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在國家教育體制不斷創新和改革的環境和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形式與方法都進行了有效的革新。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在各類教學活動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從而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本文主要對生活化教學在語文教學的運用方略進行具體的討論和研究,旨在促進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活化  教學  方法  討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57-02
  近些年來,國家教育制度在持續的改革,各類教育與教學形式都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老師們要不斷改革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來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一、生活化教學的概念及意義
  生活化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將生活中的素材和案例充實到教學活動當中來,并將教學活動中的內容放到現實生活當中去,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學到更多教學知識,并在學習中學會如何更好地生活。
  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激情,拓展學生的思維,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有效的將教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實踐當中,真正的學會學以致用,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得學生的素養和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運用方略
  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將語文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和容易理解,能夠讓學生更容易去接受和學習,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激情,能夠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下面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運用方略進行討論和研究:
  1.學生主體性的尊重
  現如今,學生主體性教學是國家教育體制不斷改革下的產物,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教學地位,強化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老師可以做好語文的教學引導工作,逐漸引導學生獨立、自主的去學習、探索和運用知識,并將生活中現實與語文教學中的知識和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和運用,從而真正的促進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高。例如在《山雨》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老師要讓學生獨立自主的進行生字、生詞的學習,并通讀全篇課文,將生字、生詞以及優美的句子畫出來,并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在朗讀和背誦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去感受《山雨》所表達的內涵,將山雨的韻味以及作者對大自然之美以及山雨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老師可以借文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大家在生活中對雨的印象和感受有哪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將生活中對雨的認知和感受與《山雨》的教學內容相結合。
  2.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要不斷豐富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加多樣化和趣味化,這樣既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提升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學內容中,首先老師要讓學生思考和體悟秋天,之后在去學習和感受秋天的雨。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來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將秋天的景象豐富、形象的展示給學生,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老師要讓學生發散思維,與生活中秋天的雨進行想象和比較,加深小學生對秋天雨的景色以及美感體悟。同時老師也可以設置課外課程,帶領學生去觀察室外秋天的雨是什么樣的,又給學生展示出了哪些不一樣的景色和韻味,這樣既生動、有形象,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秋天的雨》的教學意義和內涵,提升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同時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實踐與探索能力的提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與手段過于傳統,而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通過不斷豐富生活化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并充分尊重學生教學的主體性,引導和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和體悟語文課程的教學知識和內容,不斷培養和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雪珍.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 西部素質教育,2016,(18):174.
  [2]姜子涵.扎根生活——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探討[J]學周刊,2015,(34):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9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