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鐵嶺市玉米烘干機使用率降低的原因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簡要分析了近幾年鐵嶺市玉米烘干機使用率有所降低的原因,從玉米跨地區收購、去庫存及規范烘干機設計等方面,探討提高烘干機使用率的對策。
  關鍵詞:鐵嶺;玉米烘干機;使用率降低;原因;對策
  玉米是鐵嶺市主要種植農作物,糧質好、產量高、上市早是當地玉米品種的主要特點,近年來當地玉米產量穩定在300萬噸左右,占遼寧省玉米總產量的23%,本地的大量優質玉米通過糧食烘干機降低水份后流向全國各地。隨著近年鐵嶺市玉米產量穩增和玉米機械化收獲水平的提高,產區出現大量烘干收購商,所采用的烘干機日烘干處理能力均在百噸以上。但是在本地烘干收購商增多的同時,玉米烘干機使用率卻呈下降趨勢,本文針對這一現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關對策。
  一、影響鐵嶺市玉米烘干機使用率降低的原因
  1.機械化程度高,玉米購銷時間縮短
  2017年鐵嶺市玉米機械化收獲率已達到68%,在9—10月中旬期間能夠完成全部收獲。機械化收獲的普遍應用使本地玉米收獲進度加快,農民意愿直接脫粒出售。隨著近年來各種購銷環節逐漸的完善,尤其是售糧早期氣溫較高,小型烘干機已經無法滿足烘干時效。原有和新增的烘干收購商必須購置中大型烘干機(日處理能力在200噸以上)來加快烘干量和速度,才能保證新糧上市的質量。烘干收購商的增多、烘干機處理的加快以及農民提早賣糧等問題都在影響本地烘干機使用情況。
  2.玉米庫存偏高,市場需求量下降
  在糧食市場放開后,從2004—2015年國家相關部門根據當年糧食生產成本變動情況,遵循保證農民獲得適當收益的原則,逐年確定糧食最低收購價水平,并在每年新糧上市前公布;通過引導農民的價格預期和收入預期,對農民的糧食生產和供給行為產生積極影響。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農民收益,但與市場化收購方式卻有所不同,因為市場化的收購價格是由市場供需關系所決定。在東北地區儲備政策性收購之外的商品玉米,絕大部分都是通過烘干收購商運往遼寧省各港口進行交易銷售,港口收購商價格的制定與港口糧食庫存量、運費、船期、南方港口價格等因素均有關系。
  相關數據表明,2011—2015年間玉米臨儲庫存量從32.44萬噸增長到245.19萬噸,五年間玉米期末庫存復合增長率為49.9%,尤其是2015比2014年更是增加47.6%的玉米庫存量。保價收購的玉米不僅使庫存量逐年提升,而且對玉米市場價格也造成沖擊。當時國家制定的收購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價格的范圍,使擁有烘干機的本地收購商因為收購成本問題無法進行收購。直到到2016年國家取消玉米臨儲政策開始,市場價格才逐漸回歸到合理區間,但玉米庫存量高、價格倒掛等因素促使玉米價格近幾年在持續下跌,影響收購商的成本和利潤,導致產區大批烘干機停機。
  3.烘干機制造工藝水平粗糙,產能較低
  長期以來鐵嶺市擁有眾多的烘干機制造商,工藝設計上采用混、順流烘干方式,以煤炭為主要使用燃料。隨著近年來糧食產業對烘干機需求的增多,制作工藝簡單和鋼材價格下降使生產烘干機的利潤大幅提高,本地涌現出大批的制造商;但部分制造商并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主要依靠仿造。
  烘干機制造商所設計的烘干機,送風、燃煤、耗電等主要環節設計上的不同工藝,都會影響烘干收購商烘干過程中的成本。節約能耗上缺少研發投入,細節重視不夠,質量沒有保障都影響到烘干收購商的生產利潤。
  4.安裝設計標準不規范,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在烘干機選購過程中,多數的烘干收購商對整套烘干設備的工藝設計并非十分了解,在主要除雜的圓滾篩、爐排結構設計、配套熱風機的工作效率上認識不夠,導致凈糧雜物多、爐排燃燒效率低、熱風風量控制差等情況出現,易引發生產火災,對周圍環境產生污染,使消防和環保部門進行追責。
  二、針對玉米烘干機使用率降低應采取的對策
  1.合理選購烘干機型,跨地區進行玉米收購
  選購中大型烘干機是今后的主要方向,相比小型烘干機生產效率更高,熱風輸送的均勻能保障烘干過程中的節本增效、利潤提升。使用中應合理進行日常維護和淘汰更新,以保障烘干糧品質。烘干收購商要針對所建烘干機地區的玉米產量情況,考慮玉米日收購與處理量之間的關系,合理建設適應地區種植規模的烘干機。在本地玉米無法滿足生產需要時采取異地差價收購,以保證烘干機的利用率。
  2.引導多元主體開展市場化收購,充分利用各方現有烘干設施
  經過歷年的實踐探索,政策性收購正在逐漸被市場化收購所代替,市場消費能力將決定糧食價格。國家應當監管部分企業對糧食收購的壟斷情況,引導多元主體入市開展市場化購銷,以使更多元化的市場主體今后都能夠參與其中,并且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國家糧食收儲企業和地方深加工需求企業對已經儲備的陳糧應該合理進行原有庫存結轉,以支撐當季新糧在市場化收購中的有利位置,最終保證農業生產者收益。對于產區農民手中急需烘干的潮糧,應該出臺相關政策充分利用產區現有烘干設施,進行烘干處理,防止霉變糧發生。
  3.規范工藝標準,達到環保要求。
  現階段,糧食烘干機的應用依然處在農業生產機械化的薄弱環節。隨著糧食烘干機行業的快速發展,生產企業應當越來越規范化;不僅要了解相關規范要求、政策法規和市場需求,更需在技術創新、研發能力上加大投入;在設計中按照技術要求,使結構工藝合理以保障糧食烘干過程中的煤煙節能減排,注重在滿足生態環境要求的環保型烘干機方向的研發投入。
  相關監管機構對生產企業應當加強監管,在工藝設計方面加強監督,促進企業完善設備功能,使機具烘干工藝好、生產能力強、環保節能,以滿足烘干收購商的需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生產效益、農產品質量以及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張智先.國家糧油收儲政策回顧與分析[J].糧食與油脂,2009,23(8):32-34.
  [2]張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對主產區農民供給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評論,2013,34(1):130-136.
  作者簡介:沈濟懷(1989-)男,漢族,遼寧省鐵嶺市,助理工程師,從事農業機械化方面推廣研究工作,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柴河街南段238號鐵嶺市農業科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3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