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器械維護與保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業器械的更新換代速度明顯加快。但是,我國農業器械仍處于一種老舊并存的尷尬狀態,老化農業器械問題不斷凸顯,問題指數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因此,充分挖掘農業器械的使用潛能、提升農業器械的使用壽命,是保證農業正常發展、播種收獲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基于此,對農業器械的維修保障進行具體研究。
關鍵詞 農業器械;保養;維護
中圖分類號:S220.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73
十八大以來,我國從地方到中央政府都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開展,出臺了多種支農、惠農政策,增加了農業器械的生產投入。農業器械不僅能減輕農民勞作,更能使農民發家致富[1]。根據調查統計,目前我國很多農業器械都經歷過兩次及以上的大修,老化、銹蝕情況較為普遍。發動機部件磨損嚴重、工作部件異常,是農業器械老化的通病。針對這些農業器械的“通病”,需要具體判斷,具體“下藥”。
1 農業器械維修中存在的問題
1.1 部件磨損嚴重
在我國,很多農業器械部件由于工作年限較長,工作壓力和使用頻率較高,導致部件磨損相對嚴重。因為農業器械的整體構造相對于其他器械零件來說,配合度要求相對較高,部件與部件之間的縫隙擴大會使得農業器械的配合程度達不到理論要求,間隙結合面極易產生磨損[2]。另外,隨著各種大修的進行,拆裝必然會使得農業器械的部件與導管之間出現松緊不一的狀況,二次配合程度或者是三次配合程度遠遠達不到第一次的配合精度。此外,發動機、搖臂、剎車盤等的磨損較為嚴重。
1.2 金屬老化
每一個金屬部件都有其對應的使用年限,但農業器械的任務出行、高強度收割、播種等活動會不斷催進金屬老化,因此金屬的疲勞極限可能會提前到達,即金屬老化的速度比理論值快。同時,一些塑料構成的“軟組織”也會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損壞和老化,如導線、油罐、油管等。
1.3 銹蝕
我國的農業器械大多是由金屬制成的,無論是發動機、部件還是外殼,基本都是由各種金屬材質組成。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這些部件有一些暴露在外部空間中,容易出現銹蝕現象。很多老化的農業器械表面都鍍上銅或者鋅,目的是防止各種腐蝕因素進入農業器械內部,對內部部件造成嚴重腐蝕。內部一旦被腐蝕,其精度達不到理論要求,容易發生事故。
1.4 裂紋
農業器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普通器械,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的作用力。這種力會作用于農業器械的各個部件上,因此部件的金屬強度直接決定了其抗壓程度和能夠承受的彎曲程度。很多金屬一旦彎曲過度就會出現裂紋,這種裂紋會不斷擴大,并影響到部件與部件之間的配合,稱為金屬疲勞。農業器械的受力部件在多次任務后產生金屬疲勞是十分危險的,因為金屬一旦達到疲勞力度就會出現斷裂。特別是農業器械的壓氣機、渦輪、軸承等高溫工作部件,極易產生金屬疲勞。
1.5 農民缺少維修技能和維修知識
目前,我國農業工作者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很多農民并不具備農業器械的使用技能和維修技能。調查統計,僅有16%的農民達到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時候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器械使用和維修培訓,給器械的正常使用帶來了一定隱患。同時,農村地區缺乏專業的維修人員和維修崗位,很多農民購買農用器械出現故障后無法判斷具體故障問題,只能進行二次購買或者花重金修理,給農民帶來了極大負擔。此外,對于老化的農業器械很多農民并沒有出售或者置換意識,給農民的工作安全帶來了隱患,也不利于農業器械的更新。
2 農業器械壽命后期的維修保障對策
2.1 檢查面適當擴大
在農業器械的使用壽命后期應擴大維修檢測面,不應局限于手冊規定檢測,可以在一定周期內適當進行內部檢查,如加強發動機的管道、部件裝置等強度檢查,同時對容易產生金屬疲勞的部件進行重點檢查,特別是對各種導線、油管進行重點檢查。檢查間隔時間一定不能太長,最長不能超過3個月。另外,應及時記錄每次檢查的相關意見,保障農業器械的下次檢修能夠做到重點部位重點檢修。
2.2 控制老化農業器械的使用頻率
對于到達使用壽命后期的農業器械,要注重其工作間隔時間,適當減少其使用頻率。因為使用頻率高意味著農業器械的影響因素不斷擴大,各個部件的疲勞壽命并不是呈現一定指數上升的,因此無法判斷每個部件的疲勞狀況。適當減少農業器械連續工作的時間,能夠使得各個部件的動力負荷、熱負荷相對較少,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另外,在進行農業任務時一定要考慮當地農業器械的現存數量狀況,做好合理的使用規劃。
2.3 加強部件的傷檢
可以利用各種現代化檢測儀器對農業器械部件進行傷檢,加強對農業器械的金屬老化現象、銹蝕現象的檢查,加強對高熱能工作環境下部件的重點檢查。從各個細節進行合理檢查:1)對加油的各個步驟進行檢查,防止油液污染,重點對油車、油槍、油濾等各個環節進行檢查;2)做好各個部件的防水工作,檢查防水層,防水設備是否到位,雨后的農業器械是否能夠做好及時的通風和晾曬工作[3]。為防止危險故障的出現,要檢驗其關鍵系統的可靠性和對突發性狀況的預防性,保證可以在一周內進行至少2次的突發性狀況檢查。
2.4 加強總結,進行規律性檢查
對于各老化農業器械要做好規律性總結,開展預防性維護工作。通過數據分析,對老化農業器械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定期排除計劃。對每個農業器械進行性能普查和質量鑒定,從器械廠區和修理廠挑選骨干員工,進行老化農業器械的評測檢查工作,認真總結農業器械容易出現的故障,制定與之相應的維修管理措施。
2.5 提高維修人員的素質和工作質量
農業器械維修人員的素質是保證農業器械良好使用的重要前提。如果維修人員沒有過硬的操作技能和維修技巧,那么在維修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維修誤差而導致事故。另外,應避免出現輕視老舊農業器械維修的思想,應針對各個農業生產機型提出與之相應的對策和方針。處于使用壽命后期的農業器械維修保障工作相對于新機更為重要,任何裝備的檢測和檢修工作都不容許出現絲毫偏差。作為農業器械的專業維修人員,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維修素養,不斷探討和解決各種老化農業器械的問題,積累維修經驗,確保壽命后期農業器械發揮其最大效益[4]。 3 農業器械的保養
為了保障農業器械的正常使用和維護,進行適當的保養十分必要。因為部分農業器械使用的時間并不長,只是季度性使用,因此需要注重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防止使用時出現故障。
3.1 定期擦拭
部分地區在春季或者冬季較為濕潤,農業器械表面容易出現霧氣或者水汽,會腐蝕器械表面層,給農業器械帶來一定損害。因此,在農業器械閑置的時候,可以定期進行擦拭和啟動調試,減輕水的侵蝕作用。此外,可以將一些廢棄布料包裹在器械外層,吸收器械表面的水汽,防止出現氧化。
3.2 定期更換
農民大都相對節儉,不愿意進行定期更換和置辦農用器械,不利于器械的正常使用,還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而,應該對每類農業器械進行一定的使用年限界定,一旦到達年限,可以向政府申請進行器械更新補償。這樣不僅能促進農業器械的發展,也可以保證農業器械的使用安全[5]。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可以對農業器械置換給予一定的補貼政策,讓每個農民都有能力換上新的機器。
3.3 設定檢測場所
農業器械的檢測場所可以設置為村大隊、村委會,專門在農忙時節進行特定的義務檢測和維修工作,確保農民在開工前能夠使用符合標準的農業器械,從而保障農業生產活動的安全。同時,對部分出現故障的器械進行適當維修檢測,并將維修價格透明化,盡量減輕農民的負擔。大型農業器械可以由村委會統一購買置辦,這樣不僅可以節約農民的器械使用成本,還可以健全農業器械化服務保障體系。
4 結語
農業器械是農業生產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隨著農業機械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業器械走進農村普通百姓家庭。農村地區農業器械的使用、推廣、維修和保養工作,逐步成為惠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做好農業器械的維護和保養工作,推動農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裕山.蒼南縣農機維修行業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4):29.
[2] 常國平.淺談農業器械維修保養與存在的問題[J].農業與技術,2012,32(7):172.
[3] 楊金磚,李國民,姜明海.農業器械維修存在的問題及保養措施[J].時代農機,2013(5):150-151.
[4] 王剛,洪雷.農技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2(4):20.
[5] 蘇杰,顏世祥.專業合作社農機具保管、保養、維修問題與對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5(12):76-78.
?。ㄘ熑尉庉嫞簞㈥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