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足球訓練有效實施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體育運動中,足球也一直以來都受到青少年的喜愛,足球訓練也是體育訓練的重點。對于初中足球訓練而言,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場地、師資等問題影響著青少年足球訓練。文章以農村初中為例,先分析農村初中足球訓練存在的問題,再結合具體案例分析農村初中足球訓練有效實施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中學;足球訓練;有效實施
引言
無論是國內與國外,足球運動都受到人們的喜愛。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對于在賽場上揮灑汗水有著濃厚的興趣,對于足球的訓練主動認真。但是農村初中相比于縣城中學,在許多方面不盡如人意,因此農村初中足球訓練水平不高?;诖?,學校與教師要創新足球訓練方法,結合訓練當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對應的策略,貼合農村中學的學校特色,提升足球訓練質量,文章對此進行分析。
一、農村初中足球訓練存在的問題
在農村初中足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分為以下三點:一是學生足球基礎差。農村學生在小學階段幾乎沒有機會接觸足球運動,農村小學校園中基本上沒有足球場地,更不會開展足球運動,到了初中才首次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因此學生的足球基礎十分的差。在農村初中足球訓練中,首要考慮的就是學生的足球基礎問題。二是足球教學策略陳舊。農村的師資力量是較為匱乏的,農村中學相比于城市中學,教師數量不足,專業教師少,有些教師需要“身兼數職”,既要教數學,又要帶歷史,還要教體育,有些教師自身不是足球專業的,在訓練時只會按照書本上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讓學生反復練習,重復動作,這樣的訓練模式不僅沒有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還降低了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進而無法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因此在農村初中足球訓練中要采用簡單、趣味、有效的訓練策略;三是缺少訓練設施。足球的訓練需要的場地大,設備多,學生需要有專門的足球鞋,場地最好是草坪場地。但是大多數的農村足球場地要么較少,要么就是“土場地”,學生直接在“土場地”中練習,一些足球場地上的標志桿、障礙桶較少,甚至一個學校也沒有幾個足球,這些都影響了中學生足球訓練的開展,如何合理的運用場地設施也是農村足球訓練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農村初中足球訓練有效實施的策略
1、制定合理教學計劃,篤實學生足球基礎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毕胍玫木毩曌闱?,夯實學生的足球基礎至關重要,農村中學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基本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足球訓練,對于足球也只是“會踢”的階段,對于足球的規則以及踢法、技巧等都不明白?;诖?,學校在招聘到專業的足球教師后,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技術與學習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讓學生在中學接觸足球時打好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與運動基礎將“分層教學”的形式運用其中,根據學生層次不同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在訓練伊始,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一次大的足球基礎技能檢測,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基礎好的,基礎一般的與基礎差的,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結合互聯網資源,制定階段性訓練計劃。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的訓練計劃可以是先熟悉足球,在熟悉球性的基礎上練習傳球,傳球包括腳內側傳球、腳背側傳球等等,學會傳球后練習射門等,這樣的基礎動作可以讓基礎差的學生有一個好的開端,便于學生掌握足球技巧;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在教授基礎動作的基礎上帶領學生掌握運球的技巧,練習運控球射門,包括有障礙射門與無障礙射門。這些訓練內容需要學生有初步的足球基礎,再一步步加深訓練;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這類學生通常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傳球、射門基礎,教師的教授內容就可以為直接射訓練、間接射訓練、戰術訓練等等。分層制定教學計劃,保障每一位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圍內不斷提升足球水平,提升訓練效果。
2、開展足球游戲教學,增加課堂教學趣味
初中生正處于活力四射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都感到十分的好奇,并且愿意主動的參與嘗試。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足球游戲教學的方式,增加足球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愿意主動地參與到足球運動當中。足球游戲是在足球技能練習的基礎上,加入趣味的情節內容或者比賽競爭的元素,讓學生在進行運動的同時,可以體會到足球游戲帶來的趣味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運球”“傳球”“射門”這些動作時,教師可以將這些動作練習與游戲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逃離孤島”的游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足球場地上劃分一塊場地作為“孤島”,你需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逃離孤島,在逃離的過程中,你必須運用手中的“法器”,也就是足球完成不同的任務,只有任務通關才能夠出島,這些任務便涵蓋了教師教授的足球動作,如在一個場地中需要互相傳球10次才能夠通過到下一個場地,需要在不同的點位射門,全部射進才能夠通往下一個場地......教師設計的這類足球逃生游戲既符合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讓學生在小組中學會合作,學會思考,組長需要結合自己組員的情況分配好不同組員完成不同的任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減少通關時間。教師還可以給用時最短的小組小小的獎品,比如足球的掛飾等等來激勵學生訓練足球,當足球的訓練課堂中既有游戲、又有獎勵,學生對訓練充滿熱情,強化學生足球技能,提升訓練質量。
3、充分利用足球場地,創新足球訓練方式
農村初中學校的足球場地和相關設施大多都不夠完善,許多學校都沒有標準的足球運動場地,場地是根據現有條件盡力建設,范圍大小和相關設施都十分的隨意,有的學校甚至沒有足球場地,只有一塊空地提供練習。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足球場地,避開由于場地設施不完善帶來的劣勢,因地制宜的開展創新足球訓練,最大程度的發揮出現有器材的效用,提高學生足球練習的效率。
例如在場地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將運動場上選擇一塊大小為4m *12m的區域,并在場地中間畫一道中線作為足球的訓練場地。然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的兩邊,由一方的學生從底線外的位置進行發球。進攻方的學生需要將球踢過線,并且讓球在對方的區域落地一次,再落到區域外的地面算得1分。防守方的學生需要保證足球不在區域外的地方落地,并轉化成進攻方將球踢回對方區域。參賽的學生可以用除了手、臂以外的任何部位擊球,用手、臂觸球失1分,直接將足球踢到區域外失1分。這樣的足球訓練結合了足球與網球運動的特點,并且考慮到足球運動的特殊性,取消了只允許落地一次的限制,讓學生能夠更加盡興的進行足球的訓練。創新的足球訓練方式讓學生們忽略了場地大小的因素,學生都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足球訓練當中。在這個創新訓練策略中,降低了對場地與設施的要求,同時又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踢球能力和攔截球的能力,提高學生足球訓練的興趣和質量。
三、結語
總之,農村初中足球開展需要教師結合農村中學的特點,營造好的訓練氛圍。通過制定合理教學計劃,游戲與訓練相結合以及充分利用足球場地,一步步帶領學生走進足球訓練的大門,幫助學生夯實足球訓練技術,激發中學生對足球的訓練興趣,這樣除了課堂訓練外,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會自己制定訓練計劃,提升足球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鵬澤.對農村初中校園足球的訓練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16,(7):76.
[2]莊慶鑫,范秀麗.農村初中足球教學方法論述[J].中外交流,2016,(13):206.
[3]羅惠民.農村初中足球教學訓練策略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6):78-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