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創新職業教育體系 提升職業教育內涵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建設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是當前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熱點?,F代職業教育體系特征包括開放創新性、多元融合性、動態適應性、系統協調性和服務人本性五個方面。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正確處理好職業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中職與高職、學校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職業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等關系。
  [關鍵詞]職業教育 內涵 區域合作
  一、關于職業教育體系構建
  首先確立多樣化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策略、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本科教育試點工作、擴大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比例以及確立第四級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其次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須具有主動適應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連續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溝通其他教育體系、整合中西方優秀文化等功能,并提出了專科與本科銜接的專本一體化模式。第三從我國職業教育的歷史沿革、職業流變及勞動力市場需求、教育政策、職業教育理論等角度論證了發展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對于調整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的積極意義。此外,還從職業教育學習者需求角度,明確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合作試辦本科層次高職教育的合理性。
  選擇部分與相關產業結合緊密的專業進行專業升本試點,以及做好中高職一體化,試辦五年制高職學院。高職院校在當前形勢下升本,在生源問題影響整體教育的背景下,職業教育首先需要考慮的應該是內涵發展問題。中國已經有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更應該考慮職業教育當前為什么沒地位,以后應該如何更好發展。對于現代職教體系構建問題,應從四個方面考慮,一是職業教育體系內部的關系問題,即縱向是否完整,上下能否銜接;二是職教體系同其他教育類別的關系,能否“跨”、怎么“跨”;三是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關系,如何溝通和銜接;四是職業教育同政治、經濟、社會外部的關系、即如何跨界,主要考慮適應性的問題。此外,還有我們就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動因等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考。
  二、關于職業教育區域合作
  當前,職業教育在區域間、學校間和區域內存在著諸多非均衡現象,因而加強職業教育區域合作研究成為此次會議的重要主題。借鑒歐盟職業教育“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兼顧社會和諧”的目標,對中國目前處于淺層的合作招生或就業為主的合作模式進行深化,從政策上建議“高位對待,納入體系;目標具體,推進有序;市場調節,多方合作;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在新的歷史條件卞,要實現合作發展,必須營造有利于職業教育合作發展的政策框架,完善教育專門機構的對口交流機制,建立職業教育信息共享平臺,推進信息資源共享,為職業教育區域合作提供經費保障。
  職業教育在合作的內容、深度、目標上都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不是僅局限在招生合作階段。對此,有學者指出,合作更重要的是師資及內部管理,這也是今后區域合作的轉型方向。要有效合作,必須著力轉變區域教師的理念。
  三、關于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創新
  要增強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對于新型發展方式的能力,通過新的管理方式增進多方利益相關方的伙伴關系,職業教育不僅要做到順應要求,還應做到創新。在后擴招時代,職業教育發展出現了高流失率、師資缺口巨大、生均辦學條件嚴重不足、面臨“升學”與“就業”兩個矛盾等問題與挑戰。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必須科學定位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改善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建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監控和評估機制、促進中等職業教育功能轉型。研究發現,近10年全國中職教育生均支出水平的絕對差距在不斷擴大,但資源分配相對性公平程度在增加;中職教育生均支出水平的局部差距依然存在,但都在向好的方向轉變,且比同期高等教育的轉變效果明顯;中職教育財政體制中立性程度有所增強,但教育支出與地方經濟發展程度的相關性依然在增加,中職教育支出仍較大程度依賴地方經濟發展和地方公共財政能力。
  四、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養
  以入學公平、基礎條件、核心發展、保障支撐和質量效益五個維度為分析框架,得出了對中國職業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啟示的八點結論。以“定位、融合、協作”為關鍵詞解讀了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職業教育無論在職業學校實踐層面,還是作為學術學科的理論層面,都存在著定位之困、融合之難、協作之乏的問題。解決之道就是協作,包括各領域研究、實踐人員、管理人員的合作,積極吸收普通教育學領域及其他各領域的研究成果等。研究認為,2010年度區域、研究生培養機構學術影響力相對穩定,研究生學術影響力取得一定發展,統計源期刊學術影響力變化較大,存在博士生、碩士生學術影響力差距擴大,研究熱點缺乏新意等現象。職業教育科研必須做到“上天入地、強體惠民”,“上天”即為教育行政決策服務;“入地”即為基層教學改革實踐服務;“強體”即為繁榮教育科學研究服務;“惠民”即為社會大眾終身學習服務。同時科研與行政間應該“有距離的親和”,專業建設的“六度”調適,職業教育科研隊伍建設要“少一些工業式的復制、多一些農業式的培育”等。
  未來職業教育學科要想更好地發展,必須做到:學科再生產、知識再生產和人的再生產”,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學生還必須具有撰寫公文文本和學術文本的兩個能力,增強自身素質,努力實現全面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2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