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文章從投資者、上市公司以及監管部門的角度出發,進行了相關分析,提出了一些對策,以期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信息披露
  1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背景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規定向社會公眾完全公開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行為。
  1.1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有:1.招股說明書;2.上市公告書;3.定期報告;4.臨時報告;5.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持股情況;6.證券交易所要求披露的信息;7.其他信息。
  1.2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則
  1.2.1充分性原則。充分性原則是指要把跟上市公司有關的所有信息都披露出來。充分披露原則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2.1.1披露的全面性。披露的會計信息應盡可能地包括與信息使用者相關的所有內容。
  1.2.1.2披露的適當性。披露的會計信息量要適中,披露的會計信息量過多,會使信息使用者思維混亂;披露的會計信息量過少,信息使用者會因為信息量不夠而做出不正確的決策,從而蒙受一定的經濟損失。
  1.2.2真實性原則。真實性是會計信息的本質,因此我們必須確保會計信息準確無誤。真實性包括四個方面:
  1.2.2.1重要性。只有重要的會計信息才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決策,不重要的會計信息對于信息使用者來說小則影響判斷,大則使經濟蒙受損失。
  1.2.2.2相關性。相關性要求披露的會計信息應該與企業以前、現在和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相關。
  1.2.2.3可靠性??煽啃砸笈兜臅嬓畔⒛芸陀^地反映實際情況,避免信息使用者遭受經濟損失。
  1.2.2.4中立性。中立性要求在會計信息的披露過程中不能帶有主觀色彩。
  2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方式的基本分類
  2.1會計信息的強制性披露
  強制性披露就是指法律法規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及時進行信息披露的一種披露方式,以確保投資者及時作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同時它還可以縮短上市公司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的時間,使信息使用者較快的獲取并利用信息。
  2.2會計信息的自愿性披露
  自愿性披露是指上市公司自愿主動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的一種披露方式,不具有強制性。
  3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
  3.1會計信息質量不高
  上市公司應依法充分公開內容完整的財務報表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重大事件,實際操作中,出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考慮,或免于使使公司處于被動地位,有些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充分、及時。有些上市公司會故意用盈利預測數來誤導投資者,預測數和實際有偏差時,只對一些客觀原因做解釋,卻從來不解釋公司經營管理上的失誤。有不少上市公司為了募集更多的資金,在招股過程中,對公司的發展前景作出不切實際的展望,導致盈利預測存在人為的拔高現象,這一現象極大影響了信息使用者的投資決策。
  3.2會計信息披露制度規范建設不完善
  首先,會計準則制度的出臺與完全實施存在不能“同步”的情況。由于會計實踐和經濟創新行為的層出不窮,實踐中經常出現企業的會計處理“無法可依”的情況。其次,會計準則之間存在著不協調的現象。再次,有關規定政出多門。由于會計準則由財政部頒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則由證監會制定,因此部分規定制度之間存在不一致的情況,這也給信息披露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
  3.3監管力度不夠,監管手段單一
  首先,監督力度的不夠,造成有大量的未經嚴格把關的不實信息得以對外披露,導致會計信息質量不能達到相應標準。其次,信息披露違規的法律責任體系存在缺陷。違法違規行為適用于行政處罰,責任人較少因其違法行為而受到處罰或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這同信息披露違規所帶來的收益相比可謂“九牛一毛”。
  4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原因分析
  4.1上市公司缺乏自我約束機制,自愿性不足
  首先,上市公司的自我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不健全,績效考核制度不合理,使得會計人員有造假動機及機會;其次,監督管理部門沒有針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出臺相關的鼓勵政策;再次,資本市場的業余投資者本身就不具有基礎的會計知識,不能根據自身的決策需求去閱讀、理解和分析會計信息,更不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利益,從而對會計信息披露的自愿性也就不足。
  4.2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建設不完善
  從目前我國頒布的立法來看,對有關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規定很多也很具體,但對有關民事責任的規定卻少之又少,并沒有具體的操作細則和有效地法律銜接來支持,并且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在制度不協調、實施不配套以及操作靈活性上也存在眾多問題。
  4.3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執行力度不夠
  事實上,目前除了證監會對會計信息披露進行規范監管外,其他相關監督部門都有各自的監管政策,各部門的監督政策都有很大的區別,有的注重監督這個,有的注重監督那個,職責分配也一點都不明確,各個監督管理部門所要負責監督的部分劃分一點都不清楚。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違規違法行為也都沒有具體的處罰機制,政府各監督部門之間沒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監管,還有因為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不屬于強制力量,常常會遭到有些上市公司的無視。
  4.4監管機構體系尚不健全
  我國監管機構體系中,監證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證監會集中型的監管體制中還存在著一些特有的缺點,比如說集中型的監管體制對市場的反應比較遲緩,每當市場出現新信息的時候,集中型的監管體制就會很緩慢的對新信息做出反應,這樣那樣的缺點往往會削弱監管機構的監管優勢,給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阻礙了監督管理體系的發展。目前來看我國的監管機構體系尚未健全,證監會無論是在監管的范圍上,還是在監管的時效上,或是在監管的處罰力度上都還不完善。證監會的監管范圍太小,有的需要監管的地方沒有監管,監管到的地方也出現監管不到位的現象;監管的時率也不夠,監管的時間嫌少、監管的效率偏低;更重要的是監管的處罰力度太小,導致有些上市公司肆意妄為,因為他們并不懼怕所要承擔的后果。所以當務之急,我們必須擴大監管的范圍,提高監管的時效,加強監管的處罰力度,杜絕一切由于監管不到位而出現的問題。   5 規范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5.1規范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管理
  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完善會計信息內部控制制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監督,從源頭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5.2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規范會計信息披露要求
  建設科學統一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將披露要求明確化并形成制度規范,以供上市公司及監管部門使用,使會計信息披露行為有法可依,監督有條可對照。
  5.3健全監管機構體系,增強監管部門執行力
  雖然監督的滯后性不可否認,但是良好的執行力能夠盡早發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減少損失。
  參考文獻:
  [1]徐玲.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研究[M].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128-136.
  [2]邱宜干.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76-83.
  [3]蔣順才,劉雪輝,劉迎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35-38.
  [4]呂曉梅.會計信息披露管制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45-80.
  [5]張力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分析[M].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36-39.
  [6]汪煒.公司信息披露—理論與實證研究[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78-106.
  [7]田翠香.中國資本市場會計信息質量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23-57.
  [8]龍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進展評述[J].財會通訊,2013,(1):34-36.
  [9]劉娜,洪友衛.自愿性信息披露與高管薪酬關系實證研究—以深交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2,(12):60-63.
  [10]尹世芬.基于我國會計準則的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思考[J].財會通訊,2012,(11):10-12.
  [11]宋川,賴亦然.監管力度與上市公司信息違規披露實證研究—來自中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12,(11):72-74.
  [12]李嬌嬌.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構成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J].財會通訊,2012,(10):50-52.
  [13]袁建國.中國資本市場信息披露與會計規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2003.40-61.
  [14]劉秋紅.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4.14-15.
  [作者簡介] 束國輝(1982—),男,漢族,江蘇人,審計師,就職于中國藥科大學,研究方向:教育審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04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