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全景數學在幼兒園區角活動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數學區是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個性化教育的關鍵平臺。結合《指南》精神,《全景數學》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優化了幼兒園數學區活動,但在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在區角活動使用《全景數學》中遇到的問題
《全景數學》活動設計體系較完善,這在很在程度上減輕了我班教師進行數區材料投放的難題,但完善的體系設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幼兒主動性的發展。
?。ㄒ唬┎牧瞎潭ā⑼娣ü潭?,幼兒興趣持續度低
以中班上學期《選紐扣》為例,在集中教學活動中,幼兒已通過各種操作感知到了紐扣的特征,并進行分類。將材料延續投放到區角之后,孩子對于材料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對于玩法也覺得沒有挑戰,玩了十分鐘之后就和我提出想要停止游戲的想法。
?。ǘ┳杂蛇x擇,不能確?;顒拥娜嫘?
區角活動是幼兒自主進行選擇的一種活動,極大程度上滿足孩子的自主性。這也就避免不了,孩子在進行選擇時,始終都不選擇數學區。不選擇,就參與不了數學區里的游戲,也就有很多孩子在操作上無法得到鞏固和提高,游戲的開展不能確保全面性。
?。ㄈ┦褂镁窒蓿荒芎芎玫陌l揮《全景數學》的“全景”功效
數學區活動顧名思義就是數學區里進行的活動,在準備材料和開展游戲時,很容易思維局限,就把材料單獨投放在數學區,孩子們只有進入了這個區角才能進行這個區角里的活動,而區角里的材料也只是滿足孩子們關于數學知識的操作,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局限了孩子的思維,造成了很多的浪費。
二、優化《全景數學》材料在區角活動開展中的幾點措施
為優化孩子們的數學學習,充分發揮《全景數學》的功效,結合我班幼兒的特點及班級情況,針對已出現的問題,在使用《全景數學》材料開展區角活動時,我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
(一)變更玩法,自主生成
在開展數學區角活動時,我不再設定好玩法,要求孩子按照固定玩法進行游戲。而是請幼兒自主選擇想要進行游戲的活動材料,然后教師以陪伴者的角色參與游戲,請幼兒根據材料自由設定玩法。以《多米諾骨牌接龍》為例,在集中教育活動中幼兒已能較好的達成本次活動目標,能夠按照首尾相同相接的規則進行游戲,教材中設計的區角活動玩法仍然是延續這一模式,只是增加了競技性,要求幼兒用同等數量的骨牌進行接龍游戲,最先用完骨牌的幼兒獲勝。在材料投放到區角時,我請幼兒說一說這些骨牌還能怎么玩?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有說可以進行拼圖的、有說可以進行畫畫的、有說可以找相同和不同的等等。結合孩子們想法,我介入引導孩子們優先選取更具有數學性操作的游戲—找相同,游戲玩法是:在混合一堆的骨牌中,找到點數為1、2、3、4、5的骨牌,依次輪流進行,從找1開始,難度不斷提升,看誰在規定時間內找到的最多。游戲的名稱和玩法都是由孩子們決定,玩得不亦樂乎,一直想要再來一次。而當第二次玩這個材料時,又引導孩子們創設新的玩法,其他材料也一樣。
?。ǘ﹦撛O獎賞,全面覆蓋
為了保證每個孩子都能進到過數學區,完成相應活動的鞏固游戲,我設置了一個獎賞機制,當天進入數學區活動的小朋友可以當一次小老師,幫忙統計每個區角的人數,并進行記錄。孩子們對于當“老師”這件事是非常熱衷的,在剛開始進行這個獎勵機制的時候,數學區一度成為我班最為搶手的區角。另外還配合使用區角記錄墻,繪制記錄表格,每一個孩子進入一次區角,就在自己的那一列里粘貼上一張貼紙,班上每周開設四個不同的區角,每周四天,正好保證孩子一天更換一個區角。一周結束后,每一個區角上都有貼紙的小朋友可以獲得下周優先選擇區角的權利。
?。ㄈ┐蚱茦O限,體現“全景”
打破區角局限,體現“一物多用”。以《扣紐扣》為例,當孩子們已經完成數學的操作時,這些材料就變成了堆在盒子里的閑置物品,這時我就請孩子們自由選擇,到自己想去的區角里,進行再創作和再利用,有孩子到美工區進行了紐扣花的粘貼、有到建構區進行紐扣微搭建的、有到語言區進行紐扣寶寶故事講述的等等。
三、優化《全景數學》材料在區角活動中使用取得的效果
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優化,我班《全景數學》材料的使用最大程度上的滿足了孩子們的需要,實現了數學活動的“全景”。通過讓孩子們自由創設玩法,滿足了孩子們的自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通過設立獎勵機制,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表格記錄的形式也做到了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讓孩子們對于統計和圖表有了初步的概念;通過打破局限,使各個區角有分別也有聯系,最大程度的優化了材料的使用,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激發孩子們對于數學的興趣。
階段性的優化不代表永久性的成功,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將繼續調整,不斷提升,充分優化《全景數學》材料在區角活動中的使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