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茶葉實訓基地建設實踐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多年建設,建成了“從茶園到茶杯”全產業鏈的茶葉綜合生產性實訓基地。通過建設,該實訓基地條件極大改善,生產性實訓初步實現,師資水平顯著增強,學生實踐技能水平顯著提升,實訓基地技術服務與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成為區域范圍內重要的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基地,但該基地在運行機制、校企合作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下一步將重點探索實訓基地 “校中廠”運行機制,把茶葉實訓基地打造成區域范圍內重要的德藝雙馨“茶匠”培養基地。
關鍵詞 茶葉;實訓基地;運行機制;校企合作;社會服務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3.019
為了更好地滿足和適應實踐教學的需求,適應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需要,保證人才培養的規格,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在茶葉專業建設了“從茶園到茶杯”全產業鏈的茶葉綜合生產性實訓基地。通過多年建設,該基地取得一定成效。
1 茶葉實訓基地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高職院校建設實訓基地主要采用校外基地與校內基地相結合的方式,校外基地主要依托合作企業,以開展工學交替、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為主,校內基地主要依托校內實訓室,以訓練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為主[1]。
校外實習實訓為企業帶來諸多不便。茶葉專業的校外實習一般安排在第4學期和最后1個學年,即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在校外實習過程中,為了使實習學生快速熟悉并投入工作,企業一般先進行短期的培訓,然后將學生劃分到各個部門,采用邊工作邊培訓、老帶新等方式將實習學生帶入具體的工作中。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要提前安排好實習生的食宿,要準備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培訓,同時要及時處理實習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等,這些都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另外,實習生在熟悉工作之后,由于實習期的原因會離開企業,這對實習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校內實訓難以模擬真實工作環境[2]。茶葉專業學生在校內實訓主要包括無公害茶園管理、茶葉加工、茶葉品質管理、茶葉企業管理、茶藝、茶葉貿易等項目。在實訓過程中,從認知、示范到練習,主要以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缺乏實際工作場景的訓練,容易造成學生應變能力差等問題。
可見,彌補這些缺陷最好的方法就是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作為銜接校內和校外實習的橋梁,開展生產性實訓可以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此外,開展生產性實訓可以提高學生頂崗實習的適應性,縮短企業對實習生的崗位培訓時間,減少企業的人資費用,為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3]。
2 茶葉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內容
2.1 建設方案制訂方面
貫徹《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四川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川教函〔2016〕429號)、《四川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四川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總體實施方案〉任務(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川教廳辦函〔2016〕78號)等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制訂“從茶園到茶杯”全產業鏈的茶葉綜合生產性實訓基地的設備投入方案。面向學校,面向區域,面向行業,力爭建設成為適應人才培養、職業培訓需要的資源共享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2.2 運行機制完善方面
成立以院領導、茶葉行業專家、企業技術專家和專業骨干教師共同組成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指導委員會,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的行業專家聘請制度、外聘教師評聘制度、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考核制度等。完善工學結合的管理辦法,構建實習及頂崗實習的管理體系與產學研合作管理辦法等。
2.3 實踐教學項目建設方面
根據專業培養中對學生能力目標的培養,將課程體系中含有的職業技能部分(包括技術工藝、技術規范、操作流程、操作技巧等)的內容提煉出來,按照實驗、實訓、實習歸類,設置專項實訓、綜合實訓、頂崗實習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開發出源于企業真實生產任務的實訓項目,并在生產性實訓基地中開展實訓。
2.4 “雙師”師資隊伍建設方面
以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核心,通過培、訓、煉等措施,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實訓指導教師與培訓教師隊伍。制訂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實訓指導教師與培訓教師管理制度,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有效利用。
2.5 社會服務能力建設方面
充分發揮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社會服務功能,面向企業、行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術攻關,服務于企業的轉型與技術升級。
3 茶葉實訓基地建設取得的成效
3.1 實訓基地條件極大改善,生產性實訓初步實現
通過3年建設,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基本建成了“從茶園到茶杯”全產業鏈的茶葉綜合生產性實訓基地,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成能滿足實踐教學所需的校內實訓茶園。建成校內茶園0.13 hm2,引種福選9號、福鼎大白茶、名山131等茶樹品種9個,引導學生開展茶園開墾、茶園施肥、茶樹種植、茶樹修剪、茶園耕作與鋤草等實踐活動。茶葉專業《無公害茶園管理技術》《植物生長環境》《茶學概論》等課程實踐環節完全按照生產實際進行,為面向學生開展茶園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2)建成能滿足實踐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的校內實訓茶廠。投入資金近150萬元,采購了茶葉滾筒殺青機、揉捻機、茶葉烘干機、色選機等各型初精制設備70余臺套,學生在校內可按照各類茶葉加工規程,開展茶葉初精制實訓。近3年來,茶葉專業的《茶葉加工技術》《茶葉機械與設備》等課程均在校內實訓茶廠完成,實訓內容開出率達100%。 3)建成能滿足實踐教學、技術服務的茶葉質量管理實訓室。共建成茶葉生物化學、茶葉檢驗、茶葉審評等實訓室3個,可按照SC(食品生產許可)要求開展茶葉質量檢驗工作,滿足《分析化學實驗技術》《茶葉營養與色香味化學》《茶葉審評與檢驗技術》等課程的實訓,并開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
4)建成能滿足實踐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的茶藝茶文化傳播實訓室。建成基礎茶藝實訓室1個和綜合茶藝實訓室1個,滿足《商務禮儀》《茶文化傳播》《茶藝館經營管理實務》等課程的實訓。
3.2 師資水平顯著增強,學生實踐技能水平顯著提升
通過采取培、訓、煉等措施,大大提升了實訓基地師資隊伍水平。組織專任教師6人次參加中國-東盟國際教育交流周等活動,培育教師的職業教育理念;組織教師近18人次參加國際(宜賓)茶業年會、中國茶業科技年會、高校茶學學科組會議等,了解當前茶業發展前沿;安排3位教師到企業開展頂崗鍛煉,引入企業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通過上述措施,近3年來,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取得顯著成效。專任教師中,7人次獲得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3人次獲得宜賓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人獲得宜賓市突出貢獻技師稱號,1人獲得“四川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茶藝競賽項目三等獎。
學生實踐技能水平顯著提高。近年來,共有40余名學生參加院級手工制茶、評茶技能大賽,取得優秀成績。8人次參加宜賓市茶藝職業技能大賽,獲得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3人次參加“四川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獲得茶藝競賽項目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3人次完成創業,開辦企業1家。
3.3 實訓基地技術服務與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自立項建設以來,實訓基地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項(其中省級3項、市級3項、院級4項),發表各類研究論文近20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項,完成1項宜賓市級科技成果鑒定,獲得宜賓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科研實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實訓基地充分發揮基地的技術服務功能。近年來,共計承擔宜賓市農民工職業技能大賽1項,并承擔第一屆和第二屆“四川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宜賓賽區選拔賽以及選手集訓工作。完成中高級評茶員、茶藝師職業資格鑒定近300人。同時,充分發揮基地的“智庫”作用,為雷波縣編制《雷波縣茶產業扶貧發展規劃(2017—2021)》,順利通過雷波縣政府驗收,并在雷波縣茶區實施。
實訓基地不斷開展社會培訓工作,助力區域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近年來,共計為宜賓市農業局培訓基層農技人員、貧困村扶貧技術人員等近3 000人次,為高縣、筠連、敘州、江安、南溪等區縣培訓茶業方面的新型職業農民近1 000人次,成為區域范圍內重要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基地。
4 茶葉實訓基地建設待完善的方面與下一步打算
4.1 待完善的方面
盡管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茶葉綜合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以下問題需要解決。
4.1.1 實訓基地相關運行機制有待建設
實訓基地目前是在學院實訓中心統一管理下運行,而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建成“校中廠”類型的實訓基地,則其相關的運行機制還需進一步建設、完善,確保基地符合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要求。
4.1.2 基地具備生產性,但離生產尚有距離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建成了基于“從茶園到茶杯”茶產業鏈的茶葉綜合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的實訓設備具備生產性。在正常情況下,實訓茶廠具備年產5 000 kg干茶的產能,但目前受相關制度的限制,無法完全開展生產工作。為此,還需理順管理制度。
4.1.3 校企合作育人進展相對較緩
根據實訓基地的建設規劃,擬建成校企共建的實訓基地,但目前尚未明確企業與學校的相關責任和義務。茶葉專業校企合作育人以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為主要手段和措施,而依托該實訓基地的校企合作育人進展相對緩慢。
4.2 下一步打算
進一步完善實訓基地相關運行機制的建設工作,理順管理制度,突破校企合作育人的瓶頸,形成有特色的“校中廠”運行機制。不斷提升實訓基地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能,努力提升技術服務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就業質量,形成區域范圍內重要的德藝雙馨“茶匠”培養基地。
參考文獻:
[1] 張小華,臧大存.農業高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與運行管理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4(4):132-135.
[2] 周勁松.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功能定位及實現途徑[J].中國電力教育,2009(16):107-109.
[3] 徐薇.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功能實現途徑探索——以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6(6):15-17.
?。ㄘ熑尉庉嫞壕赐⑻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2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