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要經歷各個教育階段,其中高中階段在整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數學是高中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掌握的方法不當,致使高中生的數學學習停滯不前,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從培養高中生學習數學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開始,引導學生使用多種方式思考問題。本文將以高中數學教學為例,分析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希望給予教育人員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高中數學;多元化思維;掌握方法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引導者的身份來引導學生,讓學生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自信心是學生良好心態的表現,在學習中擁有一個好的心態是至關重要的,良好心態不僅可以使學生釋放學習的壓力,緩解緊張的情緒,而且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在學習道路中前進的動力,有了自信才能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許多教育家,都很注重自信在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可見自信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
1、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是一種特殊的外在環境,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能夠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好的學習環境包括許多方面,如教室桌椅的整齊,地面的衛生等。學生在一個充滿學習氛圍的環境中探索問題,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讓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習環境。
2、教師要善于鼓勵、啟發學生
如果教師掌握了多種教學方法,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教學方法,但是在應用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并不會對學生進行鼓勵啟發,這就難以發揮教學方法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逐漸喜歡上數學學習,并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適時給予鼓勵,引導學生發現數學中的魅力。
3、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人的思維是由直觀動作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的,只憑教師的講解,根本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通過講解一題多解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講解問題并自己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學生講解問題思路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印象,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需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進行設定。教師在進行動手實踐教學時,要提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各種數量關系。根據不同階段思維水平的學生要根據其知識內容的薄弱點制定相應的方案,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1、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的豐富性指的是教師通過多種形式講解知識,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空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思維發展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從直接指導的教學方式轉換為間接指導的教學方式,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2、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
教師在課下要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任務,來檢驗學生在課堂中的知識掌握程度。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發展水平,注意題型的多元化、靈活化以及趣味性,盡量減少一些書面訓練以此來緩解學生緊張的思維。
3、堅持啟發式教學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教會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及其規律。為了讓教學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教師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緊抓學生的基礎。教師要從各方面幫助學生思考、探究及創新,啟迪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迅速的發展。
三、加強語言表達,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于抽象思維活動而言,它的發展與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語言的支持下才能促進抽象思維活動的發展,如果沒有語言作為支持,抽象思維將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只有語言和思維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安排一些語言表達活動,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以此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數學中含有大量的定義、公式、法則、運算過程及思路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語言來表達對各個知識點的理解。以此來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立體幾何主要鍛煉的是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學生要運用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講解做題的思路,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題型的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結束語
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思維發展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巧妙地設計作業題,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中,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要堅持啟發性教學,用誘導的方式深化學生思維。作為學生,一方面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清理解決問題的思路,不要急于求成;另一方面,要提醒自己總結反思,不斷的看書學習,遇到問題多想多思考,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想仁.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7):99.
[2]黃龍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135-136.
[3]楊彥鋼.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2):94-95.
[4]張紅光.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5(05):1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