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如今素質教育的發展成為一種趨勢,是當代教育的主要理念,但是素質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體現出來成為學校和社會關系的問題。生活化教學模式就是將生活中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能夠結合實踐,提高應用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16-01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結合,使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得以應用,并服務于生活。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體現,也是知識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形式。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進行深入分析。
一、教學生活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使學科學習從理論學習到應用學習過渡,因此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意義。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知識在不斷地更新,社會在不斷地發展,昨天的新事物,今天已經變得陳舊,就需要不斷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緊緊圍繞書本上的案例進行教學,教學空間受到了約束,學生的應用視野得到了限制,而生活中包羅萬象的內容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實例相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知識應用比較廣泛,與生活銜接緊密。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以講解數學公式和做固定的習題為主,與生活問題聯系不緊密,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差。生活化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活動搬到生活中,以解答生活中的實例驗證和總結數學知識,使學生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例如在利潤的計算中,以商場進貨和銷售作為實例進行驗算,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學會計算。
3.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生活化教學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常識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在生活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枯燥無味和抽象復雜的數學問題能夠以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表現出對數學的濃厚興趣。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分析
1.創造良好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發展情況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顯得非常重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學生生年齡偏小,思想還不成熟,對數學的抽象內容理解不深,很容易對數學產生厭倦心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喜歡直觀的和實際的數學試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實例證明抽象的數學公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緩解學生厭倦心理。
2.創設生活化情境,使數學教學更貼近生活。
小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例有很大的相似性,通過學習實例再掌握數學公式就顯得比較容易。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將教學內容盡量貼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在情境中更容易理解知識。例如,在分數教學中,分數是個抽象的數學知識點,如何將這抽象的知識在生活中體現出來呢?教師可以以分蛋糕作為實例進行講解,一個完整的蛋糕分為10份,一個人從中切去3份,一個從中切去4份,還剩下幾分之幾?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蛋糕,并分成10份,然后用不同顏色的粉筆進行劃分。這樣用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分數,可以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現實中的問題,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教學語言與例題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枯燥的數學公式和抽象的計算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因此生活化教學模式顯得非常重要。學生用生活化的語言表達數學知識點,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教學的距離,對數學產生好感。例如,在除法學習中,可以通過簡單的數數進行教學,給出100個蠶豆,學生將這些蠶豆分為5份,每份的蠶豆數相等,等學生分完之后,教師在黑板上寫出100除以5等于多少的運算試題。學生通過實例與計算相結合的方式掌握了除法運算的方法,從而完成了除法教學任務。
4.培養學生數學生活化意識。
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會用數學的觀點處理生活中的問題,認識身邊的事物,以及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數學教學中,一些知識是抽象的,晦澀的,難以理解的,數學教師要做的是將學生難以理解與掌握的抽象知識變得生動與鮮活,成為學生能領悟、能體會的知識。生活本身是一個巨大的課堂,在生活中可以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著數學現象,教師要指引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思考。
5.課后練習、課外活動生活化。
數學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生活化的課后練習布置及課外活動都可以對課堂教學起到鞏固的作用。課后練習與課外活動應以趣味性的教學活動為主,帶領學生以數學的觀點對生活的環境進行獨立了解,發揮個人的想象力,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例如在對“平面圖形”這一章節進行教學時,可布置學生課后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物品,每種形狀的物品各帶一至兩樣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溝通,加深其對平面圖形的了解。
三、結語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能使數學教學具有趣味性,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對于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協調好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這些都是目前生活化數學教學要解決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要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更好地實施與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