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幼兒教學中提升幼兒實踐能力的具體措施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實踐是新時代培養人才的主旋律,同樣也是社會對人才提出的素質要求。培養實踐型人才,需要從小入手,幫助孩子們打下實踐的扎實根基。如今,我國的學前教育正不斷發展,教學內容和方法都在逐步完善。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對他們的未來發展意義深遠,應成為每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的課題。本文就將從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提出幾點培養幼兒實踐能力的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學;實踐能力提升
  引言:
  學齡前幼兒正在逐步完善自我的認知,認識社會,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將增強他們的生活技能,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常識,對于他們創造力的發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借助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實踐教育,使幼兒教育的實效性更強,真正作用于孩子們的成長與發展。
  一、在故事中體現實踐
  幼兒實踐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從逐步拓寬他們的認知入手。平時,孩子們接觸到的任何一項事物都將對他們思想意識的形成產生影響,教師要從孩子們喜愛的元素入手,使他們的實踐能力在認知發展中不斷增強。幼兒都喜歡聽故事,豐富的故事情節能夠讓他們更多的了解這個世界。教師可以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滲透實踐教育,給幼兒以警醒。
  例如,在教學《小紅帽》這篇童話故事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幼兒產生思考,例如:“小紅帽有哪些話不應該告訴大灰狼?如果你是小紅帽你會怎么做?”此類的問題,幼兒對這類童話故事一直都保持著喜愛和學習熱情,會主動去思考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甚至會互相討論來。這樣的問題引導能夠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對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險有躲避、保護自我的意識和能力,是具有重要意義的[1]。
  二、創設情境體會實踐
  當然,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僅僅依靠“聽”和“說”是無法實現的,必須要讓他們真實的參與實踐,獲得體驗。創設情境是在課堂上模擬生活中的某些場景,這不僅能夠增強幼兒的生活技能,習得一些常識,還能夠使他們獲得有趣的學習體驗。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引入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購物環節,將幼兒分組,分別擔任顧客及工作人員的角色進行情境表演。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材料供其購買和售賣。幼兒在進行實踐活動時教師需要在旁細心觀看,發現并記錄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直接參與到活動中來,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幼兒解決。這樣在加強師生之間互動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幼兒解決一些表達上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與幼兒一起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找出不足之處。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夠滲透品德教育,也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探究活動感受實踐
  探究性教學是通過幼兒自身探索、實踐而獲得資料、信息,并進行總結、運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對提升幼兒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具有重大作用[2]。幼兒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迫切想知道“為什么”、“怎么樣”,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將孩子的好奇心調動起來,引導孩子進行探索實踐。如在認識植物的教學中,教師讓孩子走出課堂,在幼兒園內撿起飄落的葉子,讓孩子觀察葉子的形狀,并從多種葉子中找出不同形狀的葉子,引導孩子形成“葉子從哪里來的?”“葉子上面的脈絡是什么樣子的?”“葉子是什么顏色的?它的顏色會變嗎?”“葉子落到地面后會怎樣?”等一系列問題,加深孩子對葉子、植物的了解,擴展孩子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思考問題的能力[3]。在收集完成后,教師教孩們做貼畫、面具、標本等,并讓他們參照葉子在圖畫本上畫出葉子,通過孩子們的的親手操作,了解葉子的用途,提升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課外資源深化實踐
  幼兒園中有大量的玩具、材料,教師要將這些材料、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借助已有的材料,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制造個性化的作品。如教師要求幼兒用積木排成各種形狀,用線和珠子展開串珠活動,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如讓幼兒通過原有的材料,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成各種玩具,如“小機器人”、“洋娃娃”等。再如通過各種資源,展開多樣化的活動,可借助彩紙、拉花、小剪刀等材料或工具,開展“過節”活動,讓孩子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剪出多彩多樣的窗花、小人、動物等,并讓孩子進行分組協作,將剪彩貼在黑板上,將拉花掛起,此刻孩子的參與力提升,且自由地展現自己。當然,幼兒畢竟是孩子,他們的手工制作水平有限,但是作品里充滿了天真、個性,因此,教師要對孩子的勞動成果進行肯定,并鼓勵他們做出更漂亮的藝術品,使他們樹立動手創造、提升自信心[4]。
  五、課后活動延伸實踐
  課后活動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每一小節的課程教學完成之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實踐性的課后活動,以便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
  一是探究性活動。探究性活動有助于促進幼兒自主探究問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幼兒收集各方面的資料,積極思考。比如,在讓孩子們初步認識社會職業時,可以要求他們對自己的父母進行一次“采訪”,了解父母的職業和相應的具體工作,以繪畫等形式記錄下來,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共同交流。二是實踐性活動。比如要求幼兒去調查當前幼兒園環境中的問題及不足等,再讓他們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這樣,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結語
  總而言之,實踐是孩子們走入社會、認識世界的一扇大門,將使懵懂的他們快速成長起來,能夠將所學化為實際生活能力和認知。從幼兒的長遠發展考慮,教師必須將以往理論性的教育轉為實踐,借助多樣化的教育手段使孩子們的成長需求得到滿足。希望基于本文提出的幾點培養幼兒實踐能力的方法能夠為一線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創新出更多的教學策略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曉黎.幼兒園分享式社會實踐活動探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1):60-61.
  [2]富靜.課外游戲教學對幼兒實踐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21):185.
  [3]李青梅.在幼兒教育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探析[J].讀與寫,2017,(32):240-245.
  [4]秦珍珍.淺談幼兒教學中提升幼兒實踐能力的措施[J].時代教育,2017,(12):2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