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精準經濟林功能定位,推動可持續森林經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經濟林種類眾多,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必需的豐富物質產品。同時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創造不可替代的生態價值。結合融安縣實際,提出經濟林可持續經營理念、思路與實施對策。
  關鍵詞:精準經濟林;功能定位;可持續經營
  融安縣九山半水半分田,大力發展經濟林,一則發揮山地、丘陵土地資源優勢和經濟林木資源優勢,增加農民收入,同時提升山區森林的生態產品產出能力。
  1經濟林與人類共同的發展史
  自有人類以來,經濟林就是人類生活物質重要來源,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在有農業生產之前,人類已經賴以食用各類經濟植物的果實為生。人類的發展史是與經濟林的共同發展史。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村發掘的距今7000年的原始社會遺址中,從殘遺的植物中發現除稻谷外,還有成堆的橡子、酸棗?!对娊洝酚小皹渲焕?、八月剝棗”的記載。《戰國策》記有蘇秦游說到燕國時,對燕文侯說:“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于民矣,此所謂天府也。”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有說:“今三晉澤之間多柿,細民于之以當糧也,中州齊魯亦然?!崩?、棗、柿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國,油茶、核桃、油桐、烏桕栽培利用歷史悠久。我國種竹起始時間早,產品類型多樣、新穎,是世界少數國家之一。我國多領域、多行業利用香料,可謂世界上最古老國家之一。我國已有許多人工選育的經濟林優良品種跨出國門,多國引用,為世界經濟林寶庫增添血液,提升活力。
  2經濟林譜寫“民生”的絢麗篇章
  山區流傳“靠山、吃山、養山”的民諺和“家有糧、棉、油,吃飯、穿衣不用愁”的口語。然而,當今人們的民生期待已從過去的“盼溫飽”“求生存”轉變為“追品質”“享健康”。木本油料、干鮮果品和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經濟林,已經備受中央及各層領導重視與社會關注。融安縣栽培利用的經濟林木種類豐富,食用油有油茶,工業用油有油桐、千年桐等;香料油有八角茴香、山蒼籽等;木本纖維有多種竹子;果品類有金桔、沙田柚、楊梅等,更有被譽為“鐵桿莊稼”的柿子、棗、板栗等果品。中藥材種植也種類繁多。聯合國糧農組織把油茶列為大力推廣的健康型高級木本食用油。融安縣種植油茶歷史悠久,在解放初期已有油茶林36700hm2,年產茶油2729.2t 2016年為11061hm2,產茶油1327.3t,產值15927.6萬元。融安縣作為金桔之鄉,在金桔種植上更是年代久遠。金桔富含糖分和維生素,止咳化痰理氣。2017年全縣金桔種植面積3666.7hm2,在黨委政府的大力助推下,到2017年增加到8866.7hm2,產果12.6萬t(其中滑皮金桔3.78萬t,普通金桔8.82萬t),合計產值73080萬元。茶油總產值2017年與上年基本持平,差值15927.6萬元,2種產品2017年產值合計99007.6萬元,全縣農民人均單項收入3289元。融安縣曾被列入全區竹子生產基地縣之一,有竹林面積12357.1hm2,其中毛竹林10200hm2。竹纖維是陸地生物中最好纖維之一,其韌性、彈性比木材更為人們廣泛使用。假楠竹是融安特有竹種,竹篾韌性特好。麻竹、吊絲球竹、雜交竹經營筍材兩用竹。篙竹、黃竹常栽植河岸、湖濱作護岸林。1998年6月,經論證,自治區扶持的融安縣0.67萬hm2竹林高產示范基地項目,包括毛竹、麻竹、雜交竹、吊絲球竹、篙竹等,總投資10813.84萬元。經營周期20年,投產后年均利潤1634.31萬元,年均稅利3004.61萬元。竹林培育,產品銷售給農民帶來經濟收入。香精香料廣泛用于食品、化妝、日用化工,需求量大。芳樟醇是香精香料重要原材料。天然芳樟醇品質、香氣純正,比人工合成芳樟醇價格高1倍。融安縣擁有的八角茴香、山蒼子等多種樟科、蕓香科植物為天然芳樟醇生產提供豐厚的資源物質。融安原有的一家香料小廠年產95%以上芳樟醇60t,其他精油300多t,年產值2000萬元,上繳稅金180萬元,實現年利潤210萬元??h內已建成芳樟林基地20多hm2。經濟林收入占農民年收入25%~30%,成為農民經濟文化生活重要支撐。
  3經濟林創造不可替代的生態價值
  融安縣經濟林多屬常綠闊葉林,含竹子在內。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從大氣中取得的CO2和水同化合成碳水化合物,構成有機物質,供動物食用。動物和植物又通過呼吸把部分CO2返回大氣。土壤呼吸也釋放出一定量的CO2。植物每吸收44g CO2就釋放出32gO2。采伐跡地土壤空氣中CO2的釋放量高出林地平均釋放量的73%。相比用材林,經濟林較少或沒有采伐跡地。經濟林林冠葉面積指數大,吸收光能能力強,頻率大,因而吸碳釋氧強度也大。常綠闊葉的經濟林碳匯能力比針葉樹用材林顯著要強。據統計,lhm2闊葉林在生長季節中平均每天消耗It CO2,釋放0.75tO2,約可滿足900人正常生活需要。多項研究成果表明,經濟林固碳制氧價值占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的16%圄。竹林碳匯能力也十分顯著。增加森林碳儲蓄量,是全球森林可持續經營目標之一。經濟林承擔了相當部分的責任。2018年6月,湖北省已成功開發6個林業碳匯項目,已建或在建碳匯林規模接近33.33萬hm2。
  經濟林對降水的截留與下滲,產生水文效應,引用2個研究區觀測結果論述。田林老山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林外(草坡地)年降雨量1732.7mm,林冠截留199.22mm,占林外降雨量11.5%。樹干徑流與穿透雨合為1533.48mm,占88.5%。林地枯落物現存量為9.8t/hm2,草坡地枯落物為0.9t/hm2,前者是后者的11倍,其最大持水量相差近13倍。杉木林地枯落物現存量6.3t/bm,2,2種林地比較,杉木林地枯落物層蓄水功能約占同一研究區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地的1/2,后者比前者高1倍。林地滯留、儲蓄和下滲大量的降落到林地的雨水,從而減少減緩地表徑流,保持了水土,防止土壤沖刷,涵養水源。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的研究結果,經濟林涵養水源的價值占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的58%,有著重要的水文學意義。經濟林花、果、種子富含糖分和其他營養物質,且具香氣和鮮艷色彩,自然成為動物、鳥類覓食、棲息優越場所,增加了生物多樣性。從《三峽庫區坡耕地經濟林復合模式生態特性研究》等多項研究成果,揭示了經濟林生物多樣性,保育土壤,凈化環境和營養積累的價值分別占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的15%、5%、4%和2%。   4經濟林可持續經營的構想與對策
  4.1經濟林可持續經營必備條件
  生態、經濟、社會整體效益的最大化是經濟林建設的公約數,如此,才能推動經濟林可持續經營,有知名專家提出評價可持續森林經營的4個必要條件:①高蓄積量:經濟林用高生物量為指標。高生物量的經濟林更多儲存CO2。且具多樣性結構和最高的資源價值;②高生長量:可以更多的固定CO2。并滿足社會對林產品的需求;③高收益性: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農民多福祉。④森林多目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旅游與文化項目開發,生物多樣性保護。特別是遺傳基因資源保護與生物延續必備條件。
  4.2整體、協調,系統規劃
  融安縣經濟林種群多種,喬木、灌木、木質或草質藤本及禾本科,構成經濟林生態體系。所有構成經濟林體系的各組成、種群,都生產不同形態、品質的物質產品。同時在各個層面產生生態價值。然而,各個組分、種群各有不同的生態特性,特別是對氣象因子、地形地貌因子的適應性有較大差異,它們在不同生態區域生長、開花、結果。在生產物質財富的同時,為調節氣候、增濕降溫、涵養水源,減少減緩地表徑流發揮效能。在經濟林體系整體中,各個組分、種群產生的功能、價值不是1+1=2,而是1+1>2。依據生態工程原理,降低土地占用率和資源物質消耗率,提高光能轉化率和有機物質回收率,系統規劃,整體布局,多層次、多形式發展。
  4.3良種加管理,發展優質、高產、高效
  金桔、油茶多年來種質優劣混雜,管理粗放,油茶長期的小果茶、中果茶,近幾年開始推廣岑溪軟枝油茶良種2號、3號,推廣速度緩慢,力度不大,范圍不廣。低產林改造有了效果但面積不大,茶林早期衰退老化,lhm2茶油單產徘徊在30~60kg。金桔良種“滑皮金桔”于1981年問世,并經專家評定認可為優良品種。但是,截至2017年,滑皮金桔面積、產量分別占總面積、總產量的50%和30%。金桔優質果品少,畸形果多,果色不均,果質偏酸等弊病,影響質量和價值。廣西提出2020年全區油茶生產目標,667m2產茶油30kg以上,必須良種加管理,大面積推廣岑溪良種油茶,用于新造林和嫁接換冠。對茶林實施園藝式管理。金桔大力推廣“滑皮金桔”,重在施足基肥,保花護果,注重結構協調,林內衛生,保證林木有足夠的光照空間和營養空間。
  4.4分類經營,擴寬產投資金渠道
  在合理分類前提下,區別對待,分類指導,依據不同功能目標和自然條件,因地制宜,開發旅游、休閑等多種項目,設立觀光、休閑林地,“因材施教”、“獨家定制”,既能提升經濟林功能、產值,獲得較多收入,又能開通有關部門經費投入渠道,也可吸收社會注入資金,為經濟林可持續經營夯實基礎和注入活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7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