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資金投入的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對中職教育資金的投入是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國中職教育的資金投入主體主要為地方政府財政教育經費支出,這對于中職教育的快速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要主動制定積極政策,完善中等職業教育的投入機制;拓寬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構建合理的學生資助及生均經費機制。
關鍵詞:財政支出;中等職業教育;投入機制
一、前言
中職教育作為職教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對一線技術人才的培養和輸出,是社會人力資本儲備的重要途徑和方式。當然,發展中職教育需要財政資金的支持,以便更加快速穩定提升中職教育的實力。然而,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財政資金的支持卻面臨著投入數額不足、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學生資助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二、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現狀分析
(一)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特點
國外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各有特色,可以根據根據學校、企業和政府三者的參與力度來劃分為幾類。瑞典和法國中職教育發展特點就是政府的全面主導,德國的發展特點就是企業的高度參與,以及與管理部門政策的融合。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特點可以概括如下:首先,整個職業教育體系起步比較靠后,基礎相對薄如,對政府的依賴程度比較大,政府參與度很高并且起主導作用。接著,我國企業文化及對中職教育認識的不夠充分,對中等職業教育發發展參與度比較低。其次,我國非學校類的社會職業培訓場所的能力不足,導致大眾對于社會力量辦職教的不信任感增加。以上的特點都逐漸形成了我國目前中等職業教育資金投入以政府財政經費為主的現狀。
?。ǘ┪覈械嚷殬I教育經費投入現狀
根據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特點,可以看出中等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仍然是以政府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為主要來源,對中職教育發展起決定作用,而企業力量、社會力量來源的資金較少,對中職教育發展起輔助作用。一般情況下,個地區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直接負責中等職業教育院校的管轄,但也有少數院校直接有中央相關部門負責,在現有運行體制下,地方財政教育經費的支出擔負起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主要責任[1]。但由于各地區相關部門對中等職業教育觀念的不同、財政資金力量的不同,最終導致各省份中等職業教育財政支持力度的不同。不過,自2005年以來,各地區已經在逐漸完善中等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機制,初步形成政府主導、多渠道融資、受教育者合理分擔的現有狀況。
三、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ㄒ唬┲械嚷殬I教育經費投入相對偏低
中等教育的經費投入相比于普通高中來說是比較低的,而且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生均比例是在下降的,盡管總數額在逐年上升。另外,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技術型人才培養基地,對教學過程的硬件設施要求要更高一些,這無疑增加了教學成本,如果經費不足,肯定會影響相關教學環節的質量,從而影響技術人才的輸出質量。長久下去,對于中等職業教育的良性循環發展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ǘ┲械嚷殬I教育經費投入的保障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中央政府、省市相關部門對中等職業教育財政經費支持有限,各地區縣級單位的財政教育經費是發展我國中等職業教育事業的主要經費來源及經費保障。不過,由于各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觀念不同、經濟實力不同導致有些地區的保障性中職經費支出并不能滿足需求,這種保障性投入機制也不夠完善。而且,中等職業教育的投入成本要高于普通教育,導致很多經濟實力不足的縣級財政部門力不從心。
?。ㄈ┲械嚷殬I教育經費投入渠道現狀
目前地方財政的中等職業教育經費并不能完全滿足中等職業教育院校的需求,面對這一現狀,應該拓寬經費來源機制,多渠道吸引社會力量資金,共同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但是依靠企業力量投入、民間籌資、社會力量捐贈等方式的投入機制目前并不完善,也夠穩固。總而言之,針對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多渠道投入機制目前還有很大上升和發展空間,需要我們相關責任部門能夠重視起來,并逐漸完善多渠道的投入機制。
四、完善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機制的對策
?。ㄒ唬嫿ㄖ械嚷殬I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
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育具有綜合素質且具有相應技術能力的人才,這些一線崗位的技術型人才對于社會經濟發展起著很大作用。因此,各地區相關部門要對中等職業有充分的認識,對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關鍵問題,即財政性的經費支出體系應該考慮周全,提出并落實一些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保障機制,而且中央政府要起到宏觀調控的職責,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實力,配備相應的保障資金及政策的支持,從而避免因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不足,而影響全局中等職業教育的培育質量。
?。ǘ┩晟浦械嚷殬I教育經費的合理分擔機制
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應該促使社會、企業、行業及受教育者共同發揮各自的力量[2],從而形成一種的合理的分擔機制效果。在新時代背景要求下,若想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實力,應該在地方財政支出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上,使得各方利益主體發揮各自力量,承擔一部分資金投入的責任。而且,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并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相關利益主體承擔也合情合理,而且投資中等職業教育除了有很有的社會效應,也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如學生個體可以獲得高質量的中職教育,從而令企業可以獲得自己滿意的員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生產效率的提高反過來又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實力。因此,有效的中等職業教育經費分擔機制,將實現利益相關體的共贏。
?。ㄈ┲贫ú⑼晟粕涃M及學生資助制度體系
改善中職院校的硬件設施,提升中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最終都會促進到中等職業教育受教育者的質量。所以,為了吸引更多更優質的生源,相關部門除了在中等職業教育財政支出的保障經費之外,還應該考慮制定學生的資助體系以及完善生均經費政策。相關責任部門應該通過發放助學金、提供定崗實習機會、設立獎學金等途徑完善中等職業教育的資助政策,吸引更多優質生源進入中等職業教育院校,從而相應的提升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永輝,沈紅.中職教育免費與地方財政投入保障能力[J].教育發展研究,2011 (5) :42-48.
[2]何漩,李玲.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5 C6) :8-10
基金項目:江西省研究生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YC2017-X14);江西青馬工程資助項目(編號:18QM77)。
作者簡介:李建國(1992—),男,河北邯鄲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經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