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策略的幾點思考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與地位不可忽視,所以中等職業學校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及時變革中等職業教育中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就業時更富有優勢。本文提出了幾點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教學 改革策略
  近年來,國家正在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所以中等職業學校應在這種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大背景下,努力創新教學策略,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一、先進理念指引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培養與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能相適應,且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服務于生產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達成此目標,中等職業教育院校先要創新理念,再以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引具體的教學活動,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理念予以創新:第一,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更愿意任用較高能力的人才來提升企業競爭力,而傳統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常常以傳授知識為重心,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步入社會后,難以適應崗位的需求,對此,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理念要有所改變,以能力為本位,注重培養技能型人才;[1]第二,教學型向活動型轉變。以往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以學科內容講授為主,沒有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若轉化為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教師更容易針對學生的個性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三,理論型向操作型轉變。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門技術,所以只有理論教學而沒有實際操作指導的傳統教學方式,不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要確立實踐操作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
  二、優化課程設計
  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應以就業為目標,面向應用與市場,優化課程設計,以課程的實用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在課程學時方面,要注意減少普通課課時,增加專業課課時;[2]減少理論課課時,增加操作課課時等。又例如在課程內容方面,普通文化課要具有職業性、生活性、應用性,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專業課則要突出基礎性與適應性,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從業能力。
  三、創新教學方法
  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不可缺少教學方法的改革,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可參考以下幾點教學方法:第一,情境渲染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積極地與學生交流溝通,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一種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于學習;[3]第二,實踐教學法。此種教學方法需要教師“放權”,讓學生在參與教師組織的角色扮演、游戲等活動中,提高綜合素質;第三,任務驅動法。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設計教學任務,將學生引入生疑之門,使學生在解疑之中,培養思維能力,提高自主學習水平;第四,活動教學法。教師在教學中還可通過實驗法、參觀法等,讓學生從課堂走向實訓基地、工廠,在實際感知中增強對知識的體會;第五,合作探究法。社會是人與人的社會,學生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都需要學會如何與人交流、如何與人合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可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從個體走向群體,學會表達與聆聽,使學習與能力同步發展。
  四、豐富教學手段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中,粉筆與黑板還占據著教學手段的大片江山,但是這種簡單的教學手段往往難以將復雜的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學生學不懂,自然也就愈加不感興趣,所以教師會感覺自己的教學工作越來越難做。為改變這種現象,教師應當豐富教學手段,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這種集文本、圖片、聲音、顏色于一體的教學手段,讓解剖課、口腔課變得直觀、生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這些深奧難懂的知識,能學的輕松。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應用互聯網平臺與應用軟件等手段輔助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五、科學評價激勵
  傳統課堂的評價活動比較片面,往往是“領導評價教師、教師評價學生”,這種行為是將評價的目的放在了裁判上,[4]而非引導與促進,所以要重新建立教學評價體系,使評價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的發展。如對教師進行評價活動時,可以督導組、學生、領導為主體,從教學過程、教學管理、所教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使教師能及時調整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不足,加以改進,更好的指導學生的發展;[5]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活動時,一是要以家長、教師、社會為主體,對學生的知識、態度、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要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其在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的過程中,調整自我、激勵自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力求上進。
  結語
  總之,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要以社會需求為根據,結合學校師資力量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才能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水福,曾志福.新視角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實踐與思考[J].華夏教師,2018(04):11-12.
  [2]王啊靜,馬倩.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效率提升策略探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6(14):162+172.
  [3]周如俊.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策略“轉軌”綜述[J].江蘇教育,2016(16):21-25.
  [4]周如俊.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轉軌”策略——基于“中國制造2025”視域[J].職教論壇,2016(10):26-32.
  [5]陶淑霞,杜海然,郭淳.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2,17(04):52-56+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4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