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油田塞160單砂體劃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塞160開發以來,隨著油田開發時間的延長,油田逐漸進入中高含水期,層間、層內矛盾日益突出,后期穩產難度大。通過劃分單砂體,研究儲層潛力,實驗增產措施,分析效果、總結增產方向,為下步的油水井單砂體補孔、分注、增注、調剖等提供可行措施依據,進而提高水驅儲量動用(控制)程度,為區塊穩產提供重要支撐。
關鍵詞:中高含水期;層間矛盾;單砂體;分注;調剖
1 塞160單砂體劃分意義
安塞油田從開80年代開發初期開始,采用“標志層控制、旋回對比、不同相帶區別對待”對比方法,對地層進行由整套儲層—油層組—油層段—小層—單油層的分級描述,來滿足油田開發需求。
通過對塞160全區域1896口油水井測井資料的二次解釋和12口井取心資料的再次分析,對單砂體巖性、沉積特征、電性特征等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單油層內的沉積面主要有泥質夾層、鈣質夾層、物性夾層。同時總結塞160油水井初期改造規模,大部分油井射開程度在30%-40%,注水井60%-70%,基本在油層頂部,尤其近幾年加密油井的射開程度更低(10%-15%),綜合認為對油水井展開單砂體劃分顯得非常重要。
2 塞160單砂體劃分成果
2.1 各注水單元效果分析
通過對安塞油田塞160區塊單砂體進行劃分,選擇性實施增產性措施43口(其中2016年實施26口)。各個注水單元效果如下:東南長612、西南長612開采區實施效果較好,塞191開采區與高52實施效果最差。
2.2 單砂體補孔對區塊的貢獻
從各個區塊的貢獻值綜合分析,油水井單砂體補孔可使塞160綜合遞減降低0.41%,其中對東南長612單采區、東南裂縫區貢獻較大(使綜合遞減降低超過0.6%),共減少低產低效井31口。
3 塞160單砂體劃分的認識
3.1 塞160長611-2、長612層單砂體具有普遍可分性
通過對塞160區域573口油水井、164個注采井組進行單砂體劃分,充分認識到單砂體具有普遍可分性,塞160油藏長611-2可劃分3個單砂體、長612可劃分為2個單砂體,且長611-2-1、長611-2-2為長612的主力開發層。
3.2 注采井組普遍存在“有注無采”、“有采無注”、“無采無注”
通過排查發現,注采井組普遍存在“有注無采”、“有采無注”、“無采無注”等現象,下步將通過對13口注水井進行單砂體補孔,使29口油井達到充分動用剩余油的目的。
3.3 對單砂體吸水不均注水井,可實施單砂體增注、調剖
對安塞油田層內嚴重吸水不均的注水井,通過實施層內單砂體增注、堵水調剖等措施,改善吸水狀況,驅替剩余油。對近年99口注水井吸水剖面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共有12口需實施單砂體增注或堵水調剖,通過對王30-019、王30-018、王30-017實施措施,取得較好效果。同時對剩余油測試顯示單砂體剩余油較豐富層位,實施單砂體增注,同樣可提高注水井水驅動用程度。
3.4 對油井單砂體補孔,需重點考慮多方面影響因素
統計近年單砂體補孔,其中單井日增油≤0.5噸的有13口,平均單井日增油0.17噸,重點分析、尋找共性后得出以下四點認識:
?、傺a孔層段與水層隔層薄,壓裂易壓開水層,導致含水上升;
?、卩従鄬獑紊绑w含水較高,補孔后高含水可能性大;
?、蹎紊绑w對應注水井時間較長時,補孔后可能高含水;
?、軆映练e的原始環境,是決定對應單砂體產能的主要因素。
4 結論及方向
?、俦敬窝芯繉θ?60后期穩產提供了重要依據,通過單砂體劃分,后期可同時開展井組內油水井單向、雙向補孔,注水井單砂體增注、調剖,提高注采井組水驅動用程度和水驅控制程度,充分動用儲層內剩余油,提高采油率;
?、诤笃诳赏ㄟ^油井單砂體劃分,對潛力層進行排查,以單砂體補孔為主要手段,降低區塊綜合遞減,達到區塊穩產目的;
?、弁ㄟ^實踐表明,本研究對全區穩產提供有利作用,并成為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陳建陽等.儲層地質建模在油藏描述中的應用[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5(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