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及對策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我國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滋生了許多嚴重的影響經濟運行狀況的問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與會計信息不對稱存在關聯。會計信息是經濟得以有效運行的基礎,必須符合客觀存在的事實證據,企業內部管理者和企業外部的投資者需要靠會計信息的公開進行連接,所以會計信息的對稱性對經濟的影響重大,不容忽視。會計信息不對稱主要是指會計信息本身存在差錯或是一部分人擁有信息優勢從而具備其他人所不能了解的會計信息。其影響及原因具有多樣性,主要來自于公司內部和公司外部兩個方面。因此對以上內容展開具體的分析和探討,尋求會計信息不對稱的解決之道。
  關鍵詞: 會計信息不對稱;信息披露;信息質量;虛假會計信息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3.045
   1 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分析
   1.1 公司內部
 ?。?)管理者及財務人員法律意識不強。有些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不強,為了追求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會縱容或默許財務人員的虛假會計記錄,更有甚者會直接向會計人員授意作假,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財務工作者迫于領導的壓力,想方設法利用自身具備的會計知識尋求偷漏稅的方法,視法律法規于無物,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會計信息不對稱的程度。除此以外,有些財會工作者在記賬的過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違反職業道德,私設小金庫,騰挪單位的資產為己所用,造成會計信息不對稱。
 ?。?)信息管理軟件操作的不規范。現代公司大多都使用了電算化軟件,以提高會計核算的效率并方便數據的存儲。會計電算化是指運用專門的會計軟件使用電腦進行會計數據的錄入,運用計算機的程序自動快捷的得出想要的會計數據,與傳統的人工計算并保存的會計數據相比具有速度快,操作簡單,保存數據方便,免去了繁瑣易錯的計算過程等等一系列的優點。但是,由于會計管理軟件操作的不規范,很容易造成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比如,會計人員在錄入原始業務數據時和在進行軟件初始化的參數設置時,極易發生差錯。如若不能及時發現并改正,會對以后的核算數據產生一系列極其嚴重并無法挽回的影響。
  由于有些會計電算化軟件具有無痕修改功能,很容易造成會計人員對其違法進行利用,肆意修改會計數據,進行會計核算上的作假與舞弊。所以,會計管理軟件在為會計人員提供了更先進快捷的工作方式的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會計造假可能,容易被不法利用,使得會計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更加嚴重。
  (3)各方利益沖突與以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生產的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委托代理關系占據了整個社會生產關系的大多數。委托方根據代理方工作的努力程度來決定給予其報酬的多少,而代理方的努力程度卻屬于代理方的私人信息,代理方可以利用私人信息來為自己謀取利益,并不一定會將其完全提供給委托方,委托方和代理方對這些信息的掌控度是不對稱的,雙方都會為了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各自的行動,因此各方產生或大或小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
  企業一旦上市,企業的股票價格就可以作為企業價值的標的,因此部分企業就會由于過分追求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而過多關注企業股價的提升,忽視了其實體產業的發展。企業還會為了股價的上升而發布虛假的會計信息,加重會計信息的不對稱。
 ?。?)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以及管理體制不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是會計信息不對稱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我國改革開放4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在完善的過程中,難免存在著一些還不完備的制度漏洞,使得公司內部控制疲軟,流于形式,造成會計信息不對稱。雖然我國現存有很多的內部控制制度法規,例如現金、銀行存款和固定資產內控制度,但是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性問題。公司的內部控制機構主要由企業的管理者直接領導,這些本來用于公司對內監督、審計的部門卻往往在領導的授意下起著相反的作用,甚至還會為公司如何逃避監管而出謀劃策。況且許多企業所設立的審計部門和會計部門人員構成基本相同,只是名義上有所不同,但實質上完全起不到絲毫監督的作用,而以上的這些都加重了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性。
   1.2 公司外部
 ?。?)企業違法成本低。由于我國目前對于會計造假的懲罰賠償機制尚不完善,對許多違法的會計行為只能采取輕微警告和小額罰款的措施,但這與企業通過不法的會計造假行為所獲得的巨量額外利潤相比實在是差距甚多。這導致了部分企業選擇刻意制造會計信息的不對稱,逐步走上了鋌而走險,知法犯法的不歸之路。
 ?。?)有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企業會計準則、證券法、公司法、會計法等多部基本法律,但卻缺少相應的實施細則,法律制度的完備僅僅在條文層面體現,卻沒有相應的配套執行機制,所以不能保證法律真正的落實到位,使之淪為了高高在上的一紙空文。
 ?。?) 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和職業道德教育重視不足。政府對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和會計相關人員的道德教育重視不足,這使得部分會計從業者職業道德薄弱,缺乏對法律法規的了解,容易犯與會計法律法規相違背的財會錯誤,也使部分單位負責人不能清晰認識自己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不能認識到其對本單位出具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承擔首要責任,不僅缺乏帶頭監督作用,甚至還可能參與其中,授意造假,無法使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內控與監督機制,也無法營造誠實守信的工作環境,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對稱性。
   2 解決會計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對策
   2.1 公司內部
 ?。?)強化自身披露。公司應當加強對自身會計信息的披露,以減少投資者的誤判,提高前瞻性信息的披露量,增加所披露信息對投資者的參考價值,一方面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另一方面有助于減少由于自身披露不足導致的會計信息不對稱。  ?。?)完善公司內部激勵與報酬體系,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公司內部激勵與報酬體系,進而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代理人的道德風險。代理人進行自身工作大多取決于薪酬合同,如果能在制定薪資合同時考慮到激勵的因素,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導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努力進行工作,使得雙方的利益盡可能趨于一致,減少代理人為自身利益違反職業道德的風險。
   (3)強化法律意識,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財會人員作為會計信息的收集者和發布者,對最終會計信息和財務報告的質量起著決定作用。因此,他們必須對國家頒布的會計法律法規十分熟悉。因此,不管是對經驗極其豐富的老員工,還是毫無工作經驗的新員工,公司都應該重視對他們的繼續教育,積極組織員工參加相應的技能培訓,使其及時掌握最新會計動向及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加強對其工作業績的考核。
 ?。?)規范使用現代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應親身參與到初始設置的工作中,以使得會計信息系統的初始參數設置符合內部控制的要求,預防財會部門人員為尋求自身方便而私自改變參數的設置方法,達到嚴格規范參數的設置的目的。還可以通過設置現代會計信息系統設置科目的合法性檢查的功能,有效降低會計憑證的錄入錯誤率。這樣,當所錄入的數據與合法性檢查所設定的范圍不相符時,會顯示輸入錯誤的提示彈窗,所錄的錯誤憑證便不被保存到系統中,只有當會計錄入者輸入了合規的數據時才允許計入系統中,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對稱性。
   2.2 公司外部
 ?。?)建立健全懲罰、賠償、市場退出機制。對于刻意制造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會計人員及會計主體應該加大對其的懲罰力度,從健全懲罰機制立法,嚴格監督執法等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對造假者的懲處,讓其付出的造假成本遠遠高于其獲得的收益。不僅可以采用經濟追溯手段,必要時還可采取刑事手段,對有意造假的會計人員及進行舞弊的公司主體形成震懾作用。
 ?。?)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提高審計質量是解決會計信息不對稱現象的重要舉措。一方面要加強財政、審計、稅收等政府部門對注冊會計師的監督,建立有效的舉報機制,以強化對注冊會計師社會監督。另一方面還要重視對注冊會計師的繼續教育,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從而提高社會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水平。
  (3)改進會計準則。會計準則是我國會計人員普遍必須遵從的國家條令,起到對我國整個會計行業的規范作用。所以,要對會計準則進行改進,減少其中對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規定中的可選擇項,如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一經確定不得予以轉回,存貨必須采用先進先出法來進行計價,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時必須采用賬面價值進行資產的交接核算,防止企業利用減值準備隨意調節本年度利潤,濫用公允價值的估計造成盈余管理混亂,減少投機取巧和人為調節的亂象。
  (4)營造誠實守信的環境,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政府應做好對會計工作隊伍的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和良好的法律意識,主動做到遵法守法,誠實記賬。應施行針對會計工作者的獎懲措施,對嚴格守法,無作假記錄的優良會計從業者,應在制度層面上給予其獎勵,如頒發權威證書,提高職稱,增加薪資等級等。對于有嚴重不良記錄且屢教不改者,應對其實施嚴厲的懲罰措施,如吊銷其會計從業資格,規定在數年內不得重新返回會計行業等,保證會計隊伍的良好職業道德氛圍,進而提高會計信息的對稱性。
   參考文獻
  [1] 呂堅.全面規范企業會計信息的具體措施[J].財政監督,2005,(11).
  [2]蔣堯明.會計信息真實性.基于“法律真實說”的理性思考[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5).
  [3]尹衍峰.施工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52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