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輕化工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研究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機制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高等院校在辦學過程中,嘗試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充分發揮資源的價值,切實提高輕化工實驗設備資源的利用率,有效彌補當前高校在輕化工實訓設備方面不足,減少高等教學教育經費的開支,有效提升高校輕化工教育教學水平。因此對于輕化工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研究與實踐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輕化工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的實踐意義,其次介紹了輕化工實驗實訓基地資源共享機制思路框架的形成,再次介紹了輕化工實訓基地資源共享模式的研究,最后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輕化工;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
  1 輕化工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的實踐意義
  1.1 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是輕化工專業的需要
  對于輕化工類專業來說,該專業具有更強的職業性。不管是高等院校還是高職院校,在對輕化工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根據該專業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實驗實訓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接觸實際工作崗位,在實踐的過程中鍛煉其技術能力、專業能力。進行實驗實訓和進行理論學習并不沖突,兩者相輔相成 相得益彰。除此之外,對輕化工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素質培養,也是該職業今后的工作需求。
  1.2 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是學生就業的需要
  隨著高校教學體制改革,大學招生數量的擴招,大學生已經從過去的精英教育轉變成為大眾教育。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讓高校畢業后所面臨的市場競爭不斷提升。在這樣的情形下,高校輕化工 專業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由于輕化工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單純的理論學習并不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企業需求與高校培養模式之間的脫節,導致企業缺人但是高校輕化工 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直存在。通過進行實際調查發現,高校培養的人才方式遠遠不能達到企業的實際需求,共給與需求之間的脫節,是造成企業缺人的重要原因。
  1.3 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是職業崗位的需要
  輕化工類相關專業屬于工程類專業,該種專業背景下學生的就業崗位就是企業的生產研發部門,輕化工類學生主要就業部門就是生產部門和研發部門。這些部門對于人員動手操作能力要求相對較高。近年來,高校在輕化工類人才培養 方面存在重理論請實踐的問題,若不能想辦法縮小兩者需求之間的差距,將會讓輕化工類學生在畢業后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2 輕化工實驗實訓基地資源 共享 機制思路框架的形成
  2.1 校內實訓基地使用存在諸多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家在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教育中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大。雖然國家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中投入了諸多資源,但是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平均分配到每個學校的資源遠不能滿足輕化工類專業教育教學的需求。一些高校雖然建立了校內實訓基地,但是在國家的資金大部分投入到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中去了。高校在運營校內實訓基地過程中同樣需要耗費大量的經費。一些高校不愿意去運營校內實訓基地,因為這本身就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再加上高校教育教學理念比較傳統,素來重視理論方面的教學,忽視實踐教學。因此,校內實訓基地在運營過程中普遍存在機器設備利用率不高的哦問題。實訓設備的限制,不僅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還會形成設備的損壞。
  2.2 企業勞動力技能提升面臨諸多障礙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未來企業對于人才需求質量不斷提升,已經從過去的一專一能向一專多能的方向轉變。在該過程中,對于人才動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些畢業后單純掌握理論知識,而不具備動手操作能力的輕化工類相關專業的學生,顯然無法在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另外,隨著企業的不斷轉型升級,企業的生產線也不斷更新換代。閑置的機器設備在今后的生產中多數不能被重新利用,因此企業也需要對替換下來的機器設備進行處理。若不能實現對閑置機器設備的處理,企業的今后也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2.3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
  隨著企業產業結構不斷轉型 升級,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對于人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和高等院校在對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調整過去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能夠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學校也應該充分利用好校內的實訓設備,同時為學生正確更多能夠去優質輕化工類企業實習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也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人力資源,同時也能夠為企業發展解決機器設備的限制問題。校企合作是今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培養趨勢,高校和企業應該共同面臨實訓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爭取能夠在學生培養方面實現共贏。
  3 輕化工實訓基地資源共享模式初探
  3.1 校企深度合作,實現資源互補
  對于高校來說,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需要依照社會對于輕化工類專業的相關需求去調整自己的人才培養方式,做到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培養人才。在于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高校為了搭建穩定的合作關系,可以嘗試與優質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同時還能夠將企業實際需求以及企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相關理論經驗,引導到高校課堂教學過程中區。這種校企合作的方式,能推進輕化工類專業的課程改革,也能夠為培養全面的綜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邀請企業參與校內實訓室建設規劃和項目開發中來,并且在制定相關考核標準的實施充分聽取企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企業能夠為學校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提供相應的機器設備,這不僅能夠幫助高校節省大量的費用,還能夠為企業解決限制機器設備的處理問題。同時還能夠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對接,幫助高校更好的調整人才的培養方案,讓高校輕化工類專業的學生能夠適應社會需求,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較強的競爭力。   3.2 完善實訓基地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高校在搭建實驗實訓基地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實現更多的信息共享,應該嘗試優化高校實訓基地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實驗實訓基地搭建完成后,應該做好相關信息的搜集工作。將實驗實訓機器設備的相關參數、相應功能、運行狀況、所屬管理部門、管理人員等相關情況進行采集,并且通過網絡公開的方式,讓高校的廣大師生能夠了解高校輕化工類實驗實訓基地的基本情況,并且能夠對該實驗實訓基地的運行狀況進行有效監督。
  3.3 構建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對于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輕化工類專業來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建立實驗實訓設備的共享和使用機制,確保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能夠真正得以落實。對于高職院校來說 可以嘗試與企業之間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能夠保證企業和學校之間能夠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還能夠讓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與企業生產加工的無縫對接,能夠實現先進資源和先進技術的互通有無,充分利用企業當先已有的先進技術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這對于提升高校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在搭建完輕化工實驗實訓基地后還需要高校能夠建立良好的環境氛圍。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機器設備,并且在班集體中建立勇于嘗試、勇敢創新的精神,徹底打破輕化工類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切實提升高等院校輕化工類相關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4 結語
  輕化工類實驗實訓基地資源共享機制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學校、社會、企業共同發揮作用。該機制的構建,對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充分發揮實驗實訓基地的價值也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高校來說應該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勇于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充分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嘗試探索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與企業搭建穩定的合作關系。這對于提升輕化工類專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丁烈云.順應新型工業化道路,主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17(1):31-33.
  作者簡介:
  吳國源(1989- ),男,漢族;籍貫:廣東茂名,本科學歷,實驗員,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包裝印刷方向。
  董向歡(1981- ),男,漢族;籍貫:廣東省高州市,本科學歷,科員,助教,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
  課題名稱:輕化工實驗實訓資源共享機制研究與實踐(KJJZ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5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