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音樂與學生的生活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對此本文簡要闡述了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的主要現狀,并從游戲、生活情境、流行音樂及生活元素等方面對生活化音樂教學的應用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音樂;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音樂與生活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音樂源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最終回歸于生活。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逐漸受到了重視,對音樂教學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及技能得到培養是目前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小學階段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主要來源于生活,也是對音樂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開展生活化教學,從而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
  一、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現狀
 ?。ㄒ唬┙處熑狈ι罨虒W觀念的正確認識
  目前,許多學校內的音樂教師都是年長的老教師,對于這些教師而言,音樂教學是相對嚴肅的教學任務。但這些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主要以音樂教材為主,缺乏對生活化內容的融入,使小學音樂課堂過于專業化,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有些教師相對年輕,但因為剛剛參加工作,受傳統教育觀念的限制,缺乏生活化教學的經驗,不敢在實際的教學中去嘗試??偟膩碚f,許多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缺乏準確的認識。
 ?。ǘ┙處熑狈ι罨虒W的滲透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教學是需要長時間實踐嘗試的事情。許多教師對生活化教師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生活化教學指的是在課堂上加入生活化內容即可,但這種做法并不完全正確[1]。正確的生活化教學指的是在教學中向學生不斷灌輸生活化理念,引導學生將音樂學習與生活相聯系。小學音樂教師正因為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缺乏對生活化教學滲透,才會阻礙音樂生活化教學的實現。
 ?。ㄈ┮魳方虒W中缺乏與生活實踐的聯系
  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并不只是將生活化內容引入到課堂中,其核心在于引入的生活化內容能夠促進音樂教學的開展,許多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接觸時間相對較短,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發生生活化內容與教學實踐難以實現聯系的現象,這樣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造成一定影響,還會阻礙音樂課堂的發展。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應用
 ?。ㄒ唬┙柚螒蛟谡n堂中加入生活化內容
  游戲是小學生的最愛,在教學中借助游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如在教授《我的家鄉日喀則》這一課程時,學生很難掌握歌曲節奏,也不會被藏族特色歌曲所吸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播放一段藏族特色的歌曲或跳舞的影像,讓學生對藏族音樂產生興趣。然后讓樂感較好的學生,在講臺上帶領節奏,讓其他同學去模仿,在這個過程中感悟節奏的來源,了解這些節奏來源于藏族人民的實際生活,在游戲中完成教學任務。
  目前許多家長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參加鋼琴考級,鋼琴考級過程中音階是較為重要的內容,也是學生學習音樂中的重難點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所發出的聲音代表音階,讓學生在敲打過程中完成對音階的掌握。
 ?。ǘ﹦摻ㄒ魳飞钋榫?
  學生的生活與音樂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音樂能夠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育家曾指出,教學應從實際生活角度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獲取經驗。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并不是教學的全部。小學生的生活中有許多方面都包含音樂,在游戲、動畫中都有音樂的身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選擇適當的音樂。
  如在學習《好朋友》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與好朋友之間發生的故事或在一起相處的快樂,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為音樂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學習《龜兔賽跑》時,教師可以將其編成小短劇,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過表演感受其中的樂趣,感受音樂的美好。如學習《大家一起來》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知道的舞蹈,利用多媒體播放出舞蹈視頻,讓學生跟隨視頻一起跳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插入課程的學習,通過互動,讓學生感知學習內容,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通過流行音樂進行生活化教學
  小學生接觸音樂初期的感受均來自于流行音樂,只要原因在于社會媒體的覆蓋面極廣,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流行音樂的機會很多,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就會接受流行音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便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如在學習《鈴兒響叮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推薦一下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曲,然后播放給學生聽。有許多學生推薦《燃燒我的卡路里》《喜歡你》《Will rock you》等等,但這并不是小學生適合聽的流行歌曲,教師應引導學生推薦一些適合的歌曲,如:《葫蘆娃》《喜洋洋美羊羊》《我還有點小糊涂》等。教師為學生播放《小毛驢》《小小少年》等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歌曲,學生聽完歌曲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鈴兒響叮當》的背景,讓學生了解這首歌是流行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四)開展生活體驗
  音樂與生活之間有著緊密聯系,這是音樂教學中的重點。若學生在生活中充滿音樂,既能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還能讓學生生活中充滿積極的能量。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學生會對音樂課產生喜愛之情。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可以制定體驗課程及音樂訓練計劃,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音樂教學降低難度。如在我教學過的一首歌曲《雨花石》及相關知識時,學生對其中的裝飾音不是很理解。教師可以借助《牽手》等歌曲,幫助學生學習裝飾音,從而掌握《雨花石》這首歌的裝飾音,并完成學習任務。
 ?。ㄎ澹┘尤肷钤卣莆找魳分R重點
  想要使音樂生活化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元素,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環境中體驗音樂的魅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感興趣的事物角度選擇生活元素,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音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在學生的生活中,動畫片是最為感興趣的元素,因此教師可以將動畫片應用到音樂教學中。在講解音樂重難點知識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知識點與動畫片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掌握音樂中的重點及難點知識。
  如在講解音符知識時,音樂教師可以用學生喜歡的豬豬俠、熊大、喜洋洋等動畫人物代表不同的音符,通過這種形式講解音符知識的重點,使學生對音符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接觸音符初期,學生對音符的理解不深,很難對音符進行區分,借助動畫人物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區分及學習音樂知識。當學生逐漸對音符熟悉后,教師可以擺脫動畫人物的應用,從而鞏固學生的音樂知識,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藝術源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源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音樂教師作為音樂與生活之間的橋梁,能夠實現教材、教學環境、學生與生活之間的連接,創建輕松有趣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對音樂產生學習情趣,并愛上學習音樂及生活,使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及效果取得明顯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霞.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4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