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來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探究數學的奧秘,這樣就能使學生喜歡上數學學科,從看似枯燥無味的課堂學習中獲得樂趣,尤其在低年級階級,這種教學方法更有成效。因此,如何在課堂上利用數學游戲開展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本文結合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如何在課堂上利用數學游戲進行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馬飛,甘肅省靜寧縣威戎小學教師。(甘肅  平涼  743403)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10-0098-02
  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游戲,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從游戲中獲取知識。
  一、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一種對學生學習影響較大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智力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數學學習中,學生能否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會影響數學教學效果,這是數學教學的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就不會再把學習當作枯燥無味的事情,而是以愉悅的心態、滿滿的精神和端正的態度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把學習的過程當作一種享受,這樣才能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以枯燥的講解為主,忽視了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等消極心理,逐漸失去數學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入游戲,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中,把對游戲的關注轉移到知識的關注上,在游戲中實現興趣與思維的過渡,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課堂教學往往是以教師為主體,可以說教師就是課堂教學的全部,整堂課都是教師一個人自導自演,完全把學生排除在外,即使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來回答,也不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和探究時間,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套路來回答標準答案,這樣學生只是課堂上的看客,并不是真正的主體。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數學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能夠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進行探究活動,通過游戲來解決問題,更加凸顯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三角形的紙片,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游戲,看一看哪一個小組的學生能夠利用多種方法求出三角形的內角和,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教學氛圍也活躍起來。有的學生利用量角器測量,有的學生將三個角拼成平角,最終得到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通過這樣的游戲形式就能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建構知識,積極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去,在探究中猜想、驗證、掌握知識。
  三、促進教學生活化,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學習和生活是密切聯系的,數學知識既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基于學生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游戲來開展教學。利用生活細節來幫助學生了解數學世界,使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數學實踐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講解1到10基本的數字時,教師可以采用打電話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游戲,通過互相打電話來告知對方家里有幾個人?電話號碼是多少?幾點起床?幾點吃飯?這樣的生活場景學生們比較熟悉,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知識,學得更加輕松愉快。
  四、拓展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除了要使學生獲取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之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傳統教學往往把學生視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客體,開展游戲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學生在游戲中也能夠真實地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協調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教學內容和游戲相結合,對教材進行充分的挖掘,選擇適合數學內容的游戲來開展教學。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選擇不同的游戲方式,將兩者完美結合,使學生既能夠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又能夠從游戲中學會如何應用數學知識,這樣才能發揮游戲的真正作用。
  五、根據教學內容適當穿插游戲
  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會被一些其他事物所吸引,這時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適當穿插一些教學小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及時鞏固,加深學習印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學習了有關加減法的基本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跟隨父母到商店去購物,在結賬之前計算一下需要支付的金額,這樣有利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六、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游戲教學,創設游戲情境時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到兼顧平衡,避免由于差異過大導致學生心理不平衡。例如,在講解一些基本的數學公式時,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在他們掌握基礎的知識之后,給他們布置一些思考題,讓他們自主探究,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學以致用;而對于一些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講解上,在學生理解了基礎知識之后,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練習,進行鞏固練習。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游戲教學的作用,通過游戲提高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吳俊卿.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J].中華少年,2017,(23).
  [2] 李占魁.論情趣導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未來英才,2016,(7).
  [3] 莊艷玲.論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才智,2017,(6).
  [4] 汪東興,曹洪輝.現代中小學教育[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0.
  [5] 吳也顯.小學數學游戲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6] 王偉成.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   秦俊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16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