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②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一直以來,學習和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兩個部分,兩者之間是密切關聯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教師需要牢牢地抓住這一點,利用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這個特點,將我們的教學與生活相聯系,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學的更好。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169
對于小學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比較小,無論是智商還是情商發育方面,都還不太完全,甚至可以說處于比較低的層次。所以小學數學這門課程,對于小學生來說屬于比較難的科目,而且小學數學比較枯燥乏味,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就沒有辦法好好的開展教學。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我們得采用比較特殊的教學方法,來適應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發展特點,以此來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的益處
(一)可以給學生營造好的學習氣氛
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最明顯的一個益處,就是可以給我們的學生營造好的學習氛圍。古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句話,很好地詮釋了環境的重要性。這句話想表達的就是,環境可以對一個人的成長造成的影響,好的環境可以讓一個人變得很好,而糟糕的環境,可以讓一個人變得很糟。對于教學來說也是如此,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積極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若是在小學數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強教材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的學習氛圍變得愉悅,形成一種好的學習環境,也就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二)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另一個益處就是,可以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興趣其實是幫助學生學習最好的引導。有了興趣,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提起興致,集中注意力去做、去完成。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若是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就可以讓課堂變得和生活很接近,能夠觀察到學生的生活情況,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生活實際來開展教學。在學習的課堂中引入生活,讓學生在教室里上課的體驗,就像是待在家里一樣,輕松自在,而且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激發他們的興趣。所以說,采用生活化教學,可以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法的方法
(一)在課堂上給學生創造生活場景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老師都是非常注重給學生講授理論知識,總是一味地進行系統的講解。這樣的方式,非常影響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且極易讓學生感到乏味,極大地削弱了學習的趣味性。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在課堂上積極地給學生創造生活情景。將生活化教學有效地與小學數學課堂結合,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舉個例子:我們教師在進行“長度單位”的教學時,就可以采用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我們教師在告訴學生1米=100厘米這個長度時,學生沒有辦法好好的理解,也就是說不能讓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記不住。如果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就可以向學生提問,現在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身高就1米多一點,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問問他們平常量身高時自己是多高?然后讓他們和1米進行對比,就可以直觀形象地讓他們理解到1米這個長度。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在操場上上課,將這個長度在地上劃下來,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些方式,都可以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幫助他們理解記憶。
所以說,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積極地給學生創造生活情景,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提高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來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還涉及到很多的實踐問題,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教學時往往缺乏了實踐這一點。這樣的教學,會影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還會影響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我們要多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來。
舉個例子:我們老師在進行“重量單位”的教學時,就可以將學生充分引導到實踐中來。重量,學生其實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對重量有一定的感觀認識。我們就可以問他們,平常來上課時背的小書包重嗎?或許還可以利用我們的課余時間,給學生準備筆、水杯、橡皮等,讓他們在課堂上自己動手來測量。這些方式,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所以說,我們要在課堂上多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來,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三)給學生設計生活化的數學題目
在小學數學中,還會涉及到課后練習題這一環節,但是課后習題的設計,常常都存在不能吸引學生興趣,學生不愿意做習題的現象。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練習習題的效率,大大降低我們的教學效率,因此,我們應該給學生設計生活化的數學題目,提高他們的練題效率。
舉個例子:在小學數學的“加、減、乘、除”教學中,若是只使用單一的數字來進行教學,是沒有辦法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的。但是其實加、減、乘、除,這些是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所以如果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將生活中的事例帶入到課堂中來,可以很好的貼近生活,運用生活中的常識,將學生引入課堂。我們都知道,小朋友們在家里是經常和媽媽一起出去買東西的,所以就看到過很多次付款、找錢的程序,對于簡單的算法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我們在課后布置作業時,設計生活化的題目,讓學生在課后也可以充分參與到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說,我們教師給學生設計題目時,也要設計生活化的題目,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以此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可以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而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就必須要做好教學的準備,以上我提到的幾點方法:在課堂上給學生創造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來;給學生設計生活化的數學題目。在我看來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在這里希望能給廣大教師提供參考。同時希望我們能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