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以前,數學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組織的課堂活動,根本不符合小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教學質量較差,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極大的限制著學生學科成績的進步,主體優勢的增長。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游戲教學模式的構建顯得至關重要,它可以去除學生的抵觸情緒,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真正達到一舉數得的目的。實踐中,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成長動態,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展開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才能助推著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游戲;實踐應用;探究;思考
  引言:
  數學游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實踐中應用起來,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授課手段的更換、有效策略的實施。小學生更喜歡參與有趣的學習活動,那么,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認知水平的高低和理解能力的強弱,應用數學游戲進行課堂互動。與此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積極的思考,獨立分析或者合作交流一些問題。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探究習慣,能使他們終身受益。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將會揭開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下面筆者簡單闡述了幾點不同的看法。
  一、展開預習參與游戲
  預習的效果決定著教學的質量。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啟發他們的預習意識、創新意識、數學思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項目,引用一些趣味元素或者新穎材料,來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1]。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能夠體現課前預習的重要性,發揮游戲互動的實際效用。如在學習“周長”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給每個學生發放一根長度為30厘米的長繩,組織學生發揮想象進行“圖形構造”的數學游戲,學生可以運用長繩編制成長方形、正方形、園、多邊形等圖形,而后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1.測量長方形、正方形、多邊形等圖形的周長是多少?2.各個圖形的邊與周長有什么關系?3.圓的周長怎么計算,什么是直徑,與直徑有什么關系?隨著數學游戲的開展和問題的拋出,能夠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
  二、遵循各項教學原則
  可以說,教師只有遵循了數學游戲教學的原則,才能更加合理的展開游戲教學[2]。首先,層次性原則。小學數學教學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但是,每一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為此,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就要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主要依據,合理進行游戲方案的設計。這一點的價值在數學游戲角色扮演中尤為突出,即教師要合理分配角色,要實現難以有別,讓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扮演要完成簡單任務的角色,以此來讓其有發展和參與的余地,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扮演有拓展性的角色,以此來滿足其較高的學習需求,像這樣設計游戲,不僅能有效地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學習基礎上實現提升,同時還能促使學生更好的發展自己的個性。其次,生活性原則。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加強數學游戲與生活的聯系性,在讓在充滿生活性的游戲中感到親切的同時,激發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在學習“加減法的運算”時,教師就可以將課堂當作是“超市”,將桌椅當作是“柜臺”,將書本、鉛筆盒等看作是“交易的物品”,引導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數學游戲,讓學生在交易的過程中,明白加減的含義,進而實現對加減概念的良好認知。像這樣,開展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游戲,不僅能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最后,主導性原則。即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游戲,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游戲規則,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游戲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在給學生講授完理論知識之后,學生便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這時就該進入到訓練環節,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游戲來將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并且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進行檢測,進而能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3]。如在對學生進行“20以內的加法運算”訓練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準備一些磁卡,這些磁卡上應該寫著數字,然后讓學生根據黑板中的豎式將自己的磁卡貼在黑板上,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夠進行加法運算,教師在出題時,要求學生不許看黑板,教師寫完之后才能睜開眼睛,教師在進行運算的過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將知識進行鞏固,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激發團隊協作意識
  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的目的在于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數學理論知識。有的數學游戲要求學生獨立參與到其中,有的數學游戲則需要一個小組成員參與到其中。在小組游戲中,單靠一個學生的力量是不能取得勝利的,此時要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游戲中。小組游戲激發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并從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樂趣[4]。如在講授“圖形的變換”這一內容的時候,為了能讓學生掌握圖形變換的規律,教師要設計如下的游戲,即:教師將一個完整的圖形呈現在每個小組的面前,隨后給小組內的每位成員分發一個面的模具,接著小組內的成員根據老師所呈現出來的圖形,將他們手中的模具拼起來,看看哪個小組完成又快又準確。此次拼圖中,需要小組成員的相互合作,其中有一個成員出現失誤,都會影響到團隊的榮譽。為了能取得勝利,各個小組的成員都團結一致,將注意力集中在游戲上,這使得學生無形之中掌握了數學理論知識。
  結束語:
  數學游戲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是小學數學教育的進步性嘗試。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應用數學游戲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心理以及特點出發,做好游戲的設計工作,把握游戲應用的時機,才能達到最終的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志宗.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5(06)44-45.
  [2]馮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6)191-192.
  [3]李道博.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36)10-11.
  [4]王心海.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109-1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6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