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教學點亮語文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作為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詩詞作為其中的經典部分,對于中華民族的發展影響深遠。新時期,伴隨科技的發展進步,更需要重視弘揚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強化詩詞教學,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詩詞教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對古詩詞教學提出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痹谛W語文課堂教學中,詩詞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所占的比重非常高。而詩詞作為傳統文化的精華,對于陶冶國人的情操、培育國人的文化觀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提升詩詞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充分發揮語言的功能與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學習好現階段的詩詞內容,才能為其進行更深層次的詩詞學習奠定基礎。而且通過詩詞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對民族認同感的培養,不斷增強其民族意識。
培養學習興趣
要提升學生對詩詞的學習熱情,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進而推進詩詞教學的良性發展。對詩詞進行學習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其將自身的真實情感投入到詩詞的學習當中,感受詩詞中的情感,更好地理解詩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詩詞的興趣,提高課堂詩詞教學的魅力,更好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時,大綱要求培養學生感受詩詞意境美、語言美與情節美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創作詩歌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講述廬山瀑布風景的優美,激發學生學習該詩的熱情,促使學生形成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意識與情感。通過這種方式,也能較好地引導學生對詞句進行賞析,體會詩人的創作情感,強化學生對古詩的理解,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只有通過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詩詞的重要性,感受到詩詞之中的美感,才能積極探索課堂學習詩詞的有效方法。
創設詩詞情境
在人類認知過程中,需要情感的促進作用。要達到這一目的,可以創設教學情境,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與欲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情感,促使其更加愿意主動學習。通過結合詩詞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有助于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渲染氛圍,激發學生詩詞情感,實現學生與作者以及詩詞內容的情感共鳴。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絕句》一文時,教師可以結合該詩的插圖與內容,創設場景,引導學生對詩人所描繪的景象進行想象,并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的內涵,感受作者創作的喜悅之情。比如教師可以問學生,春天就在我們身邊,你們知道在哪嗎?然后用多媒體或者事先準備好插圖,告訴學生,這就是春天。最后,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插圖與創造的場景,要求學生仿照詩的內容進行即興創作。在此情況下,學生也更加容易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對畫面進行想象,進而充分感受詩的意境,更好地學習詩詞內容。
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與情感色彩,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詩詞內容,進而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促使其良性發展,體現其個性化特征,點亮課堂教學。
把握核心思想
在開展詩詞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品讀,并準確把握詩詞中關鍵的字詞句,進而更能準確地把握作者的創作思想,體會作者的創作情感,感受作者內心的變化。通過這種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與熱情。對于教師而言,要認真觀察學生的情感與心理變化,找準詩詞的關鍵字詞句,把握核心教學思想。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望洞庭》一文時,教師可以在課題導入時,問學生:“祖國河山美景如畫,大家想不想去洞庭湖領略一下其秀麗風光?”然后,引領學生進行詩文的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然后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對詩中“湖光秋月兩相和”的每個字詞進行理解,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引入與多媒體展示,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詩詞的內涵與詩人的創作意圖。對于教師而言,要抓住每首詩詞的核心字詞句,采取更為有效的方式指引學生,對詩詞的核心思想進行欣賞。
通過品讀詩詞中的核心字詞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感受和體會作者的創作情感與思想,更加深入地學習詩詞的核心內容,培養其學習詩詞的能力與意識,從而提高學生詩詞的文化素養。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沉淀,我國形成了很多獨具民族特色的詩詞文化,成為傳統文化中非常絢麗的一部分。只有對詩詞文化進行繼承與發展,才能更好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長久不衰。通過對小學生學習詩詞文化的能力與意識進行培養,有助于更好地傳承這種文化。同時,教師要采用各種有效的策略,不斷提升詩詞教學的效率,促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鄭善紅.以讀為本 讀中品味,讀書悟情——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課外語文,2016(13).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常樂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