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差異性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課程改革后,教師要做到使每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享有同等待遇,得到充分發展,而這需要教師做到差異性教學,因材施教。差異性教學的實施受到外界的高度關注,是眾多教育學家研究的領域之一。本人結合自身經驗及相關資料進行淺談,希望對現代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同等待遇 差異教育 充分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17
一、實施差異性教學的原因
學生個體無論在生理方面上還是心理方面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異。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差異性教學。而近些年來一些專家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數據的研究中發現,小學語文教師若能夠立足學生的差異性,根據學生不同的需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發展。具體做法是要能夠全面了解學生不同的學習動機,分析不同動機下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逐步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會變得輕松許多,壓力倍減,事半功倍。
二、現階段差異性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學生較多,很難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
如要做到差異性教學,教師先在備課之前就要做到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基礎知識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學生之間差異所在。以便于在課程設置上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教學,有利于讓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適應課堂所講解得內容。
針對班級人數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差異較大這種狀況,教師無論是在備課方面還是在授課方面都是很難以做到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盡管大多數教師的做法是把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進行階梯式教育,可這樣的教學效果也是令人擔憂的。因此,我們可以適當減少班級人數或尋求其他更加有效的方法去開展差異性教育,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教師自身專業知識還欠缺
在一線的語文教師中大多數人學歷不是很高,他們在參加工作后由于生活、工作的繁忙導致沒有機會參加培訓、學習深造,這些教師只是教學實戰經驗比較豐富,但對差異性教學卻了解甚少,有關的基本論文的涉獵更少。雖然說學生存在差異是客觀存在事實,多數教師也達成共識,可都停留在認識的層面上,很少有教師能夠把抽象理論運用到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
(三)語文教師對所教科目理解不到位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關注挖掘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立性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任務之一。在新課改過程中教師的教育理念都有了很大的轉變,在語文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尊重學生對萬物的獨特感受、不同體驗及多樣理解。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教師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還不到位,存在著重大偏差,在教學活動中會或多或少會出現束縛學生自由寫作,限制學生自由表達的不良現象,這些都將導致差異性教學在組織和實施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
三、小學語文差異性教學具體措施
在新課改理念貫徹的道路上,差異性教學無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能夠顛覆落后的課堂模式,讓孩子們的思維與意志得到鍛煉,充分發掘出他們的潛能。筆者立足于自身的經驗與體會,認為想要順利落實差異性教學理念,應當從如下幾個層面著手:
(一)合理控制班級人數
就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地區人口密集度大,師資力量又嚴重失衡,導致班級規模太大。在大部分情況下,班級人數不應超過四十人,而“小班化教學”更是只有二十位學生,可不乏小學在諸多客觀條件的制約下,班級人數竟然突破六十人。毫無疑問,這給老師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更是直接拖累了教學品質,老師們精力有限,根本無暇對所有孩子都付出足夠的心血與關注,也讓差異性教學淪為空談。那么,學校應當妥善調度師資,把班級規模調整在合理的層面上,以緩解老師們的壓力,去嘗試差異性教學。
(二)明確區分差異性教學與區別對待
上文已經強調過,差異性教學和區別對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前者是科學、先進的教學策略,能夠讓教學品質得到立竿見影的提升。那么,老師應當深刻認識到自身肩負的使命,不斷鞭策自己,把更多心血奉獻給教學實驗,鉆研各類教學手段,掃除觀念上的無趣,給孩子們帶來更為成熟、合理的引導與栽培。
(三)采用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分層教學有助于差異性教學的落實,靈活運用這樣的方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筆者看來,不妨從如下幾個層面著手:(1)作業分層。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與薄弱點,老師不應當苛求孩子在每個領域都做到最好,而是要掌握孩子們的特質與心態,準確把握教學重心,并按照孩子們的基礎,分梯度布置作業。(2)有層次地進行提問。合理、高效的提問,能夠極大程度地調動起課堂活躍度,鍛煉孩子們的思維,老師應當立足于孩子們的基礎,精心準備問題,以斬獲理想的教學成效。
(四)分組教學,彈性教育
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組是做好差異性教學的重要步驟。面對人數較多的班級,每個學生在基礎知識、興趣、愛好、習慣及經驗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不少教師感到不知所措。為了使差異性教學順利高效開展,教師首先要能夠根據學生上課的狀態、交際能力、思維能力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評估標準進行分組,這樣的分組與傳統性的分組有很大的差別,但這種分組不是長期的,我們可以隨時根據具體的學習任務和教學需要進行隨機調換。這樣的分組有利于教師在40分鐘內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進行授課,做到隨機應變,充分掌握不同學生的差異性,長期下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可得到逐步提高。
四、結語
總之,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是完美無缺的,俗話說得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币氤蔀橐幻细竦慕處?,就需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尋找更好的教學方式。目前小學語文差異性教學的實踐和探索還處于初始階段,我們一線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在不斷的探究、實踐、創新、改變中與時俱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欣.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施差異性教學[J].數字化用戶,2017(14).
[2]趙慧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差異化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58-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5055.htm