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化學科學探究教學創設問題情景方法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ㄕ? 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深刻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和作用,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前提是教師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生活、生產環境來創設豐富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問題情景”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在其中感受化學、學習化學。
?。P鍵詞) 科學探究 創設 問題情景
“發現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發現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可能開辟一個新的學科領域,而解決問題只是一些技巧?!笨茖W探究要以問題為中心,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開端,沒有問題就沒有探究。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有問題可探,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就要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問題情景。
下面,介紹幾種我在農村初中教學實踐中創設探究性化學問題情景的方法。
一、在實驗過程中創設問題情景
這是化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景所運用較多的方法之一,教師將新知識置于實驗過程中,使每一位學生獲得新知識的過程成為在實驗過程中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中,我讓學生分組先振蕩未開啟的“雪碧”飲料瓶子后打開并觀察現象,學生們對這種生活中早已熟悉但又不明白其中道理的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如何?”、“它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的影響?能與水反應嗎?”這樣學生就對二氧化碳有關性質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同時產生了設計實驗來驗證的強烈愿望。
二、在學生日常生活中創設問題情景
有意識地讓學生從化學的視角走進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間,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化學知識的無所不在,體會化學知識運用的巨大作用,增強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學生學習了“合成材料”后回到生活中提出了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區別生活中的各種塑料口袋是聚已烯還是聚氯已烯?”;學習了元素與人體健康的有關知識后,讓學生回家了解平常家里人的飲食習慣,結果學生提出了“偏食有哪些危害?”、“人應多吃哪些疏菜、水果才能補充體所需的元素?”等問題并通過多種途徑來證明了這些問題。這無疑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了化學的重要性,體會了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在讓學生了解社會生產的過程中創設問題情景
社會生產和人的需要是產生興趣的源泉。我的學生大多數生活在農村,在教學“純凈物中元素之間的質量關系”一節之前,我讓學生回家了解家里使用了哪些化肥,各有什么特點,它們之間的價格差別如何,學生對這些父母在辛勤勞動中經常使用生產資料突然產生了興趣,通過仔細觀察和了解,不但更加理解了父母的辛勞,體驗了勞動的艱辛,同時還提出了“尿素為什么比碳銨的價格更高,里面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元素?它在各種化肥中的份量相同嗎?”等對元素質量分數計算教學很有價值的問題。我校附近有家化工廠,在“化學與環境”的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觀化工廠,既了解工廠對當地人民做出的巨大貢獻,又了解工廠的“三廢”的排放,是否對周圍農村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不良影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別整理參觀調查結果后提出了“工廠外堆積成山的廢渣主要成分是什么?是否還有利用價值?”、“工廠的廢水能更好的凈化嗎?”等系列問題并展開了探究,讓工廠的領導和學校教師也深受觸動。
四、通過閱讀教材信息過程中創設問題情景
這種方法是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有隱含性的、有輻射性、有實用性、值得思索的材料,從中自主發現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如,學生在閱讀“水的凈化”一節教材的過程中,了解到硬水對生活的不良影響,便提出了“我家用的井水是硬水嗎?”、“如何用簡單的方法來證明它是否是硬水?”、“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減少井水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又如,學生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反復閱讀教材“氧氣的用途”后,提出了“人呼出氣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收集人呼出的氣體?”、“如何證明其主要成分?”等系列化的問題。于是,一個個有多重價值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開始了!
五、在知識的對比歸納中創設問題情景
讓學生在學習中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比較和歸納,從而獲得新問題和新知識。在學習“金屬與金屬礦物”前,我為學生們準備好了在第一章已經接觸過的鎂帶和日常生活中較熟悉的鐵絲、銅片、鋁塊等金屬。讓學生進行對比觀察,并從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提出問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了探討,很快得出了金屬在物理性質方面的一些共性,并提出了“金屬為什么有這些共性?”、“金屬單質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嗎?”、“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便進入了新知識的學習之中。顯然,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學會的,不僅僅是單一的化學知識,更多的是學習化學的方法。 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瘜W教師應該長期地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入手,不斷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展開探究以獲得有關的知識和經驗,同時還要有意識地逐步過渡到由學生主動地提出和發現問題。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注釋:
?。?)王祖浩主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解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