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生代農民工的可持續職業能力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當前的人力資源中新生代農民工占有極大的比例,然而這一塊并沒有有效的利用,并且還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可持續職業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新生代農民工更好地與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相穩和,助推社會的發展,同時解決有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江蘇省新生代農民工的可持續就業能力培養是一個綜合的問題,它也需要調集各方的資源,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 ;可持續職業能力;共同作用;政府;企業;教育培訓機構;引導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專項課題:產業轉型視閾下江蘇新生代農民工的可持續職業能力培養機制研究(編號:C-b/2018/03/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什么是新生代農民工?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擁有農村戶口,卻在城市工作的80后、90后人群。他們與普通的農民工相比較具有學歷較高,對新事物學習能力較強等特點。他們更適應于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就現階段而言他們已經成為新城鎮建設、發展和升級的主流群體。
一、現階段江蘇省新生代農民工存在的問題
農民工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之間產業結構差距過大,農民工就業需求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新生代農民工是農民工在現階段社會中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擺脫不了農民工面臨的一些問題,當然新生代農民工也有自己的特殊問題。新生代農民工來自于農村,在離家較遠的城市就業,這一群體游離在城市和農村之間,需要足夠的社會保障,是缺乏安全感的一個群體。這也反映出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子女入學問題、薪資標準過低、住宿問題、社會尊重問題等。新生代農民工比較上一代農民工而言多了一些人性化的訴求,他們需要更多的社會認可,需要一份自己認可并可持續的職業。他們追求的是如何在實現自己更大的價值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收益。相對于老一代農民工而言更具有競爭力,更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更需要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江蘇省是全國的教育大省,擁有完整發達的教育體系,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擁有極大的資源,有能力去改變江蘇省新生代農民工的現狀。
二、培養新生代江蘇省農民工可持續職業能力打破現狀
1.政府發揮統領、協調、扶持的作用
江蘇省新生代農民工可持續職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政府,企業,社會,教育培訓機構,農民工個人的共同作用。政府在其中這幾個要素中起協調,保障的作用,這是新形勢下政府面臨的新考驗。協調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企業的職業需要和農民工的就業選擇,社會思想潮流和農民工的心理需求,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方向和企業的職業需求,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方向和農民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政府要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將企業的職業用工需求,各個行業的用工需要,進行整理,然后對農民工的職業培訓進行有準確方向的引導,使農民工的職業培訓更加的適應于市場的需求,從而實現農民工更大的職業價值。在社會思潮和農民工心理需要方面,政府應當加強文化建設,引導社會職業平等,勞動光榮的社會價值取向,使農民工不管從事那一種職業,都能獲得尊重,從而使得心理滿足。同時政府還應該做好培訓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協調,使培訓機構的培訓方向與企業的職業需求更加的契合。就業需求信息的傳遞有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自然就會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會影響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可能會引起和教育培訓機構培訓方向上的沖突。這個時候就需要政府把信息及時地傳遞到農民工的手里。
2.企業發揮信息采集、傳遞的作用
企業是市場的組成部分,是經濟轉型升級的直接影響者,企業的職業需求會隨著市場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所以農民工可持續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與企業的職業需求掛鉤。企業應該聯合整理職業需求,使農民工可持續職業能力培養的方向更加準確。企業在培養新 生代農民工可持續職業的能力中起主導的作用。企業的職業需求的信息可以通過多個企業聯合舉行大型公開會議等活動進行傳播,也可以和教育培訓機構進行交流,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企業都應該擔任其職業能力培養方向信息源的作用。企業準確地發出、傳遞信息,從而引導新生代農民工可持續職業的能力的培養,對企業而言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教育培訓機構發揮接收信息、處理信息的作用
江蘇省新生代農民工比重在江蘇省農民工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加大,職業能力的教育培訓機構與新生代農民工的數量不相匹配,在江蘇省新生代農民工的現狀中可以看出。教育培訓機構對于新生代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找明方向的意義,所以教育培訓機構應該準確地把握企業對于職業能力的需求,有側重的培養新生代農民工可持續職業的能力,從而達到多方的共贏。教育培訓機構還應該建立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新生代農民工可持續職業能力培養的培養體系,以適應企業多樣化的職工職業能力的需要。職業能力的教育培訓機構是新生代農民工與企業之間的一種聯系,他在新生代農民工可持續職業能力培養中起傳遞信息和處理信息的作用。
總結
江蘇省新生代農民工可持續職業能力的培養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結果,政府、企業、社會、教育培訓機構、新生代農民工個人缺一不可。在此過程中我們要以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正確處理好新生代農民工可持續職業能力培養的問題的同時,充分發揮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加快江蘇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轉型.群眾網,2017(18)
作者簡介:
劉鵬程(1997.4- ),男,漢族,四川廣安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金達信創新班(會計專業)17級??圃谧x;
吳啟高(1975.11- ),男,漢族,江蘇建湖人,碩士,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企業財務管理、企業信息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