,籍貫:河北任丘,在大港油田采油四廠從事集輸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