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如何開展幼兒園區角科學探究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幼兒園區角科學探究活動是一種幼兒個別化的或自由結伴、對周圍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想象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它對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具有獨特的魅力,也是幼兒潛移默化獲得科學知識技能的一種重要途徑。教師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準確把握探究的目標,引導幼兒選擇適宜的操作材料,開展多樣有效地評價,多途徑培養幼兒探究能力,促進幼兒園區角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明確區角科學探究活動的目標
  1.使幼兒解放想象、認識周圍世界,獲得知識和經驗
  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需要,自由選取材料、選擇內容和互動伙伴,既滿足了自身心理需求,又擺脫了教師常規教學的束縛,既符合學前教育的基本原則,又解決了教師授課模式單一化的問題,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2.促進幼兒潛能的發展,發揮幼兒的積極性
  活動氛圍上相當寬松,各種材料的組合、拼接,在很大和度上提高了幼兒積極性,開拓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幼兒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也在不知不覺中為幼兒提供發展潛能的機會。
  3.自主學習、有效滲透
  既要強調動手操作,也要強調動腦思考,真正讓探究過程有思維含量。引導幼兒邊做邊想,不斷假設、探究、驗證,保證探究活動的良好效果。
  二、提供適宜的操作材料
  1.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材料,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欲望,重視幼兒與環境互動
  在活動中配以新穎、有趣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會使幼兒在愉快的狀態下進行探索和操作。如:創設情境“盲人尋物”,在區角中混合投放生活中較常見、氣味較強、觸感較明顯的香蕉、毛絨玩具、鈴鼓、冰塊、彩筆等物品,蒙上幼兒眼睛,引導他們嘗試運用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等多種感官參與方式去猜測這些物品,這樣,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與材料產生了共鳴,體驗到了探索成功的樂趣。
  2.投放材料具有豐富性和層次性
  材料的投放必須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生理特點,提供各種充足的材料,使幼兒有更多選擇的機會,避免“無所事事”。在同一區角中材料的投放也要呈現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幼兒能夠選擇到適合于自己的材料及方法進行操作、探索,有效地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把握材料所蘊含的價值,準確地為目標服務
  善于捕捉材料中所蘊含的科學因素,準確地為教學目標和內容服務。
  4.材料的投放體現可操作性和科學性
  盡可能提供多種可操作的材料放在開放的、方便幼兒取放的格子里或者透明容器里,用文字或圖來表示物品擺放的位置。引導幼兒積極進行科學小實驗,探究科學經驗。
  三、區角科學探究活動要素
  1.環境創設要重視幼兒活動的需要
  如參與活動幼兒人數多少和場地大小是否符合,投放材料與幼兒年齡段是否匹配,空間高度與廣度能否從幼兒的視野出發,活動的設計是否能夠激發幼兒興趣和潛能等。使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入相對獨立的空間里操作、擺弄教師事先投放的材料,教師適時適度地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分類、推理、判斷,感知事物的變化和事物間的相互關系,主動發現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培養和提高幼兒科學探究能力。
  2.要建立常規
  規則在制定上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既要在幼兒的能力范圍內,又要易于幼兒理解。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自覺自律??梢栽诨顒忧坝心康牡匾龑в變河^察環境,示范講解相關材料的操作技巧、分類歸放要求、操作注意事項、活動規則。或者由幼兒自定活動規則,教師巡視監督,當發現幼兒自定的規則不夠完善或執行過程中暴露出問題時,適時進行提醒。由此幼兒在對自定規則內化過程中,通過教師的不斷提醒、反復刺激和強化,持久地堅持和執行。
  四、采用合理有效的指導方法
  1.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
  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給予巧妙的點撥,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留意觀察每個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操作情況和動手能力,針對出現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和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幼兒的主導地位。
  2.善于觀察,啟發引導
  多采用“你是怎樣想的?你發現了什么?”等啟發式提問,耐心引導幼兒尋找答案,不代替幼兒思維,讓幼兒自己發現、判斷和思考?;顒雍?,引導幼兒對探究過程進行反思,組織幼兒討論:“你是用什么方法發現的?通過操作你得出了什么結果”從而使幼兒學會了多種科學探究的方法,減少了對教師的依賴,促進了獨立思維的發展。
  3.允許犯錯,尊重幼兒
  注重與幼兒平等相待,由“傳授者、維持者、調解者”的角色變為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即將幼兒當作平等的人,尊重幼兒的思想和人格。在指導中不隨意打擾幼兒的活動,即使發現幼兒采用的方法達不到活動結果,也不強迫幼兒停止,而采用建議、協商的口吻。
  4.鼓勵探索,巧用賞識
  在指導幼兒活動時,我們耐心傾聽幼兒的發現,投以幼兒贊賞的目光,用欣賞的口吻夸獎孩子,激勵幼兒更積極地投入活動。
  五、采用科學的評價方式,為幼兒提供分享交流機會
  評價的目的是對幼兒自我探索、自我創新精神的鼓勵和肯定。要靈活地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形式,如幼兒自評、幼兒互評、小組評價、教師總結評價等。在評價活動中,讓幼兒分享各自的探究經驗與設想,引導幼兒積極地表達情感,相互體驗,共享快樂,共解難題。引導幼兒開放性地展開一些討論,激發他們繼續在活動中探索的欲望。在活動后,要引導幼兒參與討論,闡述自己的發現,強調幼兒伙伴間、幼兒和教師間的交互作用,體現平等、融洽的探究學習者共同體的理念,改變交流只是教師對幼兒的自上而下的片面做法,凸顯幼兒在整個區角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總之,在幼兒園的區角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要以興趣為紐帶,以興趣為載體,用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方式去引發幼兒積極探索新鮮的科學事物,不斷激發他們的科學興趣,豐富他們的科學經驗,使幼兒在愉悅的區角科學探究活動氛圍中釋放科學探究的潛能,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7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