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退化區微立地條件劃分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劃分和確定微立地條件類型,是中等退化區進行植被恢復較好的宏觀控制形式,是提高植被恢復效率和經營水平的有效方法。分析退化區小流域(或小區域)水土環境和立地微立地條件,將植物生長的水分及立地條件相關聯,以期指導當地的防護林建設,構建結構有序、穩定高效的防護林體系。
關鍵詞:中等退化區;微立地;立地條件
由于防護林體系建設技術復雜,范圍廣,影響因子和條件多種多樣,盡管我國在相關領域進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但目前仍十分缺少防護林體系空間配置和結構優化技術方面的相關資料,還沒能建立因害設防的體系格局,導致生態功能發揮不夠充分,防護林體系空間布局與結構配置不合理,區域生態林業工程整體生態作用不強;此外,水土資源利用效率低,防護林建設規模與生態耗水、生態用水定量不協調,結構設計方面的決策支撐系統缺少水文與生態過程為基礎的科學支持,這些在防護林體系建設中普遍存在的技術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生態林業工程的建設。因此有必要進行微立地條件劃分,使樹種的選擇有據可依。對應劃分好的微立地類型,在森林水源涵養功能的基礎上,結合土壤環境、水分環境等進行樹種的篩選并指導防護林建設,可以加大防護林建設成果,以期帶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1立地類型的劃分方法
1.1立地類型劃分因素的選擇
以《北京市森林資源固定樣地布設與調查操作技術細則》為準,從地貌、坡向、坡度、土層厚度、土壤母質5個方面選取因子,劃分立地類型。
1.2立地類型劃分標準
將選擇因素——地貌、坡度、坡向、土層厚度和土壤母質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確定立地類型劃分標準。
2微立地類型的劃分方法
2.1劃分因素的選擇
以《北京市森林資源固定樣地布設與調查操作技術細則》為準,在立地劃分的基礎上選取坡位、坡面類型、土壤類型、土壤侵蝕程度和微地形進行分析。
2.2微立地類型劃分標準
將選擇因素——坡位、微地形、土壤類型、坡面類型和土壤侵蝕程度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確定微立地類型劃分標準。
3樹種篩選的方法
3.1演替規律的確定
樹種篩選首先要考慮當地整體的演替規律,選擇鄉土樹種。
3.2立地微立地條件
樹種篩選應該考慮立地以及微立地的因素對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長的影響。
3.3水分條件
樹種篩選必須考慮植物的存活條件。在眾多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中,水分是制約植物生長的最關鍵因素。在寧夏地區1年中,5月份是植物葉子生長,植物耗水量增大,而又缺少降雨補給的月份,是土壤含水最少的月份。所以從土壤含水量和植物需水的關系來分析,植物如果能依靠土壤里僅存的水分熬過5月份極度干旱缺水的狀況,就能在這塊地生長。所以在不考慮土面蒸發,以及假設植物根系所及范圍都能有效吸水的情況下,可以用以下方式進行計算:
如果該樹種可以在這塊地生長,那么該樹種:單木5月耗水量≤土壤單位面積可利用水量×植物根系分布面積;可得,該樹種:單木5月單位面積耗水量≤土壤單位面積可利用水量。其中,土壤單位面積可利用水量=(土壤含水率一該樹種凋萎系數)×土壤容重×土厚求得。
4立地類型劃分結果
根據立地類型劃分因素的選擇,可得到72種立地類型,在此不一一列舉,其中針對中等退化區可劃分為7種類型,如表1所示。
5微立地條件分析
?、偈|坡面的樣地,水分很難貯存,缺少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土壤和水分,植物很難存活。②陡坎由于坡度較大,很難存留住水分,土壤很容易流失,植物也很難存活。③坡中、坡下的水土條件比坡上好,植物生長會比較容易。④土壤母質比較疏松的樣地,母質中能貯存一些水分,植物根系也可以扎入土壤母質中吸收水分和養分,所以相對于母質堅硬的土壤,植物在母質疏松的土壤中更容易成活和生長。
6結論
根據立地類型、微立地類型劃分方法及樹種篩選方法的介紹,以及中等退化區立地類型劃分結果與微立地條件分析,可以得到下列3個結論。①根據地貌、坡度、坡向、土厚和母質5個立地因素,中等退化區可分為7種立地類型,分別為低緩陽中松、低斜陽薄堅、低斜陽中松、低斜陽薄松、低陡陽薄堅、低陡陽薄松、低陡陽中松。其中低陡陽薄松、低陡陽薄堅和低陡陽中松3種立地類型較為普遍。②在立地類型劃分的基礎上,再按坡位、坡面類型、土壤種類、土壤侵蝕程度、微地形5個微立地因素共可劃分為15個微立地類型。其中微立地類型低陡陽薄松一中坡土質坡面褐土原狀坡輕度土壤侵蝕樣地較為普遍。③基于樹種篩選方法的介紹,針對立地類型的劃分以及微立地條件的分析,進行樹種的合理選擇,保證適地適樹,以更好地針對不同生境進行水源涵養林建設,從而才能加大防護林建設成果,取得良好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