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在數學活動中擁有“趣”和“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思維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象進行認知活動的。而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強的學科。長期以來,幼兒數學學習的現狀并不盡如人意。具體表現為:1、學習活動方法不當,幼兒學不入門。2、集體教學中,活動的趣味性不濃,幼兒的學習興致不高,學習效果欠佳。3、內容難以激起幼兒的學習欲望。那么,如何選擇教學內容、教學策略來喚起幼兒自主求知的欲望和參與的熱情,享受到學習數學帶來的無窮樂趣呢?
一、選“趣”利“學”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變旱呐d趣大多直接來源于他們所置身的環境,熟悉的事物或活動的本身。由生活中引發的數學,才是幼兒真正感興趣的,也是他們最需要的。所以,幼兒數學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身邊熟悉的自然資源,讓幼兒從生活中獲得數學經驗。
小班幼兒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好模仿,喜歡獨立性的游戲活動,普遍愛玩辦家家、喂娃娃、用積木搭房子等,因此,教師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中取材設計。如小班數學活動《喂娃娃》,通過給不同顏色的“瓶子娃娃”喂相同顏色食物,并給它們戴相同顏色的帽子等,讓幼兒在感興趣的游戲中獲得按顏色分類的經驗;中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強,社會實踐經驗相對比較豐富,愛與他人交往,他們對合作性的情境性游戲活動興趣濃厚,如“超市、美發店、食街”等游戲活動都是他們的最愛。因此,教師可將分解組成學習融入《佳佳超市》活動中,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教師設計的錢幣卡去超市購物,不但有效地提高運算能力,且讓幼兒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自主學習的態度。
經教學實踐驗證,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內容,更利于幼兒學習數學。幼兒在感興趣的學習活動中,學得更開心、學得更主動,有效地獲得和鞏固新知。所以,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能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激發幼兒自主學習數學的熱情以及探索數學奧秘的欲望和興趣。
二、激“趣”樂“學”
布魯納曾經說過:“任何教學形式都沒有情境教學來得直觀、深刻?!本哂锌陕?、可看、可玩的情境活動,其趣味性更強,更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學習。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學習內容,創設幼兒喜聞樂見、新穎有趣的學習情景,激起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喜愛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新知。
1.情景式游戲
蘇聯著名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過:“游戲對于兒童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庇變旱纳铍x不開游戲,它是孩子最重要的活動,也是最適合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活動。所以,我們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寄予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情境中,使整個教育活動更富有情趣,讓幼兒在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各種游戲中感知、體驗和學習數學知識。
2.情景性的故事
眾所周知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之一,以故事情境的教學方式,往往能神奇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由厭學、苦學變為喜學、樂學。在數學活動中適當地為幼兒營造一個故事情境,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幼兒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引領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到相關的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數量匹配的活動中,可以通過以下故事情境來開展活動:“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收到了許多禮物,有桃子、蘋果、香蕉、草莓……它高興的對著這些水果數來數去,數完了桃子數蘋果,記住了蘋果的數量卻又忘了桃子數量。”“你們能用數字幫助小猴子記住各種禮物的數量嗎?”“能!”可以幫助小猴子解決難題,幼兒的積極性馬上調動起來了,聚精會神地數著各種禮物,數完后配上相應的數字作標記。以情境性的故事開展數學活動,幼兒不但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感知和獲得相關的數學本領,而且還享受了聽故事的快樂,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要。
3.自主式的學習活動
自主式的學習活動能給幼兒一個相對寬松的學習氛圍、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水平的需要,自主選擇學具材料進行游戲學習,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是幼兒最喜歡、最感興趣的學習模式之一。如:區域活動,它具有自主性、操作性的特點。區域中擺放了各種各樣、不同層次、科學有趣的學具材料,每個幼兒在進區活動時,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發展水平的需要選擇學習材料進行自主學習。喜歡獨立游戲的幼兒能夠在自己喜歡的小天地里自主學習,樂于與人分享的幼兒能夠與自己喜歡的好朋友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經驗及結果,共同學習。區域活動讓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操作中感知、親近數學,在“玩樂”中學習數學,從而激發幼兒樂學的情感。
三、設“趣”喜“學”
布魯納說:“學習最大的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眴我弧o趣的數學學具會影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設計新穎、有趣的學具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培養他們喜歡學習數學的情感。
每個孩子喜歡的東西都不同,所以,設置學具要多元化,能夠不斷吸引孩子對數學學具的關注。以大班幼兒學習《5的分解組成》為例,有些幼兒對形象、直觀、有趣和具有動感的學具更容易產生興趣,他們喜歡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操作記錄來進行學習。所以,老師制作了像分解符號一樣直觀形象又好玩的分合器教學具。操作中幼兒只要把5粒小木珠放入小漏斗中,小木珠馬上從漏斗口滑到的兩條支管里,然后落到接著管口的兩個小籃子里,小木珠馬上一分為二,幼兒就根據操作結果作記錄。此學具科學有趣地呈現每個數的分解及組成,學具的巧妙制作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有的幼兒對生活中喜愛的物品或新鮮事物容易產生興趣。教師選擇美味的漢堡、卡通的麥當勞叔叔制作成“麥當勞派送”學具。幼兒幫助麥當勞叔叔將5個漢堡分派給兩個小客人,找出不同的派送方法,從中學習5的分解組成。有趣的學具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數學活動中喜學、樂學。
數學的知識是抽象的,只有選取有趣的內容、運用幼兒喜歡的途徑,給孩子提供多元化吸引眼球的學具,把數學知識教活,才能讓孩子活學、樂學,享受到學習數學帶來的無窮樂趣,使孩子們在數學這片遼闊的海洋中盡情遨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