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民族與次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文章簡要概述跨境民族和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內涵和本質,提出要加強跨境民族地區的交通建設和通信建設,制定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利用跨國婚禮等方式,加強當地情感認同,促進地區間經濟、政治、文化交流,推動跨境民族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
關鍵詞:跨境民族;次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研究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與鄰國交界的地區,存在許多跨境民族。所謂跨境民族就是說在語言、文化上具有共同特征的統一民族生活在我國和他國的國境線兩側,同屬不同國籍的民族。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跨境民族高達34個,加強跨境民族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有助于推動次區域經濟發展,提升我國邊境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
1 跨境民族與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本質和內涵分析
1.1 跨境民族的概念
我國陸地邊境線長達2.28萬公里,擁有14個內陸鄰國,34個跨境民族?,F階段對跨境民族定義在學界沒有統一結論,但可以確定跨境民族一定是生活在不同國家的同一血緣民族,在語言、民族稱謂、生活習慣等方面具有同源性,是隨著族群遷移產生現代國籍上的不同。跨境民族普遍具有強烈民族認同感,雖然生活在國境線兩側卻不影響相互間交流與溝通,為跨境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溝通基礎。[1]
1.2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內涵
所謂次區域經濟合作是相對國家間區域經濟合作而言的一個概念,有跨國家的次區域經濟和跨地區次區域經濟合作。我國次區域經濟合作有“港珠澳經濟區”和“瀾滄江-湄公河地區”等??缇趁褡宓拇螀^域經濟合作首先是一種國際間的經濟合作模式,由國家作為主要的主體單位,但是因為合作僅限于跨境民族生活的區域,能有效避免合作失敗帶來全國性經濟損失,是一種風險較低的區域合作模式??缇趁褡迨俏覈螀^域合作的行為主體之一,是推動次區域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堅力量。[2]因此次區域的經濟合作要充分發揮跨境民族的先天優勢,堅持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推動跨境民族生活地區的經濟發展。
2 推動跨境民族與次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策略
2.1 構建跨境民族地區的交通、通信互聯互通
在推動跨境民族地區進行次區域經濟合作發展過程中,構建通暢的交通體系和通信體系是經濟發展的前提。通過交通建設和通信建設,能有效提升跨境民族間的溝通交流效率,幫助當地群眾投入到地方經濟建設中。我國跨境民族次區域經濟合作逐漸發展出“泛亞洲鐵路網”、“海上絲綢之路”等交通互聯,并且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牽頭,推動我國對外投資與合作,促使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缇趁褡逯g在語言、風俗、文化上具有相通之處,在推動跨境民族的次區域經濟合作發展過程中,當地政府要積極構建通信網絡的互聯互通,為當地群眾交流和來往提供基礎設施保障,促使跨境民族能進一步加強文化上的溝通和互信,提升其民族認同感,為經濟交往奠定情感基礎。
2.2 制定適應性發展政策,推動經濟發展
為了促進跨境民族間的次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政府
要針對頻繁的跨境流動制定相適應的地方政策,促使當地人民群眾合理流動,推動當地的技術進步,促使經濟進一步發展。根據我國現階段次區域經濟合作經驗,邊民流動對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有效助力,同時影響當地生產技術革新,積累生產知識和技術,從基礎上實現生產方式創新,提升當地生產效率,推動其經濟發展。因此,促進跨境民族與次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過程中,當地政府要制定一些有利跨境邊民流動的政策,針對當地經濟發展實際需要,創造彈性的管理制度,提供高效政府服務,充分發揮政府職能,提升當地經濟發展速度。
2.3 維護跨境民族地區邊境安全,提升經濟發展速率
保障邊境安全是阻礙跨境民族地區次區域經濟發展與合作的最大阻力,例如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跨境販毒和西北部分地區民族分裂問題都是影響當地跨境經濟發展主要因素。然而跨境民族在文化、語言及民族認同感上的同源性為我們維護當地治安,推動經濟發展提供新途徑。在跨境民族地區發展中,政府可以通過引導跨國婚姻的方式,促進當地人口增長和人口內遷,進一步加強跨境民族間血緣聯系,避免一些惡性沖突事件發生。另外,跨境民族在保障邊境安全的過程中,能起到監督、維護地方安全的作用。由于跨境婚姻的增多,跨境犯罪會對地方家族帶來影響,受到這種限制因素,跨境犯罪也逐漸減少,有利改善當地安全形式,推動跨境民族地區的次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
綜上所述,跨境民族在地域、語言、文化上對推動次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在開展跨境民族地區的經濟合作時,要充分利用好民族間的認同感和先天優勢,加強技術合作,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先武,李峰.東南亞微區域合作與跨境安全[J].南洋問題研究,2016(03):1-11.
[2]吳世韶,鐘瑞添.跨境民族與次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研究—以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為例[J].廣西社會科學,2016(04):33-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